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殊不知

鎖定
殊不知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shū bù zhī。意思指的是竟不知道(引述別人的意見而加以糾正),也可以形容竟沒想到(糾正自己原先的想法)。殊不知是起到強調後文內容的作用,表示轉折。
中文名
殊不知
拼    音
shū bù zhī
解    釋
竟不知道
作    用
強調後文、表示轉折
出    處
《關尹子·一宇》
引證詳解
猶言竟不知

殊不知釋義

1、[little imagined;hardly realize]∶竟不知道。
他還自以為得計,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2、[never dreamt]∶竟沒有想到。 [3] 

殊不知出處

《關尹子·一宇》:“觀道者如觀水,以觀沼為未足,則之 河 、之 江 、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淚皆水。” [4] 

殊不知例句

《新唐書·陳貞節傳》:“ 平子 猥引 僖公 逆祀為比,殊不知 孝和 升新寢, 聖真 方祔廟,則未嘗一日居上也。”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辨誤一》:“殊不知珠還合浦,乃後漢孟嘗,不可以孟嘗君遷就也。” [5]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六回》: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説與人也未必信罷。 [6]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三回:“比如這 水仙庵 裏面,因供的是 洛神 ,故名 水仙庵 。殊不知古來並沒有個 洛神 ,那原是 曹子建 的謊話。”
《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殊不知示例

我以為他還在,殊不知他已經去世了。
過了那麼久,我殊不知就是你做的!
最愛笑的人其實是最讓人心疼的,殊不知,説這些話的人,才是最令人心疼的 [1] 

殊不知作用

起到強調後文內容的作用。
表示轉折。

殊不知易錯提醒

殊不知、熟知、孰不知
殊不知不是熟知或孰不知。
例子、辨析
2014年7月20日1版《積小善為大善》文中,第2段“大家知道‘當代雷鋒’郭明義、莊仕華、孫茂芳很不平凡、很了不起。孰不知,他們之所以令人敬佩、讓人追隨,皆是長期堅持‘善小而為’的結果”。
2014年4月22日9版《牟鐵牛與“南方獅”》文中,第6段“熟知,一試就試出了名堂”。
2014年4月10日11版《父愛伴我從軍路》文中,第8段“熟知這一揮手,竟成了父親與我的永別……”
以上例句中的“孰不知”和“熟知”的使用有誤。《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收錄了“殊不知”和“熟知”兩個詞語。其中“殊不知”的釋義是:竟不知道(引述別人的意見而加以糾正);竟沒想到(糾正自己原先的想法)。而“孰不知”是一個錯詞,結合例句1語境,“孰不知”應改為“殊不知”。《詞典》中“熟知”的意思是“清楚地知道”,而“孰”大部分用法是表示疑問代詞,例如“孰(誰)能無過”“孰(哪個)勝孰負(表示選擇)”“孰(什麼)不可忍”。在例句2、例句3的語境中“熟知”使用錯誤,原文想要表達“沒有料到、誰能料到”的意思,“熟知”應改為“孰料”“孰知”,就可以讀通例句2、例句3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