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宮·醉太平

鎖定
《正宮·醉太平》是元代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正宮·醉太平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文學體裁
古詩

正宮·醉太平作品原文

堂堂大元①,奸佞當權。開河變鈔禍根源②,惹紅巾萬千③。官方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④,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正宮·醉太平作品註釋

①堂堂:偉大,強大。大元:元朝的尊稱。這裏都是反語。《輟耕錄》雲:“《醉太平》一闋,不知誰所造。自京師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以其有關於世教也。”
開河: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為了把江南的糧食運到北京,徵發民夫十五萬,戍軍二萬,派賈魯主持開掘河道。掘出韓山童等預先埋下的石人,上有謠雲:“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於是韓山童、劉福通等就策動起義。變鈔:指元代統治者濫發楮幣,楮幣經常貶值,兑換新幣時,還要補收工本費。
③惹紅巾萬千:紅巾指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這支部隊開始推舉韓山童為小明王,才三千人。起義失敗後,劉福通又在他的家鄉潁州重新組織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十餘萬眾。
④人吃人:《草木子·克謹篇》:“元京飢窮,人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