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樂鎮

(原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轄鎮)

鎖定
民樂鎮是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昔日的一個轄鎮,位於從化區西北部,鎮政府駐民樂圩,距街口街道20公里,地理座標東經113˚27',北緯23˚29'。
2004年撤銷龍潭鎮棋杆鎮民樂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鰲頭鎮
中文名
民樂鎮
外文名
Minle Town
行政區類別
鄉鎮(已撤銷)
所屬地區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西北部
面    積
34.26 km²
電話區號
020
郵政區碼
510947
車牌代碼
粵A
撤銷時間
2004年初
撤銷改變
併入鰲頭鎮

民樂鎮簡介

民樂鎮自然環境

民樂鎮東連城郊鎮,東南與棋杆鎮相連,西南與鰲頭鎮接壤,西鄰龍潭鎮,北與佛岡縣湯塘鎮交界。轄區面積1979年為34.17平方公里,2003年經土地更新調查後為34.26平方公里。轄區內屬丘陵地區,地勢自東向西傾斜,四面環山,中間為平川地帶。民樂河自東向西貫穿全境,流經龍潭鎮,匯入潖江河,轄區內長14.73公里。

民樂鎮政區人口

1979年,民樂公社轄9個生產大隊,全社2567户1.36萬人。1983年11月,撤銷人民公社,設民樂區,下轄5個鄉、81個自然村。1987年1月,撤區建鄉,民樂鄉轄9個村。1988年10月,改稱民樂鎮。1992年,增設民樂居委會。2000年9月,民樂公司(茶場)的潭口村和龍星分場移交給民樂鎮管理,至此,民樂鎮轄10個村和1個居委會。2003年,行政區劃不變,全鎮3963户1.6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63户1.58萬人,佔96.35%,非農業人口400户624人,佔3.81%。2004年1月,撤銷民樂鎮,併入鰲頭鎮 [1] 

民樂鎮基礎設施

民樂鎮水利建設

1979年,有小(二)型水庫2個和小山塘7個,大小陂頭48宗。1990年,修築民聯水庫,庫容量100萬立方米左右。1999-2002年,市水利局投資1880萬元,對長湴浪水庫、民聯水庫的堤壩進行加固;同時,發動羣眾挖田井150多口,抽地下水灌溉農田;對長湴浪水庫渠道進行水泥硬底化改造,長28.8公里;改造和新建大小陂頭8宗。2002年,市組織整治西高灌渠,民樂轄區內支渠改造為水泥硬底化,長6.3公里。
2001-2003年,上級政府投資1143.7萬元,完成樓星村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1400畝,建設水泥硬底化排灌渠9500米,修築機耕路寬3.5米、長4.5公里。

民樂鎮公路交通

1979年,鄉村沙土公路有10條,長31.4公里,通9個大隊。1999年8月,市委在民聯村召開全市改造鄉村公路動員大會,民聯村改造村級水泥路,於2001年9月通車,為全鎮首條村級水泥路。至2003年7月,共投資1376.3萬元(上級撥款603.6萬元,鎮投資120.7萬元,羣眾自籌資金652萬元),把轄區內10條村級公路改造為路基寬7米,路面寬4-5米的水泥路,全長24.15公里,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3143縣道(街口至人和,又稱街人線)經轄區內的潭口、新圍、民樂、車頭、龍星等5個行政村,長約15公里。1990年,縣交通局投入20多萬元,鎮發動幹部、羣眾捐資10萬多元,修築玲洲至下亮公路,全長3.5公里。從此,民樂的公路交通東西貫通,與106國道銜接,距離5.6公里。1992年,民樂至人和路段路基擴寬至8米,並鋪設寬6米的水泥路。1998年,市政府支持資金360萬元,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支持徵地、拆遷補償費30萬元,把民樂至潭口路段改造為路基寬10米,路面寬7米的水泥路,全長2.3公里。2002年,民樂至人和路段的水泥路面擴寬至9米。
京珠高速公路經轄區內的車頭、龍星2個村,長3.5公里,城區離京珠高速公路棋杆小坑出入口處約6公里。
2003年,有民樂至廣州客運線,每日對開2班;民樂至街口客運線,每日對開24班;民聯村至街口客運線,每日對開2班;年客流量為20萬人。

