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鎖定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是武漢科技大學的下屬學院,位於武漢科技大學青山校區 [1-2]  [4]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源於1958年武漢鋼鐵學院建校時設立的理化系煉焦化學專業,專業創始人之一陶著教授在我國煤化工和炭素領域享有盛譽。1963年理化系更名為化工系,1986年煉焦化學專業更名為煤化工專業,1999年學校進行學科和專業調整,將化工系和採選系合併,成立化工與資源環境學院,2002年增設生物工程專業,2005年化工與資源環境學院調整為武漢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09年新增應用化學專業,2016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更名為化學與化工學院。 [1] 
中文名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簡    稱
武漢科技大學化工學院 [1] 
創辦時間
1958年 [5]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武漢科技大學 [2] 
現任領導
李軒科(院長) [3]  [6] 
劉抗強(黨委書記) [3] 
本科專業
3個
地    址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和平大道947號 [1]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學院簡介

學院一覽
學院一覽(4張)
學院下設化學工程系、化工工藝系、生物工程系和化學系四個系,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和“應用化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生物工程”為湖北省一流專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
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生物化工、工業催化等5個二級學科點)、“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和“生物工程”領域2個工程碩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湖北省重點建設的優勢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B檔。2020年5月份,化學學科進入全球前1%行列。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教師在鋼魂石前合照 學院教師在鋼魂石前合照 [5]
學院現有教職工125人(含返聘教師、博士後等);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34人、高級實驗師3人。學院現有國家人才計劃獲得者1人、省級人才計劃獲得者25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東湖高新“3551人才”1人、“武漢黃鶴英才”優秀青年人才計劃1人。教師中現有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7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老師80餘人。
學院目前在讀本科生1150餘人,在讀碩士生和博士生300餘人。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近年來成果較為突出。“十三五”期間,學生獲得國家級科技競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2019年實現了“挑戰杯”的突破;有40餘項成果獲湖北省化學化工創新成果獎,6名學生在湖北省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中獲獎。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科研成果

學院李軒科教授牽頭我校與寶武集團百億級產業項目研究 學院李軒科教授牽頭我校與寶武集團百億級產業項目研究 [5]
學院建有煤轉化與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基礎化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國寶武—武漢科技大學炭材料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與科研機構。學院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煤炭轉化、新型炭材料、精細化學品化學、化工環保、生物醫藥、生物技術等,在煤化工與新型炭材料方面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學院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部委的科研項目,以及工業企業委託技術開發項目,年均科研總經費近2000萬元,年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70餘篇,年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近幾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其它行業獎勵多項,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10餘部。
學院600M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 學院600M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 [5]
學院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部委的科研項目,以及工業企業委託技術開發項目,年均科研總經費近1000萬元,每年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7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近幾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10餘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