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景工程

鎖定
水景工程是現代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景工程包括城市水系規劃、小型水閘、駁岸、護坡、水池和相應的園林建築、園林小品及與之相配套的植物配置等。
中文名
水景工程
外文名
Waterscape Engineering
分    類
小型水閘工程、依水景觀等
用    途
林園建設

水景工程定義

在園林工程當中,水景觀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數千年來,水在園林景觀中向來是畫龍點睛之筆,是園林設計中最富特色的組成部分。水景以它特有的絢麗多姿為新園林的設計營造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也可使舊新園林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國內水景工程製作較為出名的當屬蘇氏山水。 [1] 

水景工程分類

按其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小型水閘工程
小型水閘是風景名勝區和城市園林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園林水景工程,它是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體的水工構築物,主要作用是蓄水和泄水,常設於園林水體的進出水口。水閘按其專門使用的功能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進水閘。設於水體入口,起聯繫上游和控制進水量的作用。
②節制閘。設於水體出口,起聯繫下游和控制出水量的作用。
③分水閘。用於控制水體支流出水的作用。閘址選擇必須明確所建水閘的目的,瞭解設閘部位地形、地質、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基本情況,閘址應選在閘孔軸心線與水流方向相順應的位置,使水流通過時暢通無阻;避免在水流急彎處建閘,以免因劇烈的沖刷破壞閘牆與閘底;並選擇地質條件均勻,承載力大致相同的地段。
依水景觀
依水景觀的水景工程是園林水景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的特殊性,決定了依水景觀水景工程的異樣性。在其審美特性時,要充分把握水的特性及與之的關係,利用水體豐富的變化形式,可形成各具特色的水景工程,如園林小品中亭、橋、榭、舫等都是依水景觀中較好的水景工程表現形式。
臨水建亭一般情況下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鄰水面,以細察漣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蕩,亭宜建在臨水高台或較高的石亟上,以觀遠山近水,舒展胸懷,各有其妙。臨水建亭有一邊臨水、多邊臨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環繞等多種形式,在小島上、湖心台基上和岸邊石礬上都是臨水建亭之所。在橋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錦上添花,並增加水面空間層次,如揚卅瘦西湖上的五亭橋。
水面設橋在中國自然山水園林中,地形變化與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橋來聯繫交通、溝通景區、劃分水體和組織遊覽路線等,而且橋更以其造型優美、形式多樣作為園林中重要造景建築之一,因此小橋流水成為中國園林及風景繪畫的典型景色。水景工程中橋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有最原始的步石及梁橋;有簡單而輕巧和臨時性的浮橋、吊橋;有功能齊全又具獨特造景效果的拱橋、亭橋與廊橋等。
依水修榭榭是園林中游憩建築之一,其基本特點是臨水,尤其着重於借取水面景色,在功能上除應滿足遊人休息的需要外,還有觀景及點綴風景的作用。榭與水的結合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水榭形式是:在水邊築一平台,在平台周邊以低欄杆圍繞,在湖岸通向水面處作敞口,在平台上建起一單體建築,建築平面通常是長方形,建築四面開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長窗,便於遊人在休息時觀景借色。
水面建舫舫的原意是船,一般為小船,是指在園林湖泊的水邊建造起來的一種船型建築。舫的下部船體通常用石砌成,上部船艙則多用木構建築,一般是兩面或三面臨水,其餘面與陸地相連,最好是四面臨水,其一側設有平橋與湖岸相連,有仿跳板之意。它立於水中,又與岸邊環境相聯繫,使空間得到延伸,具有富於變化的聯繫方式,既可以突出主題,又能進一步表達設計意圖。
臨水駁岸、護坡和水池
駁岸、護坡工程是重要的水景工程之一。園林水體要求有穩定、美觀的水岸以維持陸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積比例,防止陸地被淹或水岸坍塌而擴大水面,因此,在水體邊緣必須建設駁岸與護坡。同時,作為水景組成的駁岸和護坡工程將直接影響園景。所以駁岸和護坡的規劃和塑造,必須將實用、經濟、美觀等統籌考慮,力求成景而不是煞風景,協調的岸型可使水景更好地呈現出水在庭園中的作用和特色。園林中的臨水駁岸和護坡,在園林水體邊緣與陸地交界處,為穩定岸壁,保護河岸不被沖刷或水淹,所設置的構築物,必須結合所在景區的園林藝術風格、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水面形成、材料特性、種植設計以及施工方法、經濟技術要求來選擇建築結構及其建築結構形式。我國園林中的岸型主要包括洲、島、堤、磯、岸等各類形式,不同水型採取不同的岸型。
水池工程在現代園林工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裏所講的水池是有別於天然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的,水池面積相對較小些,多取人工水源,因此,必須設置進水、溢水和泄水的管線,有的水池還要作循環水設施。水池除池壁外,池底亦必須人工鋪砌而且壁底一體。同時,水池的選址、大小和形狀要與其所處的園林景觀、藝術風格相一致,比較精緻又盡顯特色,並符合現代園林中土地利用的總體原則。水池在現代城市園林中用途很廣。它可改善小氣候條件,降低周邊氣温,增加空氣濕度。佈置在廣場中心、門前或門側、園路盡端以及與亭、廊、花架等組合在一起的水池,又可起到美化市容、重點裝飾周邊環境的作用。同時,水池中還可種植各種水生植物,飼養觀賞魚類,佈置噴泉與雕塑,堆砌假山和景石,設置各種色彩的燈光等,以充分體現現代園林水景工程的無窮魅力。 [2] 

