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城擬小鯢

鎖定
水城擬小鯢(學名: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是小鯢科、擬小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體型較大,雄鯢全長177.7~209.9毫米,雌鯢182.5~213.2毫米。頭部扁平,卵圓形,頭長遠大於頭寬。生活時整個背面紫褐色,無異色斑紋。腹面色較淺。液浸標本背面紫灰色,腹面淺灰色。
水城擬小鯢生活於海拔1910~1970米的石灰岩山區,以昆蟲、螺類及其他小動物為食。分佈於中國貴州(水城)。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有尾目
亞    目
隱鰓鯢亞目
小鯢科
亞    科
小鯢亞科
擬小鯢屬
水城擬小鯢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Tian,Gu,Sun et Li,1998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8] 
中文名
水城擬小鯢

水城擬小鯢形態特徵

水城擬小鯢
水城擬小鯢(8張)
成體:體型較大,雄鯢全長177.7~209.9毫米,雌鯢182.5~213.2毫米。頭部扁平,卵圓形,頭長遠大於頭寬,雄鯢頭長約為頭寬的1.8倍,雌鯢約為2倍;吻端鈍圓;鼻孔近吻端,吻稜不顯,鼻間距大於眼間距和上眼瞼寬,吻長約與眼徑等長;口裂位於眼的後下方;無唇褶;頸褶明顯;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列短,左、右不相接,每側有齒8~14枚;舌橢圓。軀幹圓柱狀而背腹略扁;雄鯢尾長為頭體長的94%(雌鯢尾長相對較雄鯢短),尾基部橫切面近梯形,往後漸側扁;背鰭褶起始於尾基部上方,較平直,尾腹鰭褶起於泄殖孔後10~20毫米處,尾後段很側扁,尾末端多呈劍形。四肢較長,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掌、蹠部前半重疊;掌、蹠部無角質鞘,多數指、趾末端無黑色角質鞘;指4個,指長順序為2、3、4、1;指、趾扁平,末端鈍圓,無蹼;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內掌、蹠突明顯,淺灰色;多數個體有外掌突和外蹠突,約佔個體總數的3/4。皮膚光滑有光澤,皮膚腺十分發達,常分泌出黃色黏液;頭後至尾基部脊溝較顯著;肋溝12條,個別雌鯢有13條;眼後至頸褶有一條細縱溝,在口角上方向下彎曲與口角處的短橫溝相交,橫溝在頭頂側消失;頸褶平直,生活時整個背面紫褐色,無異色斑紋。腹面色較淺。液浸標本背面紫灰色,腹面淺灰色。
第二性徵雄鯢尾背、腹鰭褶發達;肛部隆起明顯,泄殖腔孔縱裂,縱裂前方兩側有一較深的橫溝,橫溝中部有一小的肉質突起。雌鯢尾背鰭褶相對較窄,泄殖腔孔縱裂,繁殖期肛孔兩側有血色斑點。
頭骨前頜骨囟門大,略呈菱形,位於前頜骨與鼻骨中縫之間,其長度約為鼻骨長的1/2;淚骨人外鼻孔和眼眶;鼻骨前端內側和前頜骨鼻突相接;前耳骨鑲嵌於頂骨和鱗骨之間;犁骨齒較短,內枝略長於外枝,內枝起於犁齶骨後緣內側。
卵膠袋和依據5~6月在野外對35條(17.5對)卵膠袋的觀察,卵膠袋呈長圓柱形,自然狀態彎曲成螺旋狀,呈淺土黃色而透明,表面的平行縱紋與橫行波狀紋交錯排列。卵膠袋兩端較細,每對卵袋的一端相互粘連成柄,其長為20~40毫米,柄末端有1對乳白色圓球狀的固着膠質球,其大小為16毫米×17毫米,15毫米×14毫米。卵單行或交錯排列在卵膠袋內,袋長163~392毫米(239.5毫米,n=35)、中段最大直徑13~19毫米(16.7毫米,n=35);每條卵膠袋內有卵22~54粒(34.4粒,n=35),估計雌鯢可產卵45~89粒。卵圓形,卵徑5.0~5.4毫米,動、植物極淺黃色。
幼體:剛孵出的幼體全長平均24.9毫米,口角後方有一棒狀平衡枝;頭部有3對羽狀外鰓,每一外鰓兩側各有5~9對鰓絲;前肢芽未突出時,尾背鰭褶起於軀幹中部,尾腹鰭褶起於泄殖孔後緣。孵出後30日齡體全長平均30.6毫米,尚無眼瞼,唇褶從口后角至眼前角下方;犁骨齒與上頜緣平行呈兩個短弧形。60日齡體全長平均41.1毫米,後肢已具5趾,指、趾間有蹼;指、趾末端被覆黑色角質物似爪狀;肛孔出現紅色。90和120日齡全長分別平均為55.3毫米和60.2毫米,此期身體不斷生長,形態特徵變化不明顯。150日齡體全長平均為73.5毫米,大多數個體外鰓開始萎縮,部分個體外鰓只留下痕跡;指、趾問蹼消失。0~150日齡的幼體身體背面,特別是尾部兩側有不規則黑色或褐色雲斑,變態完成後的個體上述斑紋消失,體色與成體相同,此時已到冬季,幼體逐漸離水上岸。咽喉部無縱膚褶。 [4] 

水城擬小鯢近種區別

該種與黃斑擬小鯢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相近似,但該種體尾及四肢背面紫褐色,無黃色斑塊;四肢長,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掌、蹠部前半重疊。 [4] 

水城擬小鯢生活習性

水城擬小鯢生活於海拔1910~1970米的石灰岩山區,山上長有常綠喬木和灌叢以及雜草叢生,植被繁茂,地表枯枝落葉層較厚,溪流水質清澈,終年不斷,環境內濕度較大。成鯢一般棲息於離水10~20米的林間枯葉層、草叢、土穴及石灰岩洞穴中,非繁殖期間營陸棲生活,夜間21:00~24:00出外活動,以昆蟲、螺類及其他小動物為食。 [4] 

水城擬小鯢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貴州(水城)。 [4] 

水城擬小鯢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田應洲等(2006)報道,曾經3年16次的野外考察,在該鯢生活區內翻石和仔細觀察,在流溪內未發現卵羣。而成鯢在繁殖期間進入泉水土洞或巖洞內配對產卵,卵袋均產在洞穴內。產卵時,雌鯢先將柄部膠質球黏附在泉水洞內的石壁上或樹根上,另一端遊離在水中自由翻動。曾在野外共觀察卵膠袋35條共計卵數1064粒,其自然受精率為96.4%。在野外環境中觀察,150日齡左右的幼體多數藏入流溪邊或水塘內的枯葉和石塊下進行冬眠,翌年3月中旬出蟄,5~7月才能完成變態,並上岸營陸棲生活。 [4] 

水城擬小鯢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 [3]  列入《貴州野生動物名錄》。 [5]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7] 
種羣狀態:中國特有種,僅發現一個分佈點,其種羣數量很少。受脅等級:費梁等(2010)建議列為瀕危(EN)。 [6] 

水城擬小鯢主要價值

該鯢屬於中國特有種,其產地十分狹窄,數量稀少,是一種珍稀兩棲動物,它在研究有尾兩棲動物系統演化中具有較重要的意義,建議加強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以保持該鯢的繁衍場地不受到破壞。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