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名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名分、名實問題的爭議而產生的概念,學説)

鎖定
匡正等級名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名分、名實問題的爭議而產生的概念,學説。 [1] 
中文名
正名
定    義
匡正等級名分
提出者
孔子

正名孔子的“正名”主張

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社會秩序混亂。當子路提出衞國國君想要孔子治理國政,打算先幹什麼事情時,孔子説:“必也正名乎?”先要從匡正社會等級名分入手,理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名分不正,講話就不順當,事情難以辦成,國家的禮樂制度樹立不起來,刑罰執行不會得當,老百姓就會無所適從了。孔子要正的“名”是指周禮所規定的等級名分,也就是他回答齊景公問政説的,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父和臣子的都要做出符合自己名分的樣子。孔子的正名思想是針對當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違禮僭越現象而發的,對後世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和正統觀念,產生深遠影響。

正名“正名”的演變

孔子提出正名,意在糾正現實社會中的名分混亂,從名實關係看,企圖用“名”來改變“實”的問題。墨子針對孔子的正名説,提出“取實於名”的命題,即根據事物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名稱,所以人們認識事物,不在予它的名稱而是事實。他舉例説:盲人也知道黑、白的名稱,但實際上分不清楚。所以“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而“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墨子·貴義》)。人的正確認識不在於是否懂得“名稱”,而在實際,要説“君子不知仁,”並非不知“仁”這個名詞,亦是要看實際表現。後期墨家提出“以名舉實。”又説:“舉,擬實也。”(《墨子·經上》)講名實關係,明確以名從實,以名來模擬、反映實。實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屬唯物主義認識論。
名家公孫龍重視名實問題的討論。據説由於“疾名實之散亂”(《跡府》),為了“審其名實,慎其所謂”而寫出一篇《名實論》:“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名”是實在的稱謂,不符合這個事物的就不要使用這個名稱,名副其實是對的。但又説:“其正者,正其所實也;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接近孔子的正名思想。
荀子也寫了《正名》篇。他針對當時“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的情況,提出制名以指實、“同實同名”、“異實異名”和“稽實定數”的制名原則,從而堅持了“名也者,所以期累(異)實也”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