水景工程形式與特性

1.從空間上講,水有三種基本表現形態,即流動的水,靜止的水和受外力作用的水。
水因引力和地形而產生流動或靜止,這是在人們生活環境中最為熟悉的兩種自然水形態。流動的水受地形的高差變化形成江河、溪流、瀑布,靜止的水因地形圍合在一致的高度而形成湖泊、池塘、沼澤,水在受外力的影響下會產生豐富的狀態變化,飛濺的水花、粼粼的波光、層層的漣漪、噴射的水柱和升騰的水霧等。由於水具有透明、反射和折射的物理特性,這些不同的水狀態在不同環境和光線的作用下會呈現出奇異的視覺現象,有出現在水面上閃動奔騰的金色急流,有止水如鏡映襯周圍山色風光的湖泊,有在空中光線照射水霧升騰呈現夢幻般的彩虹。
2.從佈局上講,水的形式則呈現出多種豐富的表現形態。
閉合的水景:水面面積不大但也算寬闊。由於空間閉合,排除了周圍環境對水域的影響,因此,這類水體常有平靜、親切、柔和的水景表現。一般捕庭園水景池、觀魚池、休閒泳池等水體都具有這種閉合的水景效果。
開朗的水景:水域遼闊坦蕩彷彿無邊無際。水景空間開朗、寬敞,極目遠望,天連着水、水連着天,天光水色,一派空明。這一類水景主要是指江、海、湖泊。公園建在江邊,就可以向寬闊的江面借景從而獲得開朗的水景。將海濱地帶開闢為公園、風景區或旅遊景區也可以向大海借景,使無邊無際的海面成為園林旁開朗水景。
小巧的水景:一些水景形式,如無錫寄暢園的八音沒洞、濟南的突泉、昆明西山的珍珠泉,以及在我國古代園林中常見的流杯池、硯池、劍池、壁泉、滴泉假山泉等等水體面積和水量都比較小。但正因為小,才顯得精巧別緻、生動活潑、能夠小中見大讓人感到親切多趣。此外建築庭院裏的小水池、水生植物池,和室內景園的淺水池,也具有小巧的水景效果。
曲折自然的水景:水平曲折婉轉的平面形式,可以使整個水面有延伸不盡的效果,使園林的局部空間具有活力,給人以不可窮盡的幻覺。
動態的水景:園林水體中湍急的流水、狂泄的瀑布、奔騰的跌水和飛湧的噴泉就是動態感很強的水景。動態水景給園林帶來了活躍的氣氛和勃勃的生氣。 [3] 

