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蕨

鎖定
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 [1]  )是金星蕨科毛蕨屬 [4]  多年生草本植物。 [6]  根狀莖長而橫走,頂部被灰白色長毛及棕色鱗片; [6]  葉疏生,葉基部黑褐色,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側生中部羽片近線狀披針形,裂片三角形;葉脈下面明顯,葉近革質,孢子囊羣生於側脈中部,羽軸兩側有不育帶;囊羣蓋疏生柔毛,淡棕色,成熟時隱沒囊羣中。 [7] 
毛蕨產於中國台灣、福建、海南、廣東、香港、廣西、江西,也廣佈於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向北經日本至韓國。常生長於山谷溪旁濕地、海拔達200-380米處 [8]  ,毛蕨喜好種植在向陽的山坡處或疏林下。 [9]  繁殖方式一般為孢子繁殖。 [10]  毛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11] 
毛蕨苦、平,有利於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治風濕骨節疼痛、癱瘓、肢體麻木等, [12]  據《新華本草綱要》記載:“根莖:味澀,性涼。有祛風利濕、清熱利尿、收斂止血、驅蟲的功能。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尿路感染、瘡毒及諸蟲症。” [13]  民間用於治狂犬咬傷。亦可供觀賞。 [6] 
中文名
毛蕨 [5] 
拉丁學名
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 [4]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金星蕨科
毛蕨屬
毛蕨
命名者及年代
(Willd.) H. Ito,1937

毛蕨植物學史

根據Holttum 1971的研究,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Pteris interruptus Willd(1794)和Cyclosorus gongylodes (Schkuhr) Link=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 1809。二者的羽軸上均具鱗片,同為一種。因此後者為前者的異名。在此以前的一些作者(如Ching 1938,Holttum 1955等)所認為的羽軸上無麟片,葉紙質的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實是頂育毛蕨(Cyclosorus terminans (Hook.) Shing)的錯誤鑑定。該種葉下毛被的多少有過渡現象,它和生態環境有一定的關係,在沒有探討清楚之前,暫不分為兩個變種。 [1] 

毛蕨形態特徵

毛蕨線稿圖 毛蕨線稿圖
多年生草本植物。 [6]  植株高達130釐米。根狀莖橫走,粗約5毫米,黑色,連同葉柄基部偶有一二卵狀披針形鱗片。葉近生;葉柄長約70釐米,粗2-3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漸變為禾稈色,幾光滑;葉片長約60釐米,寬20-25釐米,卵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漸尖,並具羽裂尾頭,基部不變狹,二回羽裂;羽片22-25對,頂生羽片長約5釐米,基部寬約1.8釐米,三角狀披針形,漸尖頭,基部闊楔形,柄長約5毫米,羽裂達2/3,側生中部羽片幾無柄,斜向上,互生(基部的對生),相距約2釐米,近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對稱,羽裂達1/3;裂片約30對,斜展,長寬各約3-4毫米,三角形,尖頭。葉脈下面明顯,每裂片有側脈8-10對,基部一對斜展,其上側一脈出自主脈基部,下側一脈出自羽軸,二者先端交結成一個鈍三角形網眼,並自交結點向缺刻下的膜質聯線伸出外行小脈;第二對側脈斜伸到膜質聯線,在主脈兩側形成兩個斜長方形網眼;第三對側脈伸達缺刻以上的葉邊。葉近革質,幹後褐綠色,上面光滑,下面沿各脈疏生柔毛及少數橙紅色小腺體,並沿羽軸有一二淡棕色鱗片;鱗片膜質,闊卵形,有緣毛。孢子囊羣圓形,生於側脈中部,每裂片5-9對,下部1-2對不育,因此在羽軸兩側各形成一條不育帶;囊羣蓋小,膜質,淡棕色,上面疏被白色柔毛,宿存,成熟時隱沒於囊羣中。 [1]  孢子左右對稱,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半圓形,大小為(28.2-33.3)30.7微米×46.1(43.5-51.2)微米。裂縫長度為孢子全長的1/3-2/3。周壁薄而透明,具少數褶皺,表面具密而小的刺,分佈不均。 [2]  [14] 

