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職

鎖定
武職,漢語詞語,多義詞,一般指的是武官。與“文職”對稱。出自《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中文名
武職
拼    音
wǔ zhí
解    釋
指武官
出    自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詞目:武職
解釋:
1. 指武官。與“文職”對稱。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 明 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祖宗以來,凡雙月十六日,例有應答牌子,前往教場比試,武職應襲。”
2. 軍職。
《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自從我祖父手裏就了武職,便講究些兵法陣圖。” 明 沈德符《野獲編·言事·武弁建言太黷》:“﹝ 劉永昌﹞又上言武職立功之人故絕,其侄孫以下俱許承襲。”
3. 《幼學瓊林》卷一第六篇 《武職》
《武職》原文: 韓柳歐蘇,固文人之最着;起翦頗牧,乃武將之多奇。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孫臏吳起,將略堪誇;穰苴尉繚,兵機莫測。姜太公有《六韜》,黃石公有《三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毛遂譏眾、碌碌無奇。大將曰干城,武士曰武弁。都督稱為大鎮國,總兵稱為大總戎。都閫即是都司,參戎即是參將。千户有户侯之仰,百户有百宰之稱。以車為户曰轅門,顯揭戰功曰露布。下殺上謂之弒,上伐下謂之徵。交鋒為對壘,求和曰求成。戰勝而回,謂之凱旋;戰敗而走,謂之奔北。為君泄恨,曰敵愾;為國救難,曰勤王。膽破心寒,比敵人懾服之狀;風聲鶴唳,驚士卒敗北之魂。漢馮異當論功,獨立大樹下,不誇己績;漢文帝嘗勞軍,親倖細柳營,按轡徐行。苻堅自誇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毛遂自薦才奇,處囊便當脱穎。 羞與噲等位,韓信降作淮陰;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韓信受胯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衞青為牧豬之奴,樊噲為屠狗之輩。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棄干城之將;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棄連抱之材。總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自古英雄,難以枚舉;欲詳將略,須讀武經。
4.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簡稱。
武職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簡稱,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准獨立設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直屬湖北省教育廳領導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最早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學校坐擁“武漢·中國光谷”的中心地利,搶佔了高職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地,開創了區域化、國際化、現代化高職辦學的成功範例。學校整體辦學條件、辦學實力、辦學水平躍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列,成為湖北高職教育的著名品牌、中部高職教育的改革先鋒,並作為國家示範性建設高職院校在全國高職教育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