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豆霜黴病

鎖定
毛豆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毛豆葉面出現黃白色至黃色不規則小斑,相應的葉背出現灰色疏鬆黴層病徵(孢囊梗及孢子囊),嚴重時葉片乾枯脱落。
中文名
毛豆霜黴病
所屬分類
植物疾病

毛豆霜黴病病原特徵

該病原為鞭毛菌亞門的東北霜黴菌 Peronosporaman-schurica(Naum.)Syd.exGaum.。

毛豆霜黴病發生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上或毛豆種子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產生孢子囊,孢子囊釋出遊動孢子,藉助雨水濺射傳播,從胚莖侵入,形成系統侵染。發病後病葉上形成新的孢子囊,萌發釋出遊動孢子,又藉助風雨傳播蔓延,在生長季節中,再次侵染多次發生,病害得以蔓延。通常氣温在20-24℃而又多雨高濕的天氣,病害容易流行。

毛豆霜黴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高產良種。
(2)播前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35%甲霜靈拌種或72%克露可濕粉,或69%安克錳鋅可濕粉拌種)。
(3)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改善株間通透性,增強植株抵抗力。
(4)及時噴藥預防控病。毛豆植株接近封行時,最遲見病時開始,噴施25%甲霜靈可濕粉600-700倍液,或40%乙磷鋁2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粉6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粉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粉600倍液,1-2次或更多,交替噴施,噴勻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