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雷戰

鎖定
水雷戰是海戰的一種樣式,是用水雷作為主要武器的海戰。通常在戰術、戰役和戰略層次上配合封鎖與反封鎖、保交與破交、登陸與抗登陸等作戰行動實施。
水雷戰有佈雷與掃雷兩部分內容:佈雷主要是使用各種水面艦艇、潛艇、飛機佈設水雷障礙,而掃雷主要是打擊敵方佈雷兵力和掃除水雷障礙。
中文名
水雷戰
隸    屬
海戰
主要武器
水雷
特    點
破壞力大等

水雷戰歷史發展

中國在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明軍就將水雷武器用於水戰,併發明觸發漂雷,多次毀傷敵船。
19世紀克里木戰爭美國南北戰爭中,20世紀初日俄旅順口之戰,都曾使用水雷作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交戰雙方佈設水雷約31萬枚,炸沉、毀傷艦船近千艘。其中英、美兩國在日德蘭羣島至挪威西南之間海域佈設水雷7萬餘枚,用以限制德國潛艇活動,成為海戰史上最大的“北海雷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交戰雙方佈設水雷約80萬枚,炸沉、毀傷艦船2700餘艘。1944年,德國在荷蘭西北海域至塞納灣的漫長戰略方向上佈設防禦水雷障礙,自詡為“大西洋長城”。1945年初,美軍組織的“飢餓戰役”,在日本沿岸海域佈設水雷1.2萬餘枚,從海上圍困日本列島,毀傷日本艦船670艘,總噸位達140萬噸。大戰中,雙方還出動大量掃雷兵力進行反水雷作戰,其中,英國海軍動用掃雷艦艇1500艘,德國海軍動用1600艘。戰後,沿海國家在局部戰爭中多次使用水雷作戰。
1972年,美軍對越南北方實施大規模佈雷封鎖。
1987年,伊朗在海灣地區使用小船佈設了一些老式錨雷,造成一些國家的油輪觸雷受損,使海灣地區的航運一度陷入混亂。
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佈設了大量水雷,給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海軍行動造成了一定困難。

水雷戰水雷作戰

水雷戰
水雷戰(18張)
使用水雷作戰,主要是佈設水雷障礙。佈設水雷障礙的目的在於毀傷敵方艦船,阻礙敵方軍事行動,保障己方艦船的安全。
根據作戰任務,水雷障礙可分為攻勢水雷障礙和防禦水雷障礙:
①攻勢水雷障礙佈設於敵方控制的海區,用以封鎖其基地、港口和航道。
②防禦水雷障礙佈設於己方控制的海區,與岸防火力配合,構成海上雷炮陣地,以保護基地、港口和沿岸交通線重要地段,加強抗登陸防禦和掩護陸軍瀕海翼側的安全。
水雷障礙根據作戰方案預先佈設或根據情況臨時機動佈設。佈設水雷障礙雷區須有適當的正面、縱深、水雷密度和儘可能強的抗探抗掃能力;嚴密組織計劃,選定適當的佈雷區域和水雷類型;正確使用佈雷兵力及民船,迅速、隱蔽、準確和安全地實施佈雷;臨時機動佈設水雷障礙,須選擇關鍵的時間、重要的方向和海區。

水雷戰反水雷作戰

反水雷作戰包括反敵方佈設的攻勢水雷障礙和防禦水雷障礙。目的在於挫敗敵方佈雷企圖,打擊敵方佈雷兵力,清除其佈設的水雷障礙,消除或減少己方艦船觸雷危險。
組織實施的方法有:根據作戰任務,嚴密組織偵察,及早發現敵方佈雷徵候;先敵行動,以各種手段封鎖和襲擊敵方在基地、港口的佈雷兵力,或消滅其正在實施佈雷的兵力,力爭阻止敵方佈雷,並摧毀敵方水雷工廠、倉庫和佈雷設施;建立防雷觀察網,掌握敵方佈雷動向,及時標定雷位和通報雷情,為己方艦船開闢隱蔽的迂迴航線,規避雷區;對獲得的敵方水雷進行拆卸、分析,研究其性能、工作原理和排除方法,並適時進行掃雷、獵雷和排雷作業,清除水雷障礙;同時,提高艦船的抗爆能力,採取消磁、降噪等措施降低艦船物理場強度。

水雷戰總結與評價

水雷武器隱蔽性好,作用期長,製造成本低,易布難掃,震撼作用大,是海上攻防作戰的重要輔助手段。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型水雷的引信結構日趨複雜,破擊威力大,抗掃能力強,有的趨向智能化;佈雷的快速性、隱蔽性、突然性日益提高,使用水雷作戰的技術戰術將發生重大變化。同時,反水雷戰將不斷髮展,除以兵力積極打擊敵方佈雷兵力和設施外,將出現新的掃雷艦艇、掃雷具和其他掃雷技術器材,並廣泛採用直升機、氣墊船、獵雷艦、遙控掃雷艇等多種工具聯合掃雷。在未來海戰中水雷戰仍將居於重要地位。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