水景工程功能

流水景觀的運用
自然流水景觀實在水域岸畔環境中,依據設計總體思路,找出其中干擾視覺的物象因素進行優化設計,對水岸線、護坡、河道、橋樑、建築、觀景平台、道路、植被等環境因素進行適度整治和建設,雖受其已有河道、溝渠、深淺、高差等方面的限制,但自然的景色與無修飾的流水動態,足以具有最佳的風景表現力。
人工流水則是在無自然河流的城市環境中進行水景設置。需根據設置的場所的地形、地貌、空間大小和周邊環境情況,考慮水景設計的規模、流量、緩急、河道、形態、植物配景以及其他景觀設施的相互對映等形式內容。人工流水景觀設計在形式上,能更好地體現水在環境中的作用,體現巧妙的創意和人工的精緻景觀作品。
靜水景觀的運用
下沉式:局部地面下沉,形成蓄水空間,並限定水域範圍,水面低於地面,視線作俯視觀看。可視水面較為完整。影印關係清晰,因此成為城市水景最為常用的一種形式。
地台式:水景的蓄容空間修築與地面,高於地面,其景觀作用主要對於水景在視線的立面觀賞。它分高台式、低台式和多功能式三種。
鑲入式:將水景觀作用外環境引入建築內部,或者穿過建築空間,成為連接室內外環境相互溝通的紐帶,使水體靈活地發揮帶系作用。
溢滿式:是下沉式和低台式水景形式的延伸。
多功能式:是一種傳統的造景形式。在農耕時代水池是集觀景、消防、飼養功能為一體的生活設施,而在今天的城市環境中,水景觀也常常沿用了這種形式,只是功能要求有所改變,將水池的觀賞功能與游泳池、冬季溜冰場、養殖水生植物動物等功能結合,增強其景觀作用和生活作用。
水景觀的總體作用
(1)以水作景觀。是以水為主體形成景觀,通過人為的方式將水體作為具有不用視覺形態與狀態的景觀作品,如噴泉、跌水、水池、人工溪流等。
(2)借水形成景觀。映襯作用:利用寬闊、平坦的水面,對映、襯托岸畔的山巒、植物、建築以及天色等物象,使之形成具有風景價值又富於變幻的景觀環境。要達到良好的映襯效果,適宜於選擇有較大尺度的水面環境。
主體作用:以水為造景主體,突出水景在陸地環境中的視覺價值,使之成為景觀環境中的主體景觀,適宜於廣場、步行街中央、觀景平台等場所,造景形式以噴泉、水池、流水為主。
繫帶作用:水面具有將不同的園林空間和園林景點聯繫起來而避免景觀結構鬆散的作甩這種作用就叫做水面的繫帶作用它有線型和麪型兩種表現形式。
靈動作用:在景觀環境設計中,水景觀的運用給予了不變的場所具有可變的視覺要素,使得環境有了些不確定性,由此產生靈動的左右。在不變中求變化,這在中國的山水藝術中是着力表達的一種格律。在水景觀表現形式上常常以瀑布、池塘、溪流、跌落水等方式表現。
生態作用:水永遠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在景觀環境設計中水的利用不僅有着廣泛的風景價值,同時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發揮着調節環境濕度、調節氣候、灌溉、滋養環境中動植物的生長,促進環境代謝循環等生態作用,使環境更具有盎然生氣。
統一作用:許多零散的景點均以水面作為聯繫紐帶時,水面的統一作用就成了造景最基本的作用。水體的這種作用還能把水面自身統一起來。不同平面形狀和不同大小的水面,只要相互連通或者相互鄰近就可統一成一個整體。
基面作用:大面積的水面視域開闊坦蕩可作為岸畔景物和水中景觀的基調、底面使用。當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個空間中仍具有面的感覺時,水面仍可作為岸昱水中景物的基面,產生倒影,擴大和豐富空間。 [4] 
水景工程附帶功能
(1)水與山水地形。在現代的景觀設計中,“山的概念已經引申為“地形”,但原理是相同的,水與地形應有機相結合,二者互為依存,共同創建優美的生態景觀環境效果。
(2)水與建築。以建築為主,以水面作前景,結合佈置一些樹石作襯托,就可以造出一個風景如畫的完整景點。不同的水與建築的組合可以產生不同的水態,以水環繞建築可產生“水流周於舍下”的水鄉情趣;亭榭浮於水面,恍若神閣仙境;建築物小品、雕塑立於水中可作為引導、標誌及點綴。
(3)水與植物。園林中各類水體,無論其在景觀環境中作為主景或是配景設置,無一不是藉助植物來豐富水體的景觀。水中、水旁、景觀植物的姿態、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增添了水體的柔美感,又是絢麗奪目、五彩繽紛,有時幽靜含蓄、色調柔和。 [5] 

