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厥論

鎖定
《氣厥論》是戰國時期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本篇是討論寒熱之氣在臟腑之間互相移傳而發生的各種病變。它一方面説明寒熱之氣厥逆,可以為患多端;另一方面也説明了臟腑之間有密切的聯繫,臟腑有病,可以相互影響,相互轉變。
作品名稱
氣厥論
創作年代
戰國時期
作品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
文學體裁
散文

氣厥論篇名解

厥,逆也、氣逆也。本篇論述臟腑氣逆所致的寒熱相移各種病症,如癰腫、狂、鬲消、水、驚、衄、柔痓、腸澼、尿血等,故名篇。正如馬蒔《素問注證發微》所云:“末有‘故得之氣厥也’,則凡寒熱相移,皆氣逆使然,故名篇。”
吳昆《素問吳注》:“厥,逆也。氣不順其常道,轉相移並,逆而為患也。”
張介賓《類經十五卷·疾病類四十六》:“厥者,氣逆也。此總結一篇之義,皆由氣逆所致。”
張志聰《素問集註》:“邪在臟腑氣分,故外內相乘,則為寒熱之往來;臟腑相移,則為寒熱之氣厥,此在氣而不在經,故篇名《氣厥論》。”
高士宗《素問直解》:“五臟六腑,主十二經脈,一氣運行,環轉不息。臟腑不和則氣厥,氣厥則寒熱相移。寒熱相移,此皆得之氣厥,故帝問寒熱相移,伯舉而論之,終言得之氣厥也。”
李經緯、鄧鐵濤《中醫大辭典》:“厥者,逆也。本篇討論寒熱相移,皆由氣逆所致,故名。內容討論寒熱之氣在臟腑之間相移傳化而發生的病變,它一方面説明寒熱之氣厥逆,可演變為種種疾病;另一方面又説明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一髒有病,可影響其他臟腑。”

氣厥論本章要點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①者何。岐伯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肝移寒於心,狂隔中。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②,如囊裏漿水之病也。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肝移熱於心,則死。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③。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④。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⑤。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不下止也,傳為衄蔑⑥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1] 

氣厥論註釋

①相移:互相轉移、轉變。
②濯濯:水流動的聲音。
③鬲消:指熱消膈間,久為消渴病變。
④柔痓:主要症狀是牙關緊閉角弓反張
⑤食亦:症狀為多食但無力消瘦。
⑥衄蔑:指鼻中出血。 [1] 

氣厥論譯文

黃帝問道:五臟六腑的寒熱互相轉移的情況是怎樣的。岐伯説:腎移寒於脾,則病癰腫和少氣。脾移寒於肝,則癰腫和筋攣。肝移寒於心,則病發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於肺,則為肺消;肺消病的症狀是飲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屬無法治療的死證。肺移寒於腎,則為湧水;湧水病的症狀是腹部按之不甚堅硬,但因水氣留居於大腸,故快走時腸中濯濯鳴響,如皮囊裝水樣,這是水氣之病。脾移熱於肝,則病驚駭和鼻衄。肝移熱於心,則引起死亡。心移熱於肺,日久則為鬲消。肺移熱於腎,日久則為柔痓。腎移熱於脾,日久漸成虛損;若再患腸遊,便易成為無法治療的死症。胞移熱於膀胱,則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熱於小腸,使腸道隔塞,大便不通,熱氣上行,以至口舌糜爛。小腸移熱於大腸,則熱結不散,成為伏瘕,或為痔瘡。大腸移熱於胃,則使人飲食增加而體瘦無力,病稱為食亦。胃移熱於膽,也叫做食亦。膽移熱於腦,則鼻樑內感覺辛辣而成為鼻淵,鼻淵症狀,是常鼻流濁涕不止,日久可致鼻中流血,兩目不明。以上各種病症,皆由於寒熱之氣厥逆,在臟腑中互相移傳而引起。 [1] 

氣厥論作者簡介

《氣厥論》為《黃帝內經素問》第三十七篇,收錄於卷十。《黃帝內經》是上古乃至太古時代中華民族的智慧在醫學和養生學方面的總結和體現,是一部極其罕見的醫學和養生學鉅著,與《伏羲卦經》和《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上古三墳”。《黃帝內經》成書於大約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全書內容是以黃帝與臣子岐伯、伯高、少兪、雷公等問答討論的形式進行論述。詳細地談論論了病因、病機、精氣、藏象及全身經絡的運行情況,是一部統領中國古代醫藥學和養生學的集大成之作。《黃帝內經》在討論人體生理、病理、解剖形態等內容以外,更注意機體功能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關係,人體臟腑、精、氣、津、液、血、脈等,並非孤立,更重要的是以經絡貫串了統一的整體。《內經》集中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和醫學的結合,還體現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在醫學領域中進一步的闡述。《黃帝內經》分成《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素問》內容豐富,包括陰陽五行、藏象氣血、腧穴針道、病因病機、診法病證、治則治法、醫德養生、運氣學説等,突出了古代的哲學思想,強調了人體內外統一的整體觀念,從而成為中醫基本理論的淵藪。 [2] 
參考資料
  • 1.    氣厥論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12-12-14]
  • 2.    吳茹芝編譯.《黃帝內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1月: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