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虛脱肛

鎖定
氣虛脱肛 ,病證名。小兒肛門脱出,輕者在大便時肛門下脱,便後又慢慢收合,甚者因病延日久,肛門滑脱不收,不能自然收縮。多伴有面色青黃,唇色淡白,指頭髮冷等。由瀉痢日久,中氣虛弱,腸薄脂消,使肛門滑脱不收。治宜補氣固脱。
中醫病名
氣虛脱肛
症    狀
肛門滑脱不收,不能自然收縮
病    因
中氣不足
治療原則
以補中益氣,固攝升提為

氣虛脱肛簡介

病理描述
是因小兒氣血未旺,發育未全,或因老年氣血衰退,或因產育,氣血雙虧,或因久瀉久痢、長期咳嗽等,以致中氣不足,氣虛下陷,不能攝納升提,肛門鬆弛,直腸移位而脱出肛外而成。若因手術或外傷損及肛門,肛門失於禁固,也會導致本病。本病病位在大腸,病因較為複雜,但其根本原因是中氣不足所致。臨牀上脱肛以虛證多見。中氣不足,氣虛下陷,不能提舉內臟,氣虛肛門固攝無力,則排便或腹壓增加時直腸脱出。若脱出後未及時還納,局部氣血鬱滯,濕聚熱生,則脱出物腫痛並作,裏急後重,此時為標實本虛。治療以補中益氣,固攝升提為基本原則。

氣虛脱肛治療

氣虛脱肛中藥治療

先服補中益氣湯或中成藥補中益氣丸以升提下陷之氣,再用真人養髒湯以温補固澀。外用温開水洗淨,再用《醫宗金鑑》澀腸散(訶子、赤石脂、龍骨、陳茶葉)摻肛門上,藥棉揉入

氣虛脱肛飲食食療

黑木耳,紅棗,紅豆含有較豐富的鐵質,常食用不僅起到防治缺鐵性貧血,還有滋補強力的功效.動物內臟.動物內臟中的鐵含量往往高於動物的肉,如豬肝,牛肝,羊肝,雞肝等,不僅含鐵量高,而且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動物血和內脂豆腐做湯,經常食用,具有良好的防治缺鐵性貧血作用。氣血足,昇陽中氣抬升,已達到提肛效果。

氣虛脱肛偏方

黃芪酒治氣虛脱肛
[配方] 黃芪60克,黨蔘升麻各15克,米酒500毫升。
[製法] 將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 益氣升提。
[主治] 氣虛脱肛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 2-3次。

氣虛脱肛危害

氣虛脱肛危害 氣虛脱肛危害
脱肛在最開始都會伴有便秘和大便乾燥的病情,並且排便一般也都是沒有規律,患者有一種總感覺想要排泄卻排不出來或者排不乾淨的感覺,而且在排便的時候會有異物脱出的感覺,不過大便之後會自行縮回。
脱肛的症狀在逐漸加重以後,用力排便會引起脱肛之外,就連平時的走路或者不經意的咳嗽也都會造成脱肛,只要稍微的用腹部壓力就有形成脱肛的可能性,並且很難自行回納,必須用手幫助回納拖入到肛門以內。經常的脱出會造成內褲上的污穢,不及時治療會形成感染,所以經常保持肛門部位的清潔和乾燥才是最重要的。
肛門脱肛如果長久沒有治療,就會在直腸內反覆下降和回縮引起黏膜充血水腫等等的眾多危害,並且肛門會流出一些粘液和血性物質,脱肛患者通常會有肛門下墜的感覺,進一步加重便秘或者大便乾燥的病情,給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1] 

氣虛脱肛脱肛吃什麼藥

中醫認為脱肛是由於氣虛下陷,不能收攝,以致肛管直腸向外脱出。患有脱肛的病人平時宜進食滋補性食物,如豬、牛、羊、雞、蛋類、黃鱔等。也可以用黨蔘、黃芪、山藥、蓮子、大米煮粥經常服食,還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戒煙酒,對生冷滑膩及寒冷性食物,亦應儘量少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