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段偉文

鎖定
段偉文,男,祖籍湖南,1968年生於武漢,理學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先後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系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科技哲學專業,博士論文《網絡空間的倫理基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01年博士畢業進入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工作,曾赴牛津大學訪學,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執行院長 [3]  、博士生導師 [2]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科技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1] 
中文名
段偉文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8年
畢業院校
華中師範大學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5] 
出生地
湖南
性    別
學    位
博士 [5] 

段偉文人物履歷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執行院長 [3]  、博士生導師 [2]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科技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1] 
中國社科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 [4] 

段偉文教育經歷

獲得華中師範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中國人民大學科技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為牛津大學、匹茲堡大學訪問學,博古睿中國中心學者(2020-2021)。 [4] 

段偉文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科技哲學、科技倫理、信息通信技術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社會和倫理研究。 [4] 

段偉文研究方向

科學與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技倫理、網絡研究。

段偉文所獲榮譽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4] 
博士論文《網絡空間的倫理基礎》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5] 

段偉文社會職務

自然辯證法研究》副主編,國際期刊 “負責任的創新(RI)”、“社會中的信息、傳播與倫理雜誌(JICES)”編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智能革命與人類深度科技化前景的哲學研究”首席專家。
中國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科院學部科學規範與倫理研究支撐中心學術顧問,中國計算機學會職業倫理與學術道德委員會常務委員,“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金融科技倫理(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美團人工智能治理委員會顧問委員。 [4] 

段偉文課題

1.技術化科學的哲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主持人)。
2.當代科學基礎的哲學分析社科院重點項目(主持人)。
3.面向信息社會的信息倫理與信息環境治理人事部留學擇優資助(主持人)。
4.整體論對當代科學與社會的重大影響研究社科院重大項目(執行主持人)
5.當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科技價值論部分,已完成)
6.賽博空間的若干哲學和文化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承擔1/3結項,最終成果初稿統合)
7.我國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基本分析和建議中科院院士局課題(主要撰稿人,已完成,總報告呈交國務院科教小組)
8.創新文化與科普研究研究國家中長期規劃19組(參與創新文化部分研究,已完成)
9.科技時代的倫理問題與道德抉擇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完成“科技倫理建構的新底線”部分)
10.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革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完成諮詢報告) [5] 

段偉文主要著作

  1. 網絡空間的倫理反思》,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2. 《被捆綁的時間:技術與人的生活世界》,廣東教育出版社
  3. 《網絡先鋒:中國網絡產業透視》,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
  4. 《在真與善之間:科技時代的倫理問題與道德抉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5(第一章科技倫理新建構的底線)
  5. 《轉型驅動力:現代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革》,江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與導師劉大椿合著)
  6. 賽博空間的哲學探索》,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與曾國屏等合著)
  7. 《時空巨人——愛因斯坦》,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8.7萬字
  8. 《信息文明的倫理基礎》(2020)
  9. 《可接受的科學:當代科學基礎的反思》(2014) [4] 

段偉文主要論文

  1. 《科技哲學30年》,(全文發表於2008年11月25日《光明日報》理論週刊學術版)
  2. 《對技術化科學的哲學思考》,載《哲學研究》,2007(3)。
  3. 《科學方法論的整體論嬗變》,載《人大學報》,2007(3)。
  4. 《多元主義與整體論視野中的科學》,載《哲學年鑑》,2008。
  5. 《科技倫理:從理論框架到實踐建構》,載《天津社會科學》,2008(4)。
  6. 《從追逐科學到反思科技:近30年中國科技哲學之理路述略》,載《江海學刊》,2008(5)。
  7. 《走向整體論的認識論》,載《光明日報學術版》,2007.7.17。
  8. Towards self-ethics in cyberspa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2006 Fall。
  9. 《作為人類有限知行體系的科學》,載《我們的科學文化3:科學的異域》,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09。
  10. 《基於現代性反思的技術倫理考量》,載《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9月第3期。
  11. 《面向風險社會的公共政策架構》,載《求是學刊》,2003年9月第5期。
  12. 《工程的社會運行》,載《工程研究3》,北京理工出版社,2008。
  13. 《超越“知識—權力”結構的信息倫理反思》,載《應用倫理:經濟、科技與文化》,人民出版社2008。
  14. 《技術的價值負載與倫理反思》,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年8期。
  15. 《科技時代倫理問題的新向度》,載《新視野》2000年1期(與劉大椿老師合著)
  16. 《科技革命: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嬗變的助力》,載《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3期(與劉大椿老師合著)
  17. 《社會運動:當代資本主義嬗變的促力》,載《學術界》,2002.6期(與劉大椿老師合著)
  18. 《信息生態視角下的信息倫理與網絡治理》,載《高技術報告2004》,科學出版社,2004。
  19. 《網絡空間的本質論》,《網絡文化研究》,載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年。
  20. 《論知識型組織的結構再造和文化重建》,載《系統辯證學學報》,2000年3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