水景工程動植物配置

水與植物的關係
水邊的植物配置。水邊植物配置應講究藝術構圖。無論大小水面的植物配置,與水邊的距離一般要求有遠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邊線等距離栽植,避免單調呆板的整齊形式。在構圖上,注意應用探向水面的枝幹,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邊大喬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層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水面的植物配置。水面景觀低於人的視線,與水邊景觀呼應,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觀賞。水中植物配置可選荷花、紅萍或綠萍等多種植物,但配置一定要與水面大小比例、周圍景觀的視野相協調,切忌擁塞,尤其不要妨礙倒影產生的效果。
堤、島的植物配置。園林水景中設置堤島,是劃分水面空間的主要手段,堤常與橋相連。而堤、島的植物配置,不僅增添了水面空間的層次,而且豐富了水面空間的色彩,倒影成為主要景觀。植物配置要求常綠與落葉樹相間,喬、灌、草相宜,疏密有致,高低有序。
駁岸、護坡的植物配置。駁岸和護坡分土岸(坡)、石岸和混凝土岸(坡)等,其植物配植原則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體,又對水面的空間景觀起着主導作用。土岸(坡)邊的植物配置應結合地形、道路、岸線佈局,有近有遠,有疏有密,有斷有續,曲曲彎彎,自然有趣。石岸(坡)或混凝土岸線條生硬、枯燥,植物配置應以露美、遮醜為主,使之柔軟多變,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來局部遮擋,增加活潑氣氛。
水與動物的關係
動物是園林水景工程規劃、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水是生命之源,離開了水就意味着失去了動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因為動物的存在,園林水景工程變得更有靈性和生機,而成為依水景觀中的又一個閃光點。 [2] 

