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歸昌世

鎖定
歸昌世(1573-1644)字文休,號假庵,崑山人,移居常熟。明末詩人、書畫家、篆刻家,散文大家歸有光嫡孫,歸莊之父。明諸生,早慧過人,十歲能詩文,書宗晉唐,亦善書畫,尤擅草書,丹青法倪黃,山水蕭散疏淡;蘭竹脱透空靈,妙趣橫溢,意在青藤、白陽之間、 兼工篆刻。詩文得家法與王志堅李流芳時稱三才子。與潘澄龔賢等十三位崑山畫家組織畫社,史稱“玉山高隱十三家”,崇禎末以待詔徵不應,有《假庵詩草》。
文休
假庵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縣(今屬江蘇)
出生日期
1573年
逝世日期
1644年
主要作品
《渭水清風圖》
《風竹圖》
《竹石圖》
《墨竹圖》等
本    名
歸昌世

目錄

歸昌世個人作品

善草書,兼工篆刻,山水法倪瓚,黃公望,氣息蒼渾,神趣橫溢,骨格嶒峻,。他與文彭、邢侗、何震等均以畫蘭竹名於時。傳世作品有《渭水清風圖》軸、《風竹圖》軸、《竹石圖》軸、《墨竹圖》卷,著有自訂詩10卷、雜文百篇
【和陶雜詩七首】
宇宙何茫茫,起滅同一塵。胡為一日間,各營百年身。
華堂與崇丘,去疏來者親。我廬非我有,四顧誰為鄰。
有如遠行客,當夕已戒晨。有懷不勝蹉,舉目皆勞人。
清溪直村塢,修竹帶鄰曲。花明户未開,風暖睡初足。
道侶兩三人,開尊傍棋局。永夜雜笑言,留賓方滅燭。
柝響間疏鍾,羣烏啼朝旭。晨朝理輕策,日暮脱歸鞅。
行書七律詩軸 行書七律詩軸 [1]
行行林水間,修然濠濮想。時見行路人,芒芒將焉往。
不如播種者,晴雨候消長。野舟橫可渡,不復愁河廣。
深感田父言,耕耰戒鹵莽。秋深霜露繁,高原榆柳稀。
征途戒舟車,鴻雁天邊歸。徘徊歧路旁,薄寒吹我衣。
悠悠自世路,幽獨那可違。束髮萬里志,終焉老一經。
夕秀復朝華,孺子多早成。老少不相及,時事亦變更。
隱几靜焚香,和墨書黃庭。草莽無遠圖,不寐晨雞鳴。
兵食仰東南,愴然傷我情。春半暖初回,疏雨兼和風。
新晴臨曉江,萬象一鏡中。策杖訪僧寮,披榛小徑通。
梵音令人靜,世事皆楚弓。雖有鑑物智,不易偽與真。
雖有轉世權,不返澆與淳。宇宙窮萬道,日月仍長新。
四皓乃翼漢,三户終亡秦。賢聖遞御天,同作空中塵。
顧彼溪上農,耰鋤良已勤。酌酒更相呼,自與漁樵親。
前有車馬客,停驂來問津。告以行路難,慷慨淚沾巾。
長吁歸去來,低迴愧斯人。
【詠落葉】
歸昌世畫像 歸昌世畫像 [2]
除卻離憂百事慵,重來苔徑舊時蹤。江清秋響風催棹,鳥去庭空月照筇。
回首獨愁千萬樹,隔林細數兩三峯。茫茫憔悴初冬色,颯沓時聞五夜鍾。

歸昌世個人成就

歸昌世篆刻

自問心如何印 自問心如何印
歸昌世篆刻初宗文彭,後從秦漢璽印中汲取養份。他的印章以情為主,多直寫胸意,體現出簡靜而典雅的個性。朱文印擬漢銅印斑駁鏽蝕的效果,其筆畫顯現內方外圓的端倪,明人稱其篆刻與文彭、王悟林鼎足而立,為浙派朱文印開了先河。歸昌世治學嚴謹,博學多才,於藝事上常有深刻思考,治印方面亦極有見地。他刻印很注重性靈的表現,認為:“作印不徒學古人面目,而在探其源。源則作者性靈也。性靈出而法亦生,神亦偕焉。”又云:“予自垂髻好無癖此,每謂文章技藝,無一不可流露性情,何獨於印而疑之,甫一操刀,變化在手,當其會意,不令世知。餘勤印固已縱橫四方,未盡供識者揶揄也。”他的這種美學觀在篆刻作品中表露無遺。他刻制的“永躬耕乎典墳”印,印文亦從繆篆出,然屈曲盤繞,沉穩工整,有其獨創的風格。此印方正中圓潤華滋,婀娜飄逸,融兩漢印風與宋元風格之中,堪稱佳作。

歸昌世繪畫

歸昌世畫作
歸昌世畫作(9張)
歸昌世長於山水,法倪瓚黃公望,氣息蒼渾,骨格峻增,精密工緻,脱盡明代中葉粗糙氣息。蘭花墨竹構圖奇奧,枝葉清酒,神趣橫溢,意在青藤、白陽之間。歸昌世寫墨竹,運雨舞風,清灑韻極。歸昌世畫竹,《無聲詩史》稱:“枝葉清麗,逗雨舞風,有渭川淇澳之思。”《畫史》評論其特點為:“松靈沉著,神趣橫溢,在徐渭、陳淳之間”。
傳世作品《風竹圖》竹竿剛勁,竹葉隨風,搖盪不止,而竹竿挺直不屈。筆勢挺拔,着意表現竹的堅強氣質,並含有清麗縱逸的情意,得宋元人墨竹的意態而自具新意。此畫為其晚年之作。
參考資料
  • 1.    今藏上海博物館藏
  • 2.    歸昌世半身像取自清代顧沅輯,道光九年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清孔繼堯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