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沫玉

鎖定
水沫玉俗稱“水沫子”,是翡翠伴生礦物,與翡翠一樣歷史悠久。水沫玉有晶瑩剔透的屬性,原礦內多有微小氣泡,看似泛起的水花,產地把水花稱之為“沫子,故冠以此名。
水沫玉和翡翠一樣,從不透明,微透明,半透明到全透明都有。水沫玉根據質地分為糯種冰種玻璃種等。
好品質的水沫玉產量有限,市場上通常以產量巨大的石英岩玉冒充鈉長石玉(水沫子),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真偽,實際上國家標準《珠寶玉石名稱》中,都分別列有鈉長石玉和石英岩玉的名稱,無疑肯定了二者屬於獨立玉種。
2013年8月1日,由雲南省珠寶質檢研究院制定的地方標準《鈉長石玉鑑定技術規範》正式發佈實施,賦予水沫子精確的規範性定義。《鈉長石玉鑑定技術規範》。
即質檢證書鑑定為石英岩玉的不能稱之為水沫玉(水沫子),只有質檢證書鑑定為納長石玉的才可在備註欄為水沫玉(水沫子)
特別規定在質檢證書的備註欄須標註:俗稱“水沫子”或俗稱“水沫玉”。
中文名
水沫玉 鈉長石玉
外文名
albite jade
別    名
水沫子
礦物成分
鈉長石(NaAlSi3O8)
摩氏硬度
6
密    度
(2.60~2.63)g/cm3
光性特徵
非均質集合體
折射率
1.52~1.54
顏    色
白色、無色、灰白、灰綠白、灰綠
光    澤
油脂光澤至玻璃光
產    地
緬甸翡翠礦區
結    構
纖維狀或粒狀結構
結晶狀態
晶質集合體
其    他
可含翡翠(硬玉)、鈉鉻輝石綠輝石綠簾石陽起石綠泥石

水沫玉化學組成

翡翠的形成,學術界比較公認的觀點認為是在區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温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岩,進一步變質成硬玉(翡翠)而成。
水沫玉(NaAlSi3O8鈉長石玉)=翡翠(NaAlSi2O6)+二氧化硅(SiO2即石英岩玉
翡翠和水沫因形成原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大量的共生石,通常這種共生石質地粗糙,界線分明 ,但亦有結合緊密,獨具特色的品種,密度多在2.9~3.0之間。
由翡翠鑑定標準可知,翡翠(硬玉)中可以含有鈉長石成分,當鈉長石成分不超過10%時,鑑定結果為翡翠(備註欄裏會標註)。
含鈉長石超過10%的則沒有統一的規範名稱,通常會鑑定為硬鈉玉或者鈉長翡翠玉等。
水沫玉(鈉長石玉)一般指密度在2.60~2.63,較為純淨的鈉長石成分,翡翠等其他礦物含量較少
規範的質檢證書的備註欄須標註:俗稱“水沫子”或俗稱“水沫玉”。
水沫翡翠共生(鈉長翡翠玉)

水沫玉水沫玉鑑定

水沫玉是以鈉長石(NaAlSi3O8)為主的纖維狀或粒狀結構的晶質集合體。可含硬玉、鈉鉻輝石、綠輝石、綠簾石、陽起石和綠泥石等其他次要礦物。摩氏硬度為6,密度為(2.60~2.63)g/cm3,折射率為1.52~1.54,點測法常為1.52~1.53。
名稱:鈉長石玉(AlbiteJade)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組成礦物為鈉長石。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NaAlSi3O8;
結晶狀態:晶質集合體;
常見顏色:灰白、灰綠白、灰綠、白色、無色;
光澤: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
解理:鈉長石具{001}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
密度: 2.60~2.63g/cm3;
光性特徵:非均質集合體
多 色 性:集合體不可測;
折 射 率:1.52~1.54,點測法常為1.52~1.53;
雙折射率:集合體不可測;
紫外熒光:無;
吸收光譜:不特徵;
放大檢查:纖維狀或粒狀結構,在透明或半透明的質地中常含白色斑點和藍綠色斑塊;
特殊光學效應:未見。
紅外光譜特徵:鈉長石玉石的漫反射紅外光譜線是比較尖鋭的,並含有很多譜帶,1108cm-1、1074cm-1和1021cm-1、798cm-1、672cm-1、635cm-1、549cm-1、495cm-1、455cm-1 、411cm-1是比較固定的吸收峯。
6.3 特別規定
備註欄須標註:俗稱“水沫子”或俗稱“水沫玉”
水沫玉(水沫子)鑑定為鈉長石玉,石英岩玉鑑定為石英質玉或者石英玉。
水沫玉手鐲(鈉長石玉)
水沫玉手鐲(鈉長石玉)(2張)
一般我們見到的透明的、黃水沫這些鑑定出來基本上都是石英質,不能稱之為水沫子。而一般飄藍花的,而且是藍花比較多的鑑定出來就是鈉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