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殘棋

(台灣作家李敖白話詩)

鎖定
殘棋指中斷的或將盡的棋局。出自唐朝温庭筠 《寄嶽州李外郎遠》詩:“湖上殘棋人散後,岳陽微雨鳥來遲。” 宋朝秦觀《阮郎歸》詞:“翻身整頓着殘棋,沉吟應刼遲。” 明朝王民《虎丘守歲雜意》詩:“敝舌誰能視,殘棋不用完。”
中文名
殘棋
作    者
李敖
地    區
台灣
性    質
學者、作家、歷史學家、文化學者

殘棋詩詞原文

殘棋
不必有驚天號角,
不必有動地鼓鼙。
無聲中,我們作戰,
在泥裏,一片春泥。
那怕是好花墮水,
那怕是落紅成離。
只相信此心一念,
一念裏多少悽迷。
明知你——你將遠走,
明知我——我志不移,
明知他——灰飛煙滅,
也要下這盤殘棋。

殘棋註釋譯文

號角:古代軍旅中使用的號角是用獸角做成的,故稱角,東漢時由邊地少數民族傳入中原。由於號角發聲高亢凌厲,在戰場上用於發號施令或振氣壯威,如“鳴角收兵”,後來角也用於帝王出行時的儀仗。也指號角聲。
鼓鼙:鼙, 古代軍中的一種小鼓。鼙鼓,中國古代軍隊中用的小鼓,漢以後亦名騎鼓。
驚天動地: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出自唐朝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春泥:春天的泥土。出自清朝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好花墮水:鮮豔的花兒落入水中,漂流。出自唐朝張旭《桃花溪》“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落紅:落花。出自唐朝戴叔倫《相思曲》:“落紅亂逐東流水,一點芳心為君死。”
此心一念:心頭一念。出自宋朝蘇軾《與劉宜翁書》“然未嘗一念忘此心也。”
悽迷:悲傷,悵惘。出自唐朝陸龜蒙採藥賦》:“江僕射之孤燈向壁,不少悽迷。”
我志不移:我的志向不改變。出自中國近代馮玉祥《我》“此志不移, 誓死抗倭。”
灰飛煙滅:比喻事物消失淨盡。出自宋朝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殘棋作者簡介

李敖(1935年4月25日—),字敖之,台灣作家、中國近代史學者、作家、歷史學家、文化學者、時事批評家。台灣無黨派人士,曾任台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表)。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李敖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