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鎖定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02年,是武漢科技大學的下屬學院。 [3]  外國語學院以改革謀發展,以科研促教學,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結構日趨合理,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院步入健康協調發展的快車道。
中文名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創辦時間
2002年
主管部門
武漢科技大學 [4] 
本科專業
3個 [5] 
院    訓
中外貫通,德業兼修
地    址
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黃家湖西路2號 [5]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簡介

外國語學院全貌 外國語學院全貌 [4]
學院設有英語系、翻譯系、德語系、大學英語部、研究生公共外語部、外語電化教學中心、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翻譯研究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辦公室等機構;自2004年開始招收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是外國語言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單位。
截止到2011年5月在校本科生500餘人,研究生100餘人,專任教師150餘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8人,外籍教師8人。學院除承擔全校大學英語公共課程、英語專業、德語專業的全部教學任務外,還承擔着全校所有涉外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層次學生的公共外語教學任務,以及出國留學、教師提高、等級考試等外語培訓任務。除英語、德語外,學院還開設法語、日語和俄語等小語種課程。
自2002成立以來,學院秉承“中外貫通,德業兼修”的院訓,貫徹“教學立院、科研強院”的方針,在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以及對外學術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教學改革成效顯著,《高級英語》、《英美文學》和《綜合英語》等課程獲評校級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學風建設成績斐然,學院連續六年被評為校“優良學風學院”;教學設施先進,教學資源充足,學院擁有裝備優良的英語語言學習中心。該中心有數字化語言實驗室、境外電視節目接收中心、網絡視聽實驗室、多媒體編輯室、學生答疑室、外語圖書閲覽室、資源中心等幾十間實驗室。英語語言學習中心2009年經湖北省教育廳驗收審批,正式掛牌為湖北省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大學英語教學成績顯著,2011年被評為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
科研工作穩步發展,發表論文27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譯作10餘部,承擔省、部、校級課題30多項;2009年承辦的“中部地區翻譯理論與教學研討會”和“2009專門用途英語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學院在全國乃至海外建立了良好聲譽。 [1]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專業介紹

學院下設英語系、翻譯系、德語系、大學英語部、研究生公共外語部、英語語言學習中心、翻譯研究所等機構。在校本科生446人,專任教師15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7人,外聘教師6-8人。
學院是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在校碩士研究生57人。
學院承擔着全校大學英語公共課程和本學院英語專業的教學任務,還承擔着全校所有涉外專業以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層次學生的公共外語教學任務。此外,學院還承擔出國留學、教師提高、外語等級考試等培訓任務。除英語外,學院還開設德語、法語、日語和俄語等課程。
學院教學設施先進,擁有現代化的語音教室21間、600機位的自主學習中心、境外電視節目接收系統、覆蓋半徑達兩公里的英語廣播電台等先進教學設備。外語資料室藏書4000餘冊、期刊170餘種,可以滿足各類外語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學院重視教學和科研工作,近三年發表論文27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10餘部。學院承擔着省、部、校級研究課題30多項。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合格率和英語專業學生參加專業四、八級考試的通過率逐年上升。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湖北省翻譯大賽等活動中,多人次獲得特等獎或一等獎。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有10多人次參加大型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或出國訪問進修。
英語專業從199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已畢業的學生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英語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並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科技、經貿、教育、文化、旅遊等部門從事工作的複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閲讀、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冶金概論、科技文獻選讀等。
德語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德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掌握德語聽、説、讀、寫、譯技能,並能熟練運用德語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技、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寬口徑高素質德語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基本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德語語言知識和德語國家文學、歷史、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並在聽、説、讀、寫、譯等方面受到熟巧訓練,掌握科技德語和經濟德語知識,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管理方法,培養知識面寬、思路開闊、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性外語人才,具備運用德語從事翻譯、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的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 [2]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師資隊伍

外國語學院現有五個一級學科點的學科方向,主要是外國語言及應用語言學、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跨文化交際。
一、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本方向有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講師22人,學科帶頭人張四友教授從認知理論角度研究語言,在圖式理論的研究上在國內有一定影響。本方向形成了以下幾方面的特色:注重語言基礎理論的研究;注重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研究; 注重語言學理論與實踐運用的結合,促成了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的發展。除此之外,該學科方向在語言基礎理論研究、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與測試、外語自主學習、專門用途英語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成果。
二、翻譯理論與實踐
本學科方向有教授1名,副教授12名,講師15人,學術帶頭人謝少華教授現為湖北省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國際應用語言學會會員、曾獲“寶鋼教育獎”和“湖北省優秀女職工獎”,學術梯隊成員朱明炬現為湖北省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曾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獎”。該研究方向特色在於:兼顧傳統翻譯與現代翻譯技術的研究,突出翻譯研究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發表有影響的社會科學譯文以及翻譯研究論文總計達128餘篇。
三、英語語言文學
該方向有教授1名,副教授6名,講師10名。本方向兼顧英語語言理論以及英美文學的研究。主要學術骨幹研究方向穩定,學術成果較多。經過多年發展,本方向已經逐步形成了如下特色和優勢:形成了英美文學教學與科研同步互動發展的態勢;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科學研究隊伍;確定了較為明確的研究方向。
四、德語語言文學
本學科方向有教授1名,講師5名,其中5人均有德國留學或研修經歷,2人擁有德語碩士學位,2名助教即將赴德開展短期訪學,有望成為本學科的後備力量。學科帶頭人黃玉雲教授從事德語教學與研究近30年,在德語翻譯方面碩果累累,撰寫論文數十篇,多次參加德語專業學術會議和國際會議,在武漢地區德語界有一定的影響。本學科方向依託學校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長期合作關係,積極培養青年教師,開展學術科研。本學科優勢在於主要成員都曾長期留學德國,受到過系統的語言學科研究訓練,熟諳德國文化教育,能夠從語言、文化對比的視角,思考諸多問題,研究視野開闊,研究領域廣。
五、跨文化交際
本學科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講師8人。學科帶頭人康有金教授主攻國際關係,學術興趣橫跨比較文化研究、英語教學和教育思想史,視野開闊,成果豐碩。本學科方向擁有固定的學術梯隊,學術團隊職稱、學歷、年齡、學緣等反面結構合理,學術成員之間合作時間長,產生了具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成果。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通信地址

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黃家湖西路2號
郵編:430065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