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

鎖定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是講述中世紀歐洲的文章。
中文名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
屬    性
文章
論述對象
中世紀的歐洲
相關領域
科學發明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概況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中世紀前期歐洲科學技術的停滯

1、 科學的衰落:
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公然宣稱:“不學無術是信仰虔誠之母”。
教會推行的信條和準則是“啓示高於理性”、“知識服從信仰”、“哲學(包括科學)服從神學”。
2、技術的倒退:
中世紀前期歐洲手工業衰敗,一些昔日繁華的工商業中心城市幾乎成了廢墟。除了農業技術略有進步外,從整體上看,中世紀前期歐洲的技術和羅馬帝國興盛時期相比是大大倒退了。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中世紀後期歐洲科學技術的復甦

1、科學活動的重新開展
翻譯阿拉伯文獻
學習古希臘科學文化
開辦大學
2、技術的進步
耕作效率提高,作物種類增多,農業有了較大發展;
水利機械、風力機械、各種鐵製機具普遍應用於冶金、採礦、紡織各行業,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後期的科學和技術成就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農業機具

水力磨房、風力磨房、開礦業、道路建築、排水裝置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栽培作物

黑麥、燕麥、斯佩耳特小麥以及蛇麻草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機械的發明

機械鋸,帶有落錘的鍛爐,具有固定板和活門的箱,窗用玻璃,油燈罩,蠟燭,手推車,眼鏡,運河上的水閘,有擺的落地大座鐘等等 。
機械的發明以印刷機和火藥武器的使用達到了頂點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大學的創辦和經院哲學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大學的創辦發展過程

修道院學校、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 →城市大學
1、早期教會學校的類型
僧院學校:學生分為兩種,一種是準備充當僧侶的兒童(內學);另一種是不準備充當僧侶者(外學)。
大主教學校:設在主教的所在地,學校的性質與水平同僧院學校相當,學校設備較好,學科內容也比較完備。
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規模很小,設備簡陋,只教授一般的讀、寫、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識。向一般世俗羣眾開放。
學習課程:三藝和四藝。前者指語法學、修辭學和邏輯學,後者包括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學,兩者和在一塊即所謂的“七門自由藝術”,簡稱“七藝”。
2、後期城市大學的興起
(1)十字軍東征和東西文化交通為大學的興起鋪平了道路
最早興起的大學是意大利的波倫亞大學和薩萊爾諾大學,隨後巴黎、牛津大學相繼產生,到15世紀,整個西歐建立了近80所大學。
據統計,意大利20所,法國18所,英國2所,蘇格蘭3所,西班牙13所,葡萄牙1所,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境內16所,匈牙利3所,波蘭、丹麥和瑞典各1所。
這些大學都具有很強的國際性。
(2)教學與管理
類型:學生大學(波洛尼亞大學為代表 )
先生大學 (巴黎大學為代表 )
教學方法:通行的講授和論辯
管理方法:學位制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大學對於中世紀歐洲的科學文化發展的意義

(1)是歐洲重新獲得和了解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和科學知識的重要媒介。
(2)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作了準備。
(3)直接促進了經院哲學的發展與繁榮。
著名的學者:
“不可辯駁的博士”亞歷山大(Alexander Halensis,1185~1245)
“六翼天使博士”波那文圖拉(Bonaventura,1221~1274)
“悲慘博士”羅吉爾·培根(Roger Bacon,1214~1292)
“全能博士”大阿爾伯特(Albertus Magnus,1200~1280)

歐洲中世紀科學技術經院哲學

經院哲學主要是指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正式形成於公元8至10世紀之間。
1、產生:教父哲學 →經院哲學
教父學的特點:否定唯物論和科學知識,提倡盲目信仰和宗教狂熱,論證上帝創造世界,鼓吹矇昧主義和禁慾主義。
2、與亞里士多德學説的聯姻
托馬斯·阿奎那 確立了亞里士多德主義在教會神學中的統治地位,使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在中世紀經院哲學中成為聖典,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哲學與科學的最偉大權威。
托馬斯·阿奎那的哲學觀點後世稱之為托馬斯主義。1323年被追諡為聖徒,1567年被命名為教義師,並被稱為“普世教會博士”。
3、新思想的萌芽
羅吉爾·培根:提倡面向自然,重視感性經驗,發展科學;批判了經院哲學的盲目崇拜權威、主觀虛構的認識方法,指出這些是阻攔人們獲得真理的障礙。
羅吉爾·培根的哲學思想宣告了經院哲學的解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