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歷史發生學

鎖定
發生學方法興起於自然科學研究領域,隨後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所採用。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使這一方法走向科學,從而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發生學方法——歷史發生學。 [1]  它的基本推理方式是“生生”,即發生和生長的過程推理。這種理解事物產生和發展的方式對我們加深理解唯物史觀與經濟社會理論方法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啓迪作用與啓示意義。 [2] 
中文名
歷史發生學
外文名
History Genetics
定    義
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使這一方法走向科學,從而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發生學方法
方法論領域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

歷史發生學一般釋義

物的科學,還是事的科學?一般而言,前者適用於自然史即工藝學領域,後者適用於人類史即社會發展領域。恩格斯説這兩個科學是統一的。統一的觀點,一般稱為“辯證唯物主義”,統一的方法則是“唯物辯證法”。
恩格斯強調:“社會發展史卻有一點是和自然發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們把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撇開不談)全是沒有意識的、盲目的動力,這些動力彼此發生作用,而一般規律就表現在這些動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這個差別對歷史研究,尤其是對各個時代和各個事變的歷史研究如何重要,它絲毫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結論是,“無論歷史的結局如何,人們總是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預期的目的來創造他們的歷史,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願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作用的合力,就是歷史。” [3] 

歷史發生學社會科學家的釋義

歷史發生學是從認識論的角度,擺脱目的論色彩,從當時的歷史環境以及馬克思的境遇出發研究馬克思理論的發展。其核心命題是:“什麼樣的條件促使他一步步深化自己的理論,在這發展過程中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因此,發生學方法是歷史研究中最具有普遍性的科學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有關的理論的構造圖式實際上可稱之為“行動理論或圖式”。例如,《資本論》四卷所完整刻畫者,資本的社會歷史生產圖式、資本的流通行動圖式、資本的生活交往圖式,以及資本的認識圖式。“行動(規定)”的加入,使得“事”和“物”分開。物的科學追索“物的世界圖景”,相反,事的科學追索“事的歷史圖景”。中國人稱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4] 

歷史發生學《資本論》的釋義

《資本論》是怎樣的科學?一般而論,《資本論》第一卷或《資本的生產過程》可以説明為歷史發生學的“邏輯”。其講述的資本生產規律,即“道”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資本論》 《資本論》
所謂“道”,即切合事物發展本質的時間規定或時間過程。我們撇開《資本論》首篇,完整地看第一卷的後六篇,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這一規定性。它的總體考察路徑是歷史生產啓動社會再生產過程,使用的兩個基本範疇是“資本”(表述“剩餘價值生產”)和“資本積累”(表述“資本積累過程”)。顯然,前者是“內容”,後者是“形式”,它們是時間上的母子發生發展關係。關於這種歷史起點和邏輯起點的統一,馬克思這樣系統地論述到,“我們已經知道,貨幣怎樣轉化為資本,資本怎樣產生剩餘價值,剩餘價值又怎樣產生更多的資本。但是,資本積累以剩餘價值為前提,剩餘價值以資本主義生產為前提,而資本主義生產又以商品生產者握有較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為前提。因此,這整個運動好像是在一個惡性循環中兜圈子,要脱出這個循環,就只有假定在資本主義積累之前有一種‘原始’積累(亞當·斯密稱為‘預先積累’),這種積累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結果,而是它的起點。” [5] 
馬克思 馬克思
馬克思上述話的意思應該理解為:指認該種生產方式是歷史的規定和範疇,它不是天生就有,是於歷史過程生化和不斷髮展而來。《資本論》鎖定的是“不斷生長的對象(規定)”,故此,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第一卷優先研究“生產方式”的發展規定,同時是這個研究前提下對“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的把握。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是現實地促成了“貨幣轉化為資本”:“在原始積累的歷史中,對正在形成的資本家階級起過推動作用的一切變革,都是歷史上劃時代的事情;但是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強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被當作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產者拋向勞動市場。” [6]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言,顯然,剩餘價值生產是“雞生蛋”,資本積累過程是“蛋生雞”。但這不是什麼反覆循環運動或套套邏輯,而是母子的相互推進、彼此互促的歷史發展。於是,絕對剩餘價值生產被確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質”,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被確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量”。顯然,這是一種徹底的事物的性質分析。 [7] 
參考資料
  • 1.    張乃和. 發生學方法與歷史研究.史學集刊, 2007年第5期.
  • 2.    許光偉.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 3.    馬克思恩格斯.《馬恩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248
  • 4.    許光偉. 《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兼談如何寫》,《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8輯,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年.
  • 5.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820.
  • 6.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23
  • 7.    《資本論》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 經管之家(原人大經濟論壇).2016-05-23[引用日期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