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

鎖定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詞人上片寫了自己與侍妾朝雲的自然體態與清淨的心境,下片主要回憶了美好的往昔之事。在這首詞中,感情與宗教交織為一體,詞人一方面説明自己對女色已不動心,一方面讚美朝雲的美麗端莊和美好心腸,表達了對其的深厚感情。
作品名稱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作品原文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
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礙。朱唇箸點,更髻鬟生彩。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
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閒窗下、斂雲凝黛。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 [1]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註釋譯文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詞語註釋

⑴殢人嬌:詞牌名
⑵朝雲:蘇軾侍妾,姓王,錢塘人,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所納,隨蘇軾南遷至惠州,紹聖三年(1096年)卒,年僅三十四歲。
⑶維摩境界:佛家清淨無慾的境界。維摩,維摩詰的略稱,佛教菩薩名,對佛法義理修養很深。
⑷箸(zhù)點:用筷子點上一個圓點。箸,筷子。
⑸髻鬟(jì huán)生彩:形容頭髮式樣美麗。
⑹千生萬生:千輩子,萬輩子;永遠。
⑺著人情態:能打動人的情態。
⑻斂雲凝黛:收攏雲鬢,凝聚眉頭;形容嚴肅端莊的姿態。
⑼端午:民間節日,在舊曆五月初五。
⑽紉(rèn)蘭為佩:編織蘭草來佩帶。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為佩。” [2]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白話譯文

年老容衰,恰好進入維摩清淨無慾無垢的狀態。天女在維摩室中散花,室小無任何妨礙。紅色口唇似用筷子點畫,改變年少時的髮髻形態顯得更美。這些事,千輩子萬輩子的情愛仍在。
熱心事業及其胸懷,表現於情感和儀態上。在關閉的窗下,收攏頭髮,凝聚眉頭。明天就是端午,將要編織蘭草來佩帶。探尋一首好詞,要書寫在裙帶上。 [3]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五月四日。是時,東坡在惠州貶所已是第二個年頭了,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想到自己的侍妾朝雲,於是作此詞表示崇敬,祝她健康。 [3]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作品鑑賞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文學賞析

上片,詞人描寫了自己與朝雲二人的自然體態與清淨的心境。“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詞人貶到惠州,已年老容衰;然而他的心地進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維摩清淨無慾的境界。值得詞人晚年自我欣慰。而朝雲呢“空方丈、散花何礙。”她隨詞人南遷,仍年青貌美,陪伴詞人度着貶謫生活。在“方丈”的小天地裏學佛,且如同天女散花,與詞人一同切磋佛教教義,終有助於詞人成為維摩式的心地澄明的佛家人。此等描敍,不是詞人的創作虛構,而是他“清淨獨居一年有半”的真實寫照。朝雲在他心中是位可愛的女性人物。所以朝雲那“朱唇筋點,更髻鬟生彩”的美麗動人的形象仍在他筆下閃光。東坡表明他愛朝雲勝於教徒愛教,夠虔誠的了,只好又拿出佛教的輪迴思想,“千生萬生只在”,永遠海誓山盟,銘刻於心,付諸詩文。
下片,回憶美好往昔,祝願朝雲來日健康。“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閒窗下,斂雲凝黛。”“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曾記得,你那樂於助人,成全先生的事業,你那“一生辛勤,萬里隨從”的寬闊胸懷,就表現在你的高潔的情感與媚人的儀態上。曾記得,“閒窗下”,挑燈伴讀,學習佛經,又是那樣的“斂雲凝黛”,嚴肅之至,好不歡快。很快,詞人從回憶的鏡頭中化出,回到面對面的梳妝枱前。看“明朝端午”,萬人歡慶傳統佳節。在眾多的活動中,詞人認為最有意義的是學古人而“佩蘭”。屈原在《離騷》中就讚賞“紉秋蘭以為佩”的節日服飾。它既能健身芳心,又能給人以審美情趣,所以詞人囑咐朝雲“待學紉為佩”,以此讓朝雲表現出高潔的形象。朝雲只覺東坡對自己太好了。不過許多的詩文是言有盡而意無窮,長久的心願便是要求東坡“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作為終身的記念。
全詞寫詞人對朝雲的深情,深化到如佛教徒對待釋迦牟尼那樣虔誠的程度。濤濤夜話道家常,情思綿綿無盡期,誠可謂“略去洞房之氣味,翻為道人之家風。” [3]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林語堂《蘇東坡傳》:在這首詞裏,愛情昇華達到宗教程度,更為明顯,其中感情與宗教交織而為一。 [3] 

殢人嬌·或雲贈朝雲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蘇軾自幼奮厲有天下志,入仕之後,主張改革弊政。因不贊成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先後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後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舊黨執政,升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因不同意完全廢除新法,與執政者發生分歧,自請出知杭州、潁州等地。新黨再度執政,被遠貶惠州、儋州。後遇赦北還,卒於常州,諡文忠。蘇軾一生,政治上極不得意,然而在文學藝術上,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全才作家”。在詩、詞和散文方面,都代表着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著作有詩、文、詞集與《仇池筆記》、《志林》等。 [4] 
參考資料
  • 1.    譚新紅,蕭興國,王林森編著,蘇軾詞全集 彙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1.12,第303頁
  • 2.    洪柏昭選注,中國古代十大詞人作品選 上,花城出版社,2000.04,第318頁
  • 3.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203-1206頁
  • 4.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古文觀止詳註,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04,第6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