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比較文學學科新論

鎖定
《比較文學學科新論》是2002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向遠。
中文名
比較文學學科新論
作    者
王向遠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2年3月1日
頁    數
287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9237404, 7539237406

比較文學學科新論作者簡介

王向遠,1962年生於山東,文學博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主任,併兼任中國東方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已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著有《東方文學史通論》(1994),《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1998),《[筆部隊]和侵華戰爭》(1999),《二十世紀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學史》(2001),《東方各國文學在中國》(2001),《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二十年》(2002),《比較文學學科新論》(2002)等。並有譯著和編著若干。近年來獨立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五項,曾獲第四屆[寶鋼教育基金全國高校優秀教師獎],第六屆[霍英東教育基金高等學校優秀教師],第一屆[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第六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多種獎勵。名列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國際文化名人錄》第24版(1996年)。

比較文學學科新論內容簡介

《比較文學學科新論》內容簡介: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建設的當務之急,是在接受、借鑑、消化外來理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只有如此,中國學術才能多一點自己的聲音,才能與外國學術平等的對話。這就需要將近百年來中國比較文學的豐富研究實踐加以系統的整理和總結,需要將個人的比較文學研究經驗加以提煉,並使之上升為理論形態。《比較文學學科新論》在這方面做出了自己獨到的思考和探索。

比較文學學科新論目錄

第1章 學科定義
第一節 定義及其闡釋
第二節 學科理論的構成
一、方法論
二、對象論
第2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傳播研究法
一、“法國學派”的方法是“傳播研究”,而不是“影響研究
二、從“影響”與“傳播”之不同看傳播研究法
三、傳播研究法的運用、意義與價值
附例文:芥川龍之介在現代中國
第二節 影響分析法
一、對“影響”及“影響研究”的界定、歧解與爭論
二、“影響研究”的方法及其運用
三、“超影響研究
附例文:新感覺派文學及其在中國的變異
第三節 平行貫通法
一、平行研究方法及其三種功能模式
二、類同研究中的多項式平行貫通方法
附例文:“戰國策派”和“日本浪漫派
第四節 超文學研究法
一、“超文學”研究的性質及與“跨學科”研究的區別
二、“超文學研究”的方法及適用範圍
附例文:論渥萊-索因卡創作的文化構成
第3章 研究對象
第一節 比較文體學
一、文體學及比較文體學
二、中外文體的形成與劃分的比較研究
三、文體的國際移植與國際化
附例文:中國現代小詩與日本的和歌俳句
第二節 比較創作學
一、“比較創作學”這一範疇的提出
二、題材與主題的比較研究
三、情節與人物的比較研究
附例文:美色、美酒與波斯古典詩歌
第三節 比較詩學
一、“比較文論”與“比較詩學
二、中西比較文論與中西比較詩學
三、東方比較詩學
附例文:廚川白村與中國現代文藝理論
第四節 翻譯文學研究
一、“翻譯文學”的概念
二、翻譯文學理論(譯學)的研究
三、翻譯文學史研究
附例文:近百年來我國對印度兩大史詩的翻譯與研究
第五節 涉外文學研究
一、所謂“涉外文學
二、涉外文學研究的着眼點:文化成見與時空視差
三、涉外文學研究的基本課題
附例文:日本的侵華文學與中國的抗日文學
第六節 比較區域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研究
一、國別文學史研究與比較文學
二、區域文學史研究與比較文學
三、世界文學史研究與比較文學
附例文:後現代主義文化語境中的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