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淨

鎖定
正淨,京劇行當之一。正淨的表演特點,一般是以唱工為主,所以又叫唱工花臉。
中文名
正淨
特    點
以唱工為主

目錄

正淨簡介

正淨 正淨
唱工花臉還有兩個專門名稱,一個叫銅錘,還有一個叫黑頭。唱工花臉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即:“四山”、“四劉”、“李裘訥董”、“金郝王馬”、“三奎一裘”,以裘盛戎為代表人物 。

正淨種類

正淨還有好幾種名稱,一種叫大面,就是大花面的簡稱,又叫大花臉。唱工花臉還有兩個專門名稱,一個叫銅錘,還有一個叫黑頭。因為京劇裏有一齣戲叫《二進宮》 ,戲裏的花臉叫徐彥昭,他是典型的唱工花臉,基本上沒有什麼動作,手裏拿一柄銅錘,所以人們就把銅錘作為唱工花臉的代名詞了。黑頭是怎麼來的呢?京劇裏有很多包公戲,例如現在人們常見的《打龍袍》、《赤桑鎮》、 《鍘美案》等等。這些戲裏的包公(包拯)都勾着黑臉,這黑色臉譜,在京劇裏又叫黑淨,又叫黑頭,包公戲都是唱工戲,都以唱工繁重見長,因此黑頭也就成為唱工花臉的代名詞了。除了上邊説的包公戲和《二進宮》這樣的戲以外,像《草橋關》裏的銚期、《白良關》裏的尉遲恭、《牧虎關》裏的高旺,還有《大回朝》裏的聞太師等,都是以唱工為主的花臉戲,都屬於所謂正淨的範疇。

正淨發展

正淨 正淨
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先生曾經把二百年京劇發展史上的唱工花臉歸納為五個發展階段,即:“四山”、“四劉”、“李裘訥董”、“金郝王馬”、“三奎一裘”,一共是二十位藝術大家,並按照唱工特點分為“宏厚凝重”、“高亮玲瓏”兩大系統。這兩大系統發展到金少山時期開始融合交織,漸次向“悦耳多姿”、“移情多彩”的方向演變。而到了裘盛戎時期,這一變化才最終得以完成,從而不僅形成了著名的裘派花臉藝術,推演到20世紀80年代,幾乎在整個京劇界的唱工花臉中實現了“十淨九裘”的局面。因此,裘盛戎的演唱藝術,可以説終結了20世紀以前所有的京劇花臉聲腔藝術的探索,同時也開啓了21世紀一脈風氣之先。説裘盛戎先生承上啓下、繼往開來,實有所徵。

正淨裘派

代表人物 裘盛戎北京人,工花臉。他以其父裘桂仙的唱腔為本,吸收了金(少山)派的演唱技巧及郝(壽臣)、侯(喜瑞)等派的表演藝術,形成了銅錘和架子花融為一體的風格,被稱為“裘派”。裘派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最有影響的淨行流派。其藝術精華在於既有韻味無窮的唱腔,又能以表演技巧去刻畫人物性格。青年時期與金少山同台演出,頗受金派的影響,於是結合自己嗓音不夠寬大宏亮、鼻音重的具體條件,擷取金派唱法中軟硬鼻音兼用的特點,創出了比其父更為圓熟含蓄的唱法,大大豐富了淨行銅錘與架子花的表現力。他的唸白最大的特點是“口甜”,常常有笑的味道。晚期趨於蒼勁,更顯得醇厚沉穩,尤其是韻白很好。他所演的包拯、魏絳、銚期、竇爾墩、單雄信等都具有鮮明的個性。20世紀年代以後,取代了金派三十年一統天下的狀況而雄踞淨行之首。京劇《銚期》是裘盛戎先生的代表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