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蠟燭

鎖定
毛蠟燭(別名香蒲、水蠟燭 [1]  )是香蒲科植物東方香蒲的花粉 [2]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狀莖乳白色。地上莖粗壯,向上漸細,高1.3-2米。葉片呈條形,光滑無毛,上部扁平,下部腹面微凹,背面逐漸隆起呈凸形,橫切面呈半圓形,呈海綿狀;葉鞘抱莖。雌雄花序緊密連接;小堅果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果皮具長形褐色斑點。種子褐色,微彎。花果期5-8月; [4] 
蠟燭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主要生長於湖泊、池塘、溝渠、沼澤及河流緩流帶。 [4]  繁殖方式為有性和無性繁殖。 [3] 
毛蠟燭性味功效甘,平,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可利水通淋,止血調經。同時,在臨牀運用上,可治產後多汗、治小便不利、治勞傷咳嗽、治月經過多、治外傷出血 [1] 
拉丁學名
Typha orientalis Presl
別    名
毛蠟燭(貴州)
香蒲(陝西)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香蒲科Typhaceae
香蒲屬Typha
分佈區域
亞洲,大洋洲
中文學名
毛蠟燭(東方香蒲)
來    源
東方香蒲的根、花
領    域
生命科學
學    科
植物學

毛蠟燭形態特徵

毛蠟燭
毛蠟燭(3張)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狀莖乳白色。地上莖粗壯,向上漸細,高1.3-2米。葉片呈條形,光滑無毛,上部扁平,下部腹面微凹,背面逐漸隆起呈凸形,橫切面呈半圓形,呈海綿狀;葉鞘抱莖。雌雄花序緊密連接;小堅果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果皮具長形褐色斑點。種子褐色,微彎。花果期5-8月; [4] 

毛蠟燭產地生境

蠟燭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主要生長於湖泊、池塘、溝渠、沼澤及河流緩流帶。 [4]  抗性強,適應性廣。相對較耐貧隋,對土壤厚度和肥力要求低 [3] 

毛蠟燭繁殖方法

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 [3] 
有性繁殖:11月後採集種子自然幹藏,下一年3-4月浸種露白後和細沙混播於苗牀(苗牀要求牀面十分平整),保持苗牀土壤濕潤既可,待苗生長到高20cm以上時再移植於大田中,株行距40cm×40cm [3] 
無性繁殖:春夏季,待苗長到15cm以上時起苗,然後移植到大田種植,株行距50cm×50cm。以上兩種方法,只要管理適時適宜(水、肥管理),到秋季停止生長時,畝產苗可達3萬株 [3] 

毛蠟燭栽培技術

移植法。為限制其生長範圍,在種植前需對其種植平台採用硬質隔離 [3] 

毛蠟燭主要價值

毛蠟燭性味功效甘,平,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可利水通淋,止血調經。同時,在臨牀運用上,可治產後多汗、治小便不利、治勞傷咳嗽、治月經過多、治外傷出血 [1] 
採製及用途
夏季採收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乾後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後,曬乾,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秋季採收果穗 [2] 
主治功能
性味功效甘,平。利水通淋,止血調經。
臨牀運用
治產後多汗:香蒲根、大玉竹根、珍珍花根各20g,燉肉吃。治小便不利:香蒲根、五穀子根各30g,水煎服。治勞傷咳嗽:香蒲根、羊奶奶根各20g,水煎服。治月經過多:香蒲花、朋脂花根各20g,水煎服。治外傷出血:香蒲花適量,外敷傷口 [1] 
參考資料
  • 1.    汪毅主編,精選草藥彩色圖譜 4,貴州科技出版社,2014.05,第161頁
  • 2.    黃惠勇,李路丹主編,張家界地區常用民族藥物,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1,第126頁
  • 3.    陳煜初,周世榮,付彥榮,餘東北,曾憲寶等著,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05,第123頁
  • 4.    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