水景工程設計原則

中國古典園林中講的掇山理水是中國自然山水園的主要手法,其中理水就是水景的營造,有“水為園林之魂”之説。水景多以湖、池的形式存在,而西方園林早期水景大多與藝術品相搭配,所以其演變也是從傳統的、着重觀賞的雕塑或神像噴泉、水池,進入與抽象造型相結合的水景,再進入到與周圍環境相搭配的水景,以及能夠讓人親近接觸的親水性噴泉。在現代園林設計中,水景的營造必須根據整個園林的格局以及水體本身在園林中的作用,靈活地加以運用,充分地發揮水的園林特性,創造出一個亮麗、清爽和富有變化的水體景觀。
湖與池湖的設計
主要是指大型園林中的自然湖或人工湖,這類水體在園林中多以一個功能分區的形式存在,也稱水上活動區。湖的設計要從水體與整個園林的協調人手,處理好從水面到陸地的自然過渡,利用岸邊多層次的立面綠化效果和濱水園林建築的合理營造,注重岸型的協調可使水體景觀更好的呈現出水在園林中的作用和特色,把曠暢的水面做得更為舒展。統一於周圍景色之中,來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產生浩渺的空間情趣。池是指小型園林綠地中的水池,這種水體在園林中運用更為廣泛,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水池的形式大體分為兩種,即規則式的幾何形水池和自然式的曲線形水池,水池形式的選擇要根據整個園林的基本風格來確定。水池的設計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形的設計。幾何形水池多附屬現代建築。外形輪廓隨建築變化。它的優點是易於維持整潔爽朗的景象,非常適應於公共空間的營造。這類水池多以單獨存在。一般不要配種植物,可在池中佈置幾個小的噴泉,如湧泉、半球泉等,起到活絡空間的作用;自然式水池多用在庭園中,主要表現池緣線的曲折美,池邊常配植物,沿水樹木遠近曲折、疏密相間種植,與池緣一同構成一道風景線。
第二、池緣的設計。人們對水的親和力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池壁不宜太高,池壁壓頂與地面高差以35—55cm為宜,這個高度符合人蹲坐的自然尺度,水平面至池壁壓頂也不可超過20cm,以儘量縮小水與人的距離感。池緣的修飾也必須考究,幾何式池緣常用單一色彩的釉面磚飾面,以強化水景的活力與輕快感。自然式水池的池緣多以天然的石塊裝飾,石塊之間的吻合,應相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接觸面至少在四分之一以上,方顯得美觀。池緣的高低錯落要與池緣曲折的韻律相和諧,但總體上必須保持一個平穩的態勢,避免形成雜亂、參差不齊的感覺。在自然式水池中,還可配設汀步。汀步使觀賞者的遊覽路線延伸到水中,猶如一個個跳躍的音符,體現出園林的節奏與韻律感。設計中要注意汀步的跨距符合人跨越的自然尺度,隨着園路蜿蜒曲折地向水面延伸,是路亦是景。
第三、水下部分的設計。水面以下部份包括池底、池壁的設計和管線安裝。池底一般分四層設計,即索土夯實,級配沙粒,砼以及水泥砂漿抹光。水池一般深於80cm。池壁多用漿砌機紅磚外抹水泥沙漿,以外要有20--30cm寬的級配沙粒,以作排水和冷脹伸縮的餘地。管線的安裝主要是給捧水管和溢水管,溢水管可控制水面高度的,必須與水面的設計標高相符。如果池中有噴泉,還應考慮好管路鋪設、噴頭和水泵的位置以及供電線路的安排。
噴泉和疊水的設計
如果説湖和池是表現水的平面靜態美的話,那麼噴泉和疊水則是表現了水的立面動態美。噴泉和疊水原是西方園林水景的典型。中國古典園林中基本上見不到,隨着中西方園林風格的融合,噴泉和疊水也開始運用於我國的園林造景中,豐富了水景立面景觀的造景手法。但噴泉和疊水畢竟與中國傳統園林的風格迥然,運用上應避免生搬硬套,在形式上要靈活加以改變,才能與整個園林作品融為一體,具體要注意好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型噴泉一般適用於城市的大型廣場中或標誌性建築前,些類噴泉的造價和運行成本高,需要較多用於維護管理上的後續資金,故不提倡多用。
第二、庭園中的噴泉多設在自然式水池裏,噴泉的鋪設主要考慮協調性的因素,在設計中一般多用湧泉噴頭,因為湧泉的水姿形狀自然,能符合自然式園林的風格。而且這種噴頭安裝的立管高度低於水平面下,噴泉不使用時並不影響原有景觀。附屬於現代建築的規則式水池中可設半球泉、蒲公英泉或定向水簾等。如果水池面積小,則只用半球泉;如果水池比較大且周圍空間寬敞,則可考慮蒲英泉或定向水簾。但是這類噴泉的噴頭裸露在水面,在噴泉不使用時視覺會感到彆扭,故在使用上還是儘量以少為佳。一般來説。噴泉在小型水體中的運用講究簡潔、明快,主要目的是豐富水體的立面視覺效果,給寧靜的水面帶來動感和生機。
第三、疊水是一種形式特殊的水景,它可寓意於溪流,瀑布等,表現出更強烈的動感,也更能自然地融人中國園林的風格,故讓設計者更樂於使用。疊水水景常見有水簾式、瀑布式和溪流式幾種。在設計中,也要根據其所處的環境來確定形式。水簾式的疊水由高低兩個水池組成,常以抽象式的園林小品為背景,多用於現代建築空間中,室內空間也能適用;瀑布式的疊水常見於假山中,在設計上主要注意瀑布的落差、水幕的寬度與假山的比例協調,以達到“以小見大”,“納幹傾之汪洋”的效果。假如空間允許的話,設計一個溪流式的疊水更能使整個園林空間生動起來,這類疊水可分抽象和自然兩種形式。如城市廣場之類的現代空間多采用抽象式,水道以折線延伸,落差問以台階相連,其特點是有強烈的動感與現代氣息;寓意自然溪流的疊水多用於庭園中,水道蜿蜒曲折宛如山間水澗。邊緣多用石塊裝飾,落差問用較大的自然石頭相連。為了深化意境,還可用曲水穿牆、水上疊石涵洞等造景手法,喚起人們對水流穿越的動態聯想,去追溯那不盡的源頭。
水景與植物的配置
在設計中重視水體的造景作用、處理好園林植物與水體的景觀關係,不但可以營造引人人勝的景觀,而且能夠體現出真善美的風姿。在造景過程中,水旁植物在空間上、密度上,高低上合理佈置,都能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不管是靜態或是動態水景,各類水景的營造都離不開用植物花木來創造意境。植物配置時無論水體面積大小,植物與水邊的距離一般應有遠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邊線等距離種植,應靈活多變,避免單調古板的行道樹形式。
水邊植物配置之所以需要有疏有密,是為了在景觀之處留出透景線,但是水邊的透視景與園路的透視景有所不同,它的景並不限於某一個點,而是一個景面。故可選用高大喬木寬株距種植,用樹冠來形成透景面。也可通過營造豐富的立面綠化層次,使林冠天際線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形成各種夾景、框景、透景來美化園林景觀。水邊植物的配置還要注意季相色彩,園林植物會因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變化而有不同形態與色彩的變化,映於水中,則可產生十分豐富的季相水景。如春季以開粉紅色花的合歡、宮粉紫荊,秋季以各秋色葉樹種如楓香、槭類等栽植於水邊,能大大豐富水景的季相色彩。
水中植物的配置首先應考慮水體的景觀效果和周圍的環境特徵,選擇配置植物應考慮水面的鏡面作用。使水面植物不能過份擁擠,水面植物覆蓋一般不能超過水麪的三分之一,以免影響水面的倒景效果和水體本身的美學效果。選用的植物應嚴格控制其蔓延,可設置隔離綠帶,也可缸栽後放人水中。
水體駁岸的植物配置要根據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不同的駁岸類型,按照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體,又對水面的空間景觀起着主導作用的原則進行植物配置。土岸邊的植物配置,應結合地形、道路、岸線佈局,有近有遠,有疏有密,有斷有續,曲曲彎彎,自然成趣。石岸線條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則是露美遮醜,使之柔軟多變,可配置枝條細長柔和,下垂至水面的植物來遮擋石岸,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變色鳶尾、唐菖蒲、地錦等來進行局部遮擋。 [6] 

