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比利牛斯臆羚

鎖定
比利牛斯臆羚(學名:Rupicapra pyrenaica):是牛科、臆羚屬的哺乳動物。體長90-130釐米,肩高76-81釐米;體重24-50千克。雌雄都有向後彎的角,角長20釐米。其夏天的毛色為紅色,冬天為棕黑色。喉嚨、頸部、肩部和側腹有白色斑紋。蹄墊有輕微的凹陷,有點彈性,有助於在崎嶇的地形中提供穩固的立足點。
棲息在高山草甸、岩石區、森林覆蓋的山谷和山區的低坡上。生活於海拔3000米的山區。非常靈敏。雌性和幼仔形成15-30只個體的族羣,羣體中的數量隨季節而變化。成年雄性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獨自生活。以草、嫩芽和荔枝為食。產於西班牙西北部、比利牛斯山脈和意大利中部的亞平寧山脈。
(概述圖參考來源: [4] 
中文名
比利牛斯臆羚
拉丁學名
Rupicapra pyrenaica
別    名
西班牙巖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亞    目
反芻亞目
牛科
亞    科
羊亞科
臆羚族
臆羚屬
比利牛斯臆羚
亞    種
3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Bonaparte, 1845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英文 Southern Chamois
法文 Isard
西班牙文 Rebeco meridional
意大利文 Camoscio meridionale

比利牛斯臆羚形態特徵

比利牛斯臆羚
比利牛斯臆羚(12張)
比利牛斯臆羚體長90-130釐米,尾長3-4釐米,肩高76-81釐米;體重24-50千克。夏季被毛呈紅色,而更厚的冬季被毛呈黑褐色,喉嚨、頸部、肩部和側腹有白色斑紋。兩性都有細長的角,黑色,長15-20釐米,角靠得很近,以垂直方式上升,然後急劇向後彎曲以形成鈎狀。蹄墊有輕微的凹陷,有點彈性,有助於在崎嶇的地形中提供穩固的立足點。 [3] 

比利牛斯臆羚棲息環境

該物種的海拔範圍為200-3,000米。在一年中較温暖的月份通常停留在1,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中 。在深秋和冬季,它們會進入1,100米以下的地區,同時通常生活在陡峭的斜坡上,很少進入森林。 [3] 
該物種生活在高山草甸、岩石區、森林覆蓋的山谷和山區的低坡上。在一年中較温暖的月份,這些動物冬季從山谷斜坡的陡峭森林到夏季開闊的高山草甸進行季節性活動。 也有一些種羣開始永久居住在森林中,有些族羣居住在海拔200米的低地山區。 [2] 

比利牛斯臆羚生活習性

比利牛斯臆羚通常生活在母親的羣體中,直到它們2-3 歲。它們過着遊牧的生活方式,直到在8-9歲時完全成熟,此時它們都會依附於一個地區。
比利牛斯臆羚在繁殖期之外,雄性和雌性分開生活。雌性與幼仔成羣結隊地生活,而雄性則孤獨遊蕩。雌性和幼仔形成15-30只個體的族羣,羣體中的數量隨季節而變化。成年雄性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獨自生活。在夏末,它們加入羣體,而在秋季發情期間,年長的雄性將年輕的雄性趕出族羣,有時會殺死它們。
比利牛斯臆羚行動非常優雅和敏捷,它們可以跳躍近2米的高度和6米的距離,還可以在不平坦的地面上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奔跑 。 [3] 
在夏季的幾個月裏,主要以草本植物和花卉為食,在冬季的幾個月裏,也吃地衣、苔蘚和松樹幼苗,如果條件因下雪而變差,它們會禁食兩週,直到獲得食物。 [3] 

比利牛斯臆羚分佈範圍

分佈於比利牛斯山脈、安道爾、法國和西班牙。坎塔布連山亞種產於西班牙的坎塔布連山脈,指名亞種僅在Abruzzo、Majella、Gran Sasso-Monti della Laga和西比利尼國家公園(Monti Sibillini)以及意大利的Sirente-Velino地區公園的五個小到非常小的種羣中存活,該物種曾經早在全新世時,分佈範圍從意大利馬爾凱地區(Marche Region)的錫比利尼山脈(Sibillini mountains)到意大利卡拉布里亞地區的波利諾地區(Pollino massif)。 [2] 
比利牛斯臆羚分佈圖 比利牛斯臆羚分佈圖

比利牛斯臆羚繁殖方式

該物種季節性繁殖,秋季交配,春季分娩。發情期在11月和12月初,雌性妊娠期160-170天,每胎產下一隻幼仔,雙胞胎和三胞胎確實有時會發生。幼仔出生在地衣和苔蘚的遮蔽場所。通常在出生後幾乎可以立即跟隨它們的母親行走,並且它們在生命的最初幾天迅速提高跳躍能力。壽命約為20年。 [2-3] 

比利牛斯臆羚亞種分化

比利牛斯臆羚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比利牛斯臆羚阿布魯齊亞種
Rupicapra pyrenaica ornata
Neumann, 1899
2
比利牛斯臆羚坎塔布連山亞種
Rupicapra pyrenaica parva
Cabrera, 1911
3
比利牛斯臆羚指名亞種
Rupicapra pyrenaica pyrenaica
Bonaparte, 1845
[1] 

比利牛斯臆羚保護現狀

比利牛斯臆羚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 ver3.1——無危(LC)。 [2] 

比利牛斯臆羚種羣現狀

比利牛斯臆羚的生存狀況自1990年以來有了很大改善,種羣和分佈範圍從1989年到2003年顯著增加,儘管隨後由於結膜炎瘟病毒爆發而有所下降。2002年的估計數約為53,000只,屬於一個集合種羣。在非狩獵區(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之外,比利牛斯羚羊的密度往往較低。 [2] 
坎塔布連山亞種生活在三個種羣中,西部、中部和東部,西部和中部大約有16,000只。東部,2002-2005年重新引入的結果,在2017年有131只。
與其他亞種相比,指名亞種的數量仍然很少。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數字可能一直很低,直到1920年代才開始增加保護措施。二戰期間,阿布魯佐國家公園的一個種羣中,數量再次暴跌至幾十只。由於保護行動,包括重新引入和保護引入,數量再次增加,估計總種羣規模不少於2,500 只,分為5個不同的種羣。1980年代後期有400只。截止2016年,成熟個體的數量不超過1,500。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