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調歌

鎖定
這首詩,《樂府詩集》收入卷七十九,作《近代曲辭》;《萬首唐人絕句》卷五十八作《樂府辭》;《全唐詩》卷二十七作《雜曲歌辭》,都未著作者姓名。這首詩寫的是駐守在西域邊境荒野上的連營軍士,聞警候令待徵的情景。
作品名稱
水調歌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樂府詩集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水調歌原文

水調歌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連營候鼓鼙 [1] 

水調歌註釋

⑴烽火:古時邊防報警點的煙火。
⑵鼙(pí):古代軍隊中用的小鼓。 [2] 

水調歌格律

這是一首不太合格律的七言絕句,用韻方式為首句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上平八齊(平水韻)。
平沙落日大荒西,
○○●●●○△,
隴上明星高復低。
●●○○⊙●△。
孤山幾處看烽火,
○○●●●○○,
壯士連營候鼓鼙 [1] 
●●○○●●△。
(説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3] 

水調歌鑑賞

“水調歌”,古代樂曲名。《全唐詩 [1]  》題下注:“水調,商調曲也。唐曲凡十一疊,前五疊為歌,後六疊為入破。”此篇即歌的第一疊。它是按照“水調歌”的曲譜填寫的歌詞,因此在聲韻上不大符合一般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律。
詩的首二句,就黃昏至星夜軍營極目所見着筆,起得平緩。“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寫出地面的遼闊荒遠,描繪出落日在遙遠的地平線上緩緩西沉的景象。“隴上明星高復低”一句接寫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銷聲匿跡,只見隴山之上明星閃爍,則夜靜可知。“高復低”三字,又狀出星空夜轉的景象,説明時間在緩移,靜夜在加深。詩從日落寫到星出星移,在時間進程上和詩的結構、語勢上,都給人一種悠緩的感覺,並隨着時間的推移,引導讀者逐步進入詩人在這兩句詩裏着意表現的靜謐境界。
第三句陡轉,點出軍情。古代邊防地帶,隔一段距離就於高處設一烽火台,貯狼糞於其上,一旦發現敵情,則燃火示警。“孤山幾處看烽火”,是説原野上連營駐守的軍士,突然看到幾處孤山上燃起的報警的烽火。烽火起於幽深的靜夜,劃破沉寂的夜空,已使人觸目而心驚。又曰“孤山幾處”,則又見警報由遠及近向軍營飛速遞傳而來。極力寫出軍情的緊急,一下子扣緊讀者的心絃。這一句在結構、語勢上,以及它所描述的情事,都恰好與前二句相反,給人以一種突兀、緊迫之感。同時,由於前二句的鋪敍及環境氣氛的渲染,更易於從悠緩寧靜中見突然、危迫與緊張。故前二句乃是欲張先弛,以收取以平顯兀、以緩顯迫、以靜顯動的藝術效果,而成為此句的絕好襯墊。
第四句接寫敵情傳來後軍營的反應。安扎在原野上的座座軍營,連成一片,故曰“連營”,關顧首句“大荒”,也點出軍勢之盛。警報傳來,連營軍士臨危而不亂,一切準備工作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容就緒,單等軍令下達,鼙鼓擂響,即出戰迎敵。“壯士連營候鼓鼙”,“候”字下得極妙。有的選本改“候”為“聽”,不僅沒有可靠的版本依據,而且使韻味頓損。“候”者,待令以出征,動在令先,則連營將士行動之神速、戒備之森嚴、軍容之整肅可見:“聽”卻不同了,聞令而未動,則行動之遲緩、軍容之渙散可知。第三句極寫軍情的緊急,造成緊張危迫的氣氛,又正好是此句所敍寫的情事的絕好襯墊,突現出連營將士大敵當前而無所畏懼、從容以待敵的氣概和風度。
這首詩全以純客觀的筆調寫景敍事,絲毫不帶有作者的主觀感情色彩,但是由於它採用層層渲染烘托襯墊的藝術手法,造成環境氣氛上的有張有弛,再配以結構、語勢上的起伏跌宕,故仍能緊緊抓住讀者,扣人心絃。

水調歌註解

廣闊的沙漠平展浩遠,一片荒蕪的景象,夕陽已在西方緩緩下落,隴山上閃爍的明星從高慢慢地降下。
原野上連營駐守的軍士,突然看到幾處孤山上燃起的報警的烽火,戰士們的帳篷一個連一個準備着聞鼓而戰。
水調歌
定格
十一首。《樂府詩集》雲:商調曲也。《理道要訣》:南呂商,時號《水調》。《碧雞漫志》:水調多遍,似是大麴。按,唐曲凡十一疊,前五疊為歌,後六疊

水調歌遊戲音樂

音樂名稱:《水調歌》
出處:RPG(角色扮演遊戲)《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
屬性:背景音樂
出現地點:太陽華池迷宮一、二、三,少陰凝碧迷宮一、二、三、四。
介紹:此音樂出現於水地脈迷宮,這時遊戲的劇情已經從喜劇走向悲劇,悲傷的氣氛漸趨濃釅。《水調歌》開頭用宏大卻寂寥的水聲砸下來,水流不斷流淌,卻越流越迷茫、越流越不安。但即使這樣,它還是繼續平靜而悲壯地流淌下去,哪怕到走投無路,也要繼續走。
參考資料
  • 1.    《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94-1395頁
  • 2.    《古代漢語詞典》.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 3.    格律內容由朝陽山人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