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氯化鈹

鎖定
氯化鈹,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BeCl2,為無色結晶性粉末,易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吡啶二硫化碳,不溶於苯和甲苯,主要用於製造金屬,也可用作有機反應催化劑。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鈹和鈹化合物在1類致癌物清單中。 [3] 
中文名
氯化鈹
外文名
Beryllium chloride
化學式
BeCl2
分子量
79.918
CAS登錄號
7787-47-5
EINECS登錄號
232-116-4
熔    點
399 ℃
沸    點
520 ℃
水溶性
易溶於水,同時發熱,水溶液呈強酸性,溶於乙醇、乙醚、吡啶和二硫化碳,不溶於苯和甲苯。 [2] 
密    度
1.899 g/cm³
外    觀
無色結晶性粉末
應    用
有機反應催化劑,製造金屬鈹。
安全性描述
S45;S53;S61
危險性符號
T+;N
危險性描述
R25;R26;R36/37/38;R43;R48/23;R49;R51/53

氯化鈹理化性質

當Be原子與Cl原子形成BeCl2分子時,基態Be原子2s2中的1個電子激發到2p軌道,一個s軌道和一個p軌道雜化,形成兩個sp雜化軌道,雜化軌道間夾角為180°。Be原子的兩個sp雜化軌道與兩個Cl原子的p軌道重疊形成σ鍵,BeCl2分子的構型是直線型。 [1] 

氯化鈹製備方法

氯化鈹的製備裝置(1:玻璃管、2:儲槽、3:排氣管)) 氯化鈹的製備裝置(1:玻璃管、2:儲槽、3:排氣管))
1.將氧化鈹加入盛有適量蒸餾水的反應器中,在攪拌下緩慢加入鹽酸進行反應,把反應溶液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離心分離,乾燥,製得氯化鈹成品。其反應式如下:
2.將鹼式碳酸鈹在800℃下加熱製成氧化鈹。取氧化鈹150g與75g糖炭用少量水混合,製成球狀物。將其置於石英管內,加熱至300℃,除盡水分。然後放在電爐中。從管口1處通入氯氣10h,保持每分鐘120個氣泡的速度,同時加熱至900℃,所生成的氯化鈹即凝結在石英管的冷卻部分。
3.將製得的氯化鈹收集在儲槽2中。將過量的氯氣與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從排氣管3排出。要妥善處理排出氣體。 [2] 

氯化鈹應用領域

主要用於製造金屬鈹,也可用作有機反應催化劑。

氯化鈹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0
氫鍵受體數量:2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互變異構體數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0
重原子數量:3
表面電荷:0
複雜度:2.8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3 [2] 

氯化鈹安全信息

氯化鈹安全術語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發生事故時或感覺不適時,立即求醫(可能時出示標籤)。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觸,使用前獲得特別指示説明。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到環境中,參考特別指示/安全收據説明書。

氯化鈹風險術語

R25: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毒。
R26: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有極高毒性。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R43: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skin contact.
皮膚接觸可能引起過敏。
R48/23:Toxic : danger of serious damage to health by prolonged exposure through inhalation.
有毒的:經吸入長期接觸有嚴重損害健康的危險。
R49:May cause cancer by inhalation.
吸入可能致癌。
R51/53: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環境中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氯化鈹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
短期、大量的接觸,可引起急性鈹病,主要表現為急性化學性肺炎。粉塵可經傷口進入,使傷口久不癒合。皮膚接觸可引起皮炎。鈹及其化合物屬致癌物。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
本品不燃,有毒,為致癌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