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歡喜糰子

鎖定
歡喜糰子,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及周邊地區的一種民俗小吃。在大型廟會(如梧台廟會)和年關大集上,是一種美觀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美食 [1]  大團如桔子,中團似核桃,小團像山楂。它在兒童手中可玩可吃,也可懸掛室內作裝飾品觀賞。 [2] 
中文名
歡喜糰子
主要原料
大米、糖稀(麥芽糖)
主要工序
熬糖稀、炒粉條、揉團穿串兒
分    類
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民俗小吃
口    味
甜、酥

歡喜糰子歷史文化

歡喜糰子”發源於何年何月,已無從考究,但早些年,由於莊户人家日子過得緊巴,索鎮李賈村十有八户的人家從事着“歡喜糰子”這本小利大的行當。 [2] 
清道光年間,迫於生計艱難,索鎮李賈村的農户十有六七都做歡喜糰子,熬糖稀、炒粉條、揉團穿串兒是其三個主要工序。雖然簡單,如果不得傳授卻是無論如何做不出來。由於糖稀遇熱會融化,所以一般是在冬春季節做。 [1]  建國前後,李賈村的歡喜糰子多在集市、廟會、戲場、婚禮等場所銷售,甚至遠及山西、瀋陽等地。據老輩人回憶,為了賣個好價錢,挑擔推車,風餐露宿,在廟裏過夜等是家常便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逢年過節,這充滿桓台特色的小吃更是街頭巷尾的一景。孩子們一羣羣地圍着貨挑子,流着口水喊着叫着不走,而爺爺、奶奶們便掏出三分五分的錢買上一個兩個的遞到孩子手中,為防孩子再要,急忙拉着孩子回家……
可以説,歡喜糰子帶着桓台歷史的某些痕跡,承載着一些難以忘卻的記憶,也象徵着團圓、歡樂、幸福與吉祥。 [1] 

歡喜糰子節日

春節期間,桓台及周邊地區的民眾家家都會製作,作為年夜飯的一個品種,在除夕等場合自己或讓客人品嚐。在大型廟會(如梧台廟會)和年關大集上,到處都能看到這種美觀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小吃。

歡喜糰子製作方法

歡喜糰子製作方法十分簡單:將糯米蒸熟,涼後弄散,炒至膨鬆,蘸取糖稀,製成大小不同的球狀。按照單串、雙穗、小掛角、大掛角等形式穿掛起來。 [2] 

歡喜糰子製作工藝

早年的糖稀是以黍子米、黏穀米作原料,出的稀亮,質量高。後來,人們都用玉米麪作原料,質量稍差。再説炒粉,將粉條放入盆內浸泡染色,撈出再剁為“崗子”(即截碎)曬乾備用。然後在爐灶上放鐵鍋一口,用淄河沙子燒熱,拌粉條炒至膨脹,便變為“花子”。最後,揉團穿串兒。揉團還要有專門工具——柳樹根做成的“木碗子”。先抓白花子一大把置於木碗子上,再抓紅、黃、綠各色花子少許,置於白花子團表面,然後,兩手握木碗子將其揉成花色圓團。大團有桔子大,叫做大貨;中團有核桃大,叫二不流子;小團有山楂大,叫小貨。把揉成的團放入篩子內曬乾,便可用線穿串,穿至抹動不便時,即抽去大針,於每串隨打結隨摔,這叫“正穿倒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