民樂鎮通訊網絡

1979年,有磁吸電話用户30户,平均85.57户有1部電話。1991年,開始使用程控電話,當年電話用户45户。1995年12月,裝有SDOOB型程控電話交換機856門,電話用户450户。1998年,換裝JRSU975門。至2003年,電話用户1247部,平均3.18户有1部電話,移動電話用户1315户。

民樂鎮供電網絡

1979年,轄區內用電由鰲頭變電站供應,由於架設到民樂的高壓線負荷小,供電量不足。1991年,開始增大用電量。1994年8月,民樂供電所成立,負責民樂鎮供電。1997年,鰲頭至民樂架設高壓線240線。2002年,架設F5線,日供電量能力增至3萬千瓦時。2003年,全鎮用電490.23萬千瓦時,人均年用電298.92千瓦時,工業用電322.18萬千瓦時,佔65.72%,商業用電14.22萬千瓦時,佔2.9%,農業用電28.97萬千瓦時,佔5.91%,生活用電124.86萬千瓦時,佔25.47%。

民樂鎮供水改水

1979年,居民和農民各自打井或取河水飲用。1990年,市政府投資35萬元,在民樂圩南面建起1座自來水廠,建有容量130立方米水塔1座,安裝供水管網2500米,年實際供水量4.3萬噸。2002年,鎮政府投資550萬元,在民聯水庫大壩下建第二自來水廠,佔地面積70畝,建築面積900平方米,設計日產水量5000噸,至2003年,鋪設主管道1.8萬米,用户供水管網2.5萬米,供水至民樂圩和民樂、民聯、新圍、潭口、車頭、龍田、南樓、樓星、龍星等9個行政村以及龍星工業小區,1100户,8000人飲用上自來水,當年實際供水量20萬噸。2003年10月,廣州市撥給民政村10萬元建水塔,全村71户,300人飲用山泉自來水。至2003年,全鎮農村飲用自來水2470户,1.04萬人,佔農村總人口65.83%。 [1] 

民樂鎮經濟特色

1979年,民樂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民人年均純收入77元,排全縣第12位。80年代,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興修水利,建設標準化農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選用優良品種,推廣科學種田,農業得到較大發展。1982年,全鎮工農業產值867萬元,其中工業產值65萬元,佔7.5%;農業產值802萬元,佔92.5%。至1985年,工農業產值增至1017萬元。90年代初,鎮政府致力發展鄉鎮企業,工業逐步成為鎮的經濟主體。2003年,全鎮工農業產值7.4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6.97億元,佔93.55%,農業產值4807萬元,佔6.45%;財政收入689萬元;農民人年均純收入2730元,排在全市第12位。

民樂鎮農業種植

1979年,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其中糧食以水稻為主,兼種木薯、花生、紅煙等。有耕地1.1萬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48萬畝,產量5030噸;花生種植面積1402畝,產量112噸;蔬菜種植面積205畝,產量192噸。1983年,全面落實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水稻產量比1979年增加438噸,花生產量增加27噸,蔬菜產量增加1116噸。1998年,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民以種植蔬菜為突破口,發展農業經濟。蔬菜種植面積增至4175畝,產量4175噸,產量為1979年的21倍;水稻播種面積1.43萬畝,95%採用雜優種並普及軟盤育秧拋秧技術,摒棄幾千年來“面對黃土,背朝天”的插秧方法,年產量5356噸,平均畝產382千克,農業產值1672萬元,其中種植業754萬元,佔45.1%。2003年,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再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全鎮水稻播種面積1.01萬畝,產量3981噸,平均畝產394千克;蔬菜種植面積增至9400畝,產量1.7萬噸;黃葛種植面積2300畝,產量3450噸;馬蹄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1500噸。農業產值4807萬元,其中種植業3239萬元,佔67.38%。

民樂鎮水果生產

1979年,水果種植面積816畝,產量74噸,其中,荔枝種植面積519畝,產量67噸。從1985年開始,水果種植發展較大,並以種植荔枝為主。至1999年,全鎮荔枝種植面積增至4130畝,荔枝產量900噸,創歷史新高。同年12月(冬至),遭受百年一遇的霜凍災害,約1000畝荔枝被凍傷凍死,受災較重的有南樓、龍星、車頭、龍田、新圍等。2002年,廣州市果科所投資1.5億元,在車頭村長湴浪水庫周圍的山坡地,創辦廣州水果世界(民樂)果汁原材料生產基地,面積2300畝,至2003年已種上台灣石榴、人蔘果、黃皮、西檸檬、枇杷等水果1750畝,共7.12萬棵。至2003年,全鎮種植水果面積5739畝(不含水果世界種植面積),產量363噸,比1979年種果面積增加7倍,產量增加4.9倍。
名優特產 民樂青皮甜荔枝。

