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

鎖定
《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是2013年1月崑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路文彬。
中文名
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
作    者
路文彬
出版社
崑崙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1月
頁    數
229 頁
定    價
2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2390157

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內容簡介

《中國新鋭批評家文叢: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從文學出發,兼及哲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直指當下社會生活的諸多問題,試圖透過消費、網絡、閲讀、性別以及權力,重新構建一種中庸健全的生活價值觀。期待人們明曉,文學及學術常常誤讀了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的生活亦常常背叛了文學及學術。

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作者簡介

路文彬,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致力於文化倫理批評、長篇小説創作以及英文翻譯等;出版有理論著作《歷史想象的現實訴求——中國當代小説歷史觀的承傳與變革》、《閲讀愛情》、《視覺時代的聽覺細語——20世紀中國文學倫理問題研究》,長篇小説《流螢》、《天香》以及譯著《迷失的男孩》、《我母親的自傳》、《安琪拉的灰燼》等,計300餘萬字。 [1] 

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圖書目錄

序言 譚五昌
上編 文學與生活
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試論“年輕主義”於中國當代文學中的形成
網絡一寫作:意義的解放還是死亡
消費文化統治之下的非暢銷讀物出版權利何以主張
教育:情感的智慧——關於教育現代性情感缺失問題的反思及批判
自由的禁忌與失範——關於中國當代小説60年的回眸與沉思
悲劇與苦戲——關於悲劇觀念的再認識
論“17年”中國鄉村文學中的土地意義之變
論“17年”中國鄉村文學中的空間政治問題
論“17年”中國鄉村文學中的家庭歷史變革
論許地山小説中的女性形象——兼談許地山人生觀的轉變
老舍與“京味兒”文學的未來生長空間
下編 閲讀與考問
殘酷冷漠背後的歷史感匱缺——評張愛玲《小團圓》
大河灣裏的詩意人生歸屬——曹多勇小説論
聖雄甘地:難以複製的神話
除了憤怒,我一無所有——評牙買加·金凱德《我母親的自傳》
向生而死——評埃馬紐埃爾·列維納斯《從存在到存在者
惡之善——評讓一保羅·薩特《波德萊爾》
女性視角下的惡之道德——評內爾·諾丁斯《女性與惡》
殘酷的戲謔——就唐納德·巴塞爾姆《歐也妮·葛朗台》
談“黑色幽默”小説
成長的歷險——讀馬克·吐温《湯姆·索亞歷險記》
用愛心善待生活——讀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小婦人》
木偶是如何變成真人的——讀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記》
殘酷無邊的柔情——讀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
魅力人物——讀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金銀島》
可憎可敬的執着——讀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洛麗塔》
在巔峯中把住永恆——讀渡邊淳一《失樂園》
喬伊斯的主角——讀布倫南·馬多克斯《喬伊斯和諾拉》
聆聽孩子——讀戴夫·佩爾澤《迷失的男孩》
感受遲子建——讀方守金《北國的精靈——遲子建論》
風景這邊獨好——小小説文體現狀一瞥
作為自由與反抗的個體寫作——在首屆“中國新鋭批評家高端論壇”上的發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