水景工程施工要點

混凝土池底施工要點
池底應保持平整堅實。如果基土過濕或鬆軟,要在上面鋪設10em左右沙石層並夯實,然後澆鑄混凝土墊層。混凝土澆鑄後一般隔1~2d,在墊層表面測量確定地板中心,根據圖紙設計尺寸進行放線,畫出佈線位置,依線綁紮鋼筋並安裝柱基和底板外圍模板。
為避免在澆鑄過程中發生變化,在綁紮鋼筋時,應檢查鋼筋直徑、位置、間距,保護層和埋件的數量和位置,確保符合設計要求。
底板應1次澆築成型,不留施工縫。施工間歇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如果已經出現初凝,要在摔板上進行2次攪拌。池壁為現澆混凝土時,底板與池壁的施工縫可留在基口上20em處。
池壁施工要點
水池施工所用水泥型號不低於425號,品種優選普通硅酸鹽水泥,所用石粒最大直徑應小於4em,吸水率不大於0.6。赤壁混凝土每m。水泥含量不應少於320kg,含沙率在35%~40%,灰沙比為:1:2~1:2.5,水灰比小於0.6。固定用的鐵絲螺栓不宜直接穿過池壁,必須穿過時需採取止水措施,如:螺栓加焊止水環、套管加焊止水環、螺栓加堵頭等。
保池壁混凝土澆後的貼合性和牢固性,澆築前應鑿毛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清楚贓物,並保證濕潤。池壁澆鑄中應1次性鑄完,不留施工縫。池壁如需預埋較大管徑時,應在底部開設澆築振搗孔,便於排氣、澆築和振搗。池壁混凝土結合後應立即進行濕潤養護,養護時間一般半月左右。
特殊水池施工要點
1、預製模水池
預製模水池是一種常用的小型成品水池,製作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塑料、ABS工程塑料、玻璃纖維等。一般跨度只有0.9~1.8m,深度0.4m左右。也可根據特殊需要適當加寬加深。在選購預製模時,考慮模沿的強度要高,可利用混凝土地基和邊緣加固的方法增加強度,保證水池外觀形態的完整與美觀。預製水池安裝時要注意,預製模邊緣要高出周圍地面2.5~5em,以免外部流水混入池中,容易造成池水污濁和外溢。一般在池底和池面都要鋪設5em左右細沙,因此在開挖前要把鋪設細沙的高度也算在水池的實際高度當中,否則最後會出現預製模和池高不符現象。
整個池挖好後,測量池底和池台水平高度,在池底和池台鋪設5cm細沙夯實,再次測量水平高度,直到符合預製模所需高度為準。將預製模放人清理好的池坑中,同時注入4em左右高的水。注水同時慢慢沿池邊填入沙子,當回填沙達到挖好的池沿,並與預製模處於同水平面時,方可加固池邊。
2、生物和植物水池
魚池和水生植物池是園林水景當中常見的一種設計形式,有了生物或植物的水池會增添許多生趣和靈性。在這種水池的施工中主要需注意池底清潔,防止渾濁,保持水中豐富氧氣,保證生物所需養分。
3、臨時性水池
臨時性水池即因某種需要短時期設置的水景觀。臨時水池要求結構簡單,安裝、拆除方便,可重複利用。池壁一般用角鋼焊接,高度在20~30em,池底用20mm厚的聚苯板鋪設在硬質地面上,用塑料布從池底開始鋪設,鋪設中注意塑料布必須反捲包到池壁外側,並用重物進行固壓。池壁內外和池底可加植物或卵石進行裝飾,也可以在池內設置裝飾燈具或小型噴泉進行裝飾美化。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