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歧路徘徊

([美]史蒂文·A·波默羅伊所著書籍)

鎖定
《歧路徘徊》是一部由[美]史蒂文·A·波默羅伊所著書籍,海洋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文名
歧路徘徊
作    者
[美]史蒂文·A·波默羅伊
譯    者
王明傑
吳長飛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8月
頁    數
281 頁
定    價
8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21001211 [1] 

歧路徘徊內容簡介

在整個冷戰期間,第二次核反擊能力被視作是確保核大國得以存續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期間,儘管很多美國官方人士從他們部署在地下加固發射井中的洲際彈道導彈力量中獲得擁有此類二次核反擊能力的自信,但仍有很多人士擔憂一旦核大戰爭爆發,這類戰略目標能夠被敵人輕易瓦解和破壞,從而使國家生存與安全的基礎崩解。因此,從1956年至蘇聯解體,美國軍政界和技術團隊始終努力研製敵方無法瞄準的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技術。留意到美國空軍上將伯納德·施裏弗很早之前的呼籲,普林斯頓的數學家約翰·馮·諾爾曼和福特總統及卡特總統及其他軍政界人士在漫長的時間內不斷規劃過很多創新性的導彈部署方案,包括依託地下隧道及洞庫、空基運輸發射平台、山地洞庫,以及內陸水域水下設施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系統等,通過全新的部署模式強化美國的第二次核反擊能力。這些技術的發明、擴散和成長成熟,使利用鐵路機動的300枚“民兵”洲際彈道導彈系統部署構想幾乎成為現實。 [1] 

歧路徘徊目錄

致 謝
緒 言 何去何從?
第 1章 啓程於未選擇之路
戰略和背景
冷戰的戰略和背景
理解技術
戰略、技術和創新
從未選擇之路出發 [1] 
第2 章 朝向新地平線
未來的技術手段
被棄的一條路徑
重啓另一條路徑
一套創新性的組織框架
第3 章 分歧
障礙和驅動因素
只是“一坨鐵塊”?
同期的持續性創新:“民兵”導彈 [1] 
第4 章 井式還是鐵路車載?
機動“民兵”系統,替代性方案
機動“民兵”系統的缺陷
機動“民兵”系統的運用模式革新
評估機動“民兵”系統
測試機動“民兵”系統
被鎖閉的路徑:機動“阿特拉斯”和“泰坦”系統
當核戰爭來臨
第5章 主導性的技術路線
競爭性選擇:潛基導彈和固定/機動式“民兵”系統
手段與方法之間的張力
先見之明和另一段隱含的探究 [1] 
第6章 從未褪色的往昔概念
被棄技術路線:陸基機動系統
被棄技術路線:海基機動系統
被棄技術路線:空基機動系統
被棄技術路線:超強防護系統
階段IV穩定階段對現有系統的持續創新改進
實現機動性的另一條路線
第7章 易損性問題與軍控協議導致的猶豫
體驗SALT和導彈生存能力
“導彈-X”項目和蘇聯的核實力
MX導彈的空中部署 [1] 

歧路徘徊作者簡介

史蒂文·A.波默羅伊,是美國空軍學院教授,曾有25年空軍部隊服役和作為核導彈部隊指揮官的歷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