民樂鎮禽畜水產

1979年,生豬出欄量3404頭,三鳥出欄量1.5萬隻。從1982年開始,農村出現飼養專業户,禽畜飼養業有所發展,至1989年生豬出欄量增至5449頭,三鳥出欄量3.04萬隻。2003年,全鎮生豬出欄量8896頭,三鳥出欄量28.51萬隻,比1979年,分別增長2.6倍和19倍。
1979年,農村有部分零星魚塘養魚,面積46畝,產量3噸。1983年,養魚業有所發展,魚塘面積73畝,產量13噸。1999年,魚塘面積增至533畝,產量76噸。至2003年,全鎮魚塘面積540畝,產量85噸,比1979年增長27倍多。

民樂鎮林業生產

1979年,有林業用地2.57萬畝,有林地5051畝,森林覆蓋率9.85%。1986-1990年,全鎮新造林1.26萬畝。2003年,全鎮林業用地2.81萬畝,(增加潭口村山地數),有林地2.8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63萬畝,林木總積蓄量3.8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7.86%。

民樂鎮鄉鎮企業

1979年,有社辦農機廠和建築隊兩户集體企業,年產值17萬元。1984年,集體、私營個體企業增至9户,年產值98萬元。1998年,工企業有較大發展,引進廣州從化民樂摩托車工業有限公司和廣州從化精密板金廠,企業增至58户(其中鎮辦9户,村辦19户,個體辦30户),從業人員720人,年產值2.35億元,其中,鎮辦企業產值2.14億元,村辦企業產值864萬元,私營個體企業產值1246萬元。1999年開始,企業進行體制改革,部分企業關、停、並、轉,鎮和村辦企業轉由私人承包經營。2002年,鎮投入資金700萬元創辦佔地面積1000畝的龍星工業小區,進行“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電、平整土地)工程。至2003年,進園企業有廣州番捷隔板有限公司等10户。2003年,全鎮有企業32户(均屬私營個體企業),從業人員1000人,工業產值6.38億元,主要工業產品有五金製造、摩托車、日用化妝品、皮革製品等。

民樂鎮商貿集市

1979年,有國合商業企業食品站、糧管所、供銷社。供銷社在各村設有店鋪,經銷日常生活用品。從業人員120人,社會商品零售額96萬元。80年代後,個體商業不斷髮展,除原來由集體經營的店鋪外,圩內增加10多間私營店鋪。至1998年,全鎮商業增至179户,從業人員1100人,其中集體商業53户,個體商業126户,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6萬元。2003年,全鎮商業120户,從業人員850人,社會商品零售額305萬元。
1979年,民樂圩是市內邊遠的小集市,無固定市場,逢2、7日為集市日,集市人流一二百人。1998年,市工商局投資500萬元,在圩內建1座26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設固定攤檔50個,臨時攤檔70多個,從此民樂圩開始興旺,吸引清遠、佛岡、花都周邊等地商販前來交易,趕集人流量增至2000多人。2003年,集市成交額205萬元。 [1] 

民樂鎮文化特色

民樂鎮文化活動

1979年,公社有1台8.75毫米的電影放映機,配備兩名放映員,到各村巡迴放映。1990年,在鎮城區新建3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樓,內設錄像室、桌球室、圖書閲覽室、乒乓球室、象棋室等。1998年,城區新建影劇院1座,開辦錄像室2間、卡拉OK廳1間,鎮文化站被評為廣東省文化事業特級站。2003年,鎮政府投資16萬元,在城區建起文化廣場1個,面積約2000平方米。全鎮10個行政村辦有文化室。

民樂鎮體育活動

1979年,全社有燈光籃球場14個(村校合用),羣眾喜愛籃球運動,經常利用晚上時間打籃球。至2003年,全鎮有籃球場15個,其中標準水泥籃球場5個,足球場1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3個。1979-2003年,鎮舉辦羣眾性體育比賽35次,主要項目有籃球、象棋、乒乓球,參賽有1200人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