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步氏巨猿

鎖定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一種已滅絕的大型靈長類動物。它的身型比現存的大猩猩更大,因沒有更多的骨骼化石而未能作出確實計算,而古人類學家根據化石紀錄推測成年巨猿超過3米高,及重350公斤。這些化石追溯至約100萬年前,而它們在10萬年前滅絕。這可見它們與現今人類共存約幾十萬年。 [3] 
中文學名
步氏巨猿
拉丁學名
Gigantopithecus blacki
動物界
步氏巨猿
分佈區域
中國,印度,越南
釋    義
是一種已滅絕的大型靈長動物

目錄

步氏巨猿簡介

步氏巨猿是荷蘭古生物學家孔尼華首先發現並命名的。1935年,孔尼華在香港某中藥鋪購得一枚巨大的猿類臼齒化石。他認為這枚化石有別於已經發現的其他猿類化石,便將其命名為一個新的種屬——步氏巨猿。此後,有人將其歸於猿類,有人將其歸於人科。正是由於步氏巨猿化石介於猿類和人類之間,故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 [1] 
步氏巨猿站立時高3米,體重約545公斤。步氏巨猿是一種已滅絕的猿。步氏巨猿的化石,只有在東南亞發現了少量牙齒及下頜骨。這些化石追潮至約100萬年前,而它們在10萬年前滅絕 [2] 
自2015年起,科學家從區域性的視角出發在中國廣西調查了數百處洞穴化石地點並從中選取了22處進行了樣品採集。其中不僅包括11處產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點,還包括11處時代較晚未產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點。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將6種獨立的測年技術應用於含化石堆積物和化石本身,總共獲得157個放射測量測年結果。這些年代數據與孢粉、哺乳動物羣以及牙齒穩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微磨痕等8個方面的分析結果相結合,通過牙齒微量元素和微磨痕紋理分析,建立了步氏巨猿繁盛時期和絕滅時期的攝食行為對比模型。研究結果表明,步氏巨猿絕滅於29.5萬年至21.5萬年前,比人們之前的認識要早很多。而在步氏巨猿絕滅之前,它們在食物資源豐富且多樣的森林中盛極一時。到了約70萬年到60萬年前,由於季節性增強,環境開始變得更加多樣化,致使森林羣落的結構開始發生變化。步氏巨猿的近親猩猩在生存條件發生變化的同時體型變得更小更靈活,還改變了攝食行為和棲息地偏好,它們的化石顯示了靈活和營養均衡的食物選擇,以及較小的生存壓力。相反,步氏巨猿在其偏好的食物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仍然依賴缺少營養的備選食物,使其食物的多樣性大為減少。儘管如此,它們的體型卻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笨重,攝食活動的地理範圍也大為減少。因此,步氏巨猿長期面臨生存壓力,且不斷萎縮,最終走向了絕滅。 [3] 

步氏巨猿特徵

步氏巨猿 步氏巨猿
步氏巨猿的化石只有在東南亞發現的少量牙齒及下頜骨。它的身型比現存的大猩猩更為大,因沒有更多的骨骼化石而未能作出確實計算,而古人類學家根據化石紀錄推測成年巨猿超過3米高,及重350公斤。這可見它們與現今人類共存約幾十萬年。

步氏巨猿分佈

步氏巨猿分佈在亞洲,由於其化石與已滅絕的熊貓祖先一同被發現,故估計它可能棲息在竹林中。大部份證據都指向巨猿是吃草食性的。一些學者相信步氏巨猿是因與人類競爭而步向滅亡的。
由於只發現了少量的步氏巨猿的化石,故不得而知它的外觀。它有可能像現今的大猩猩,但是一些學者認為它可能更似其近親的猩猩。按照巨猿的巨大的身型,相信成長的它們並沒有什麼天敵。但幼少、弱小或受傷的巨猿可能會被虎及直立人的攻擊。
因為沒有發現巨猿的盆骨或肢骨,對它的行走方式並不清楚。主流意見是它們以四足行走,像大猩猩及黑猩猩。但是,小部份意見,如格羅佛·克蘭茨(Grover Krantz)指它們是雙足行走的。他們發現其下頜骨呈U形及向後闊大,足以容納氣管,而頭顱骨則可以像人類般由直立的脊柱所支撐,而非在像類人猿般是在脊柱之前。

步氏巨猿分類

以往基於其臼齒,認為步氏巨猿是人類的祖先。但這現已被認為是趨同演化的結果。步氏巨猿現時與猩猩被分類在猩猩亞科。

步氏巨猿爭議

有指雪人或大腳就是步氏巨猿。但由於沒有證據,故這一直都指是推測。由於步氏巨有可能與現今人類一同生活了一段時間,故這類生物有可能是經過千百年的傳説。

步氏巨猿牙齒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古人類研究所:《人類進化雜誌》(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於2015年4月末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廣西課題組研究人員關於步氏巨猿牙齒大小演化趨勢的合作研究成果,步氏巨猿牙齒從小到大的演化趨勢再次得到印證。
先前的研究認為步氏巨猿牙齒大小的性別差異非常明顯,並且認為其演化趨勢是隨時間逐漸增大的。這些研究是建立在發現於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700多枚步氏巨猿牙齒的測量數據基礎之上的。這700多枚牙齒不僅包括了產自柳城巨猿洞、大新、武鳴、巴馬和建始5個地點的有確切層位的標本,還包括了100多枚收購自兩廣地區和鄂西地區的地層和年代不詳的標本。
此後,又有12個步氏巨猿的化石地點和數百枚步氏巨猿牙齒被發現,並且多數地點都有生物年代學或者絕對年代測定結果的年代支撐。鑑於步氏巨猿新材料的補充以及對其時代分佈的新認識,研究人員將我國全部14個地點按照年代順序分為3組,並對目前所發現的步氏巨猿的1218枚前臼齒和臼齒(表1)進行了重新測量和統計學分析。
通過對時代分佈較為單純的產自柳城巨猿洞5704.C區域的558枚各個牙齒的長度、寬度和麪積三個測量值的Silverman檢驗表明,步氏巨猿前臼齒和臼齒大小的情別差別並不像先前的研究所認為的那樣明顯。雖然檢驗結果並不能否定性別差別的存在,但起碼在統計學上性別差別小到可以忽略,即各地點每個牙齒的樣本都可以被看作一個單純的樣本。
針對不同組別的三個測量值的方差分析以及Tukey’sHSD檢驗的結果表明,基本五個分組中所有所有兩兩分組間的均值的不相等都是有意義的,進而表明按時代順序排列的前三個分組的前臼齒和臼齒的面積的均值的遞增(圖2)代表了有意義的從小到大的演化趨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