毛蕨產地生境

毛蕨廣佈於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向北經日本至韓國(濟州島)。 [1]  在中國產於台灣、福建、海南、廣東、香港、廣西、江西。常生長於山谷溪旁濕地、海拔達200-380米處 [8]  ,毛蕨喜好種植在向陽的山坡處或疏林下。 [9] 

毛蕨生長習性

孢子培養6天后,細胞內出現葉綠體。在原絲體母細胞萌發初期,原絲體基部細胞內葉綠體數量明顯比頂端細胞少。原絲體萌發至3細胞初期,頂端細胞內葉綠體分佈均勻,其他細胞中葉綠體沉積於細胞底部。靠近基原細胞的細胞上萌發出第2條假根,與細胞約成45°角向下生長。萌發至3細胞後期,葉綠體聚集於細胞中央,原絲體第二細胞萌發出膨大的球狀假根。也有的第2條假根在4-7細胞時期才開始萌發。培養15天,原絲體頂端細胞分化,大多數細胞縱分裂是從第4個細胞開始的。培養35天左右,片狀體頂端向內凹陷,形成生長點,細胞較小,呈長條狀,縱向排列,分佈均勻,細胞質濃厚,葉綠體較多,呈深綠色。幼原葉體發育成熟時,基部呈錐形,兩翼平滑,中部有一近圓形中褥區。生長點處細胞排列緊密,上部邊緣細胞着生少數毛狀體。成熟原葉體生長點上部邊緣細胞較多,使兩翼在生長點上方重疊。 [2] 
培養35天出現毛狀體,單細胞,分為尖刺狀和圓柱狀兩種。尖刺狀毛狀體基部直徑20微米,底端少有內含物,有的生長方向與邊緣細胞呈45°角左右,着生於細胞側面,數量較多,平行排列,還有少數相鄰細胞上毛狀體反向生長。圓柱狀毛狀體頂端具大量分泌物。 [2] 
在油鏡下能經常觀察到營養細胞中葉綠體的無絲分裂過程。細胞衰老時,葉綠體先變成褐色,繼而成黑色,呈不規則多邊形,並聚集在一起。 [2] 
營養細胞排列緊密,呈多邊形,細胞壞死時體積變小,形狀未發生太多改變,細胞中葉綠體呈油滴狀分佈。 [2] 
同一邊緣細胞上會同時着生假根和毛狀體。假根初期直徑約為20微米,明顯粗於毛狀體。少數假根頂端膨大,且具內含物,還有的假根彎曲且有分支。 [2] 
配子體為雌雄同株。頸卵器着生在生長點腹面下方中褥上,於孢子接種60天左右成熟。頂面觀為銅錢狀,側面觀呈煙囱狀。頸部4層細胞,中間近方形的孔為精子游入的孔道,直徑約20微米。精子器着生在配子體下部,內含大量精細胞。精子器大小不一,側面觀截圓形,頂面觀為透明圓形,高約70微米,直徑約60微米。常聚集成精子器羣,培養65天左右精子器成熟,蓋細胞打開,釋放精子後逐漸老化。 [2] 

毛蕨繁殖方式

毛蕨
毛蕨(4張)
毛蕨繁殖方式一般為孢子繁殖。 [10] 

毛蕨主要價值

  • 藥用
毛蕨味苦、性平,有利於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治風濕骨節疼痛、癱瘓、肢體麻木等, [12]  據《新華本草綱要》記載:“根莖:味澀,性涼。有祛風利濕、清熱利尿、收斂止血、驅蟲的功能。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尿路感染、瘡毒及諸蟲症。” [13]  民間用於治狂犬咬傷。 [6] 
  • 觀賞
毛蕨亦可供觀賞。 [6] 

毛蕨保護現狀

毛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3] 
毛蕨 毛蕨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