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義感

(202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正義感》是一本202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劉哲。 [1] 
書    名
正義感
作    者
劉哲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2年4月1日
頁    數
272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302597759

正義感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延續了劉哲作品以往的寫作風格,貼近實際,引人深思。這些文章在司法工作者中有深遠的影響力,其傳達的理念不僅得到了一線司法工作者的認同,而且還在整個司法系統中引起了廣泛的共鳴,尤其是“你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同名文章,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文推廣到全國的檢察系統研讀學習。劉哲的系列文章所傳達的理念,體現了新一代法律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意識。本書集精華文章之大成,將前述作品的核心理念精心摘編,是一線司法實務人員案頭的點睛之作。作者力圖傳達這樣一種信念,即司法的觀念,是那些深植於司法官內心的東西。
就是那些本性難移中的“本性”,習慣性思維中的“習慣”,是從骨子裏影響司法行為的東西,是司法者的價值觀。 [1] 

正義感圖書目錄

第一章 觀感 / 001
正義的觀感 / 002
人性司法觀是檢察工作的努力方向 / 006
應廢除前科制度的“株連”效應 / 010
為什麼要羈押? / 013
為什麼有人會讓家人酒後挪車? / 018
危險駕駛與偽證 / 023
“頂包”問題及其治理 / 028
危險駕駛不敢輕緩化處理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038
危險駕駛增加的宏觀原因和趨勢 / 044
司法的理想主義 / 050
我們的正義感到底是什麼? / 062
正義感
VIII
第二章 思維 / 067
當我們譴責醉駕的時候,我們在譴責什麼? / 068
重刑主義的思維模式 / 077
司法解釋的“法典化”是不是好事? / 085
精神繭房與媒介選擇 / 092
為什麼説證據問題是難以討論的? / 097
執法方便與區別對待 / 102
辦理與審理 / 106
司法錯誤與司法責任 / 111
辯護人與辯護律師的區別 / 116
想當然已不能解決實踐問題 / 121
目 錄
IX
第三章 程序 / 127
正當防衞前移至偵查環節的程序建構 / 128
司法管轄權為什麼要以審判為中心? / 137
二審檢察機關是否可以提訊? / 143
不採納量刑建議,就不是認罪認罰了? / 149
部分罪名沒有犯罪事實,部分證據不足,應作存疑不起
訴還是法定不起訴? / 155
規則本地化與“判例法” / 160
認罪認罰的結構與前途 / 166
二審抗訴案件是否應該開庭審理? / 173
正義感
第四章 機制 / 179
司法官要學會拒絕 / 180
閲卷實質化與出庭實質化 / 187
為什麼不起訴書和抗訴書不署名? / 197
知識產權保護的檢察作為 / 201
為什麼説閲卷並不能與辦案劃等號? / 205
入額考試資格化與員額遞補機制 / 210
檢察官與助理的搭配問題 / 216
意志品質與職業成長 / 232
案例與庫 / 239
法科生可以成為法律幫助的新生力量 / 246
辦案是看不會的 / 253
後記 / 258 [1] 

正義感作者簡介

劉哲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首批入額檢察官
曾辦理山西潰壩案
設計並組織研發刑事公訴出庭能力培養平台
著有《檢察再出發》《你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法治無禁區》《司法觀》《法律職業的選擇》《司法的長期主義》《司法的趨勢》《認罪認罰50講》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