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

鎖定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為中國特有類型,玄蔘科馬先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體低矮,高可達10釐米,根多數,肉質;莖草質多汁,常為花葶狀,葉多基生,花序頂生,變化極多,苞片短於花或等長,常被棉毛,萼和花管則很細長,下唇中裂凸出。花冠多二色,盔端紫黑色,其餘黃白色,蒴果因花序離心,花期6月底至9月初。
(概述用圖為中國歐氏馬先蒿植物,參考資料來源 [1] 
中文學名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
拉丁學名
PedicularisoederiVahl subsp.oederivar.sinensis(Maxim.) Huru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馬先蒿屬
歐氏馬先蒿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形態特徵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線稿圖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線稿圖 [2]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
這一變種的不同在於其盔短,約與歐氏變種相同,但其萼和花管則很細長,萼齒頂端膨大有鋸齒,如在異盔變種中所見;下唇中裂凸出。 [2]  [4]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5張)
多年生草本,體低矮,高5-10釐米,極少有達15釐米以上者,於時變為黑色。根多數,多少紡錘形,粗者徑可達1釐米左右,肉質;根頸粗,頂端常生有少數卵形至披針狀長圓形的宿存膜質鱗片。莖草質多汁,常為花葶狀,其大部長度均為花序所佔,多少有綿毛,有時幾變光滑,有時很密。葉多基生,宿存成叢,有長柄,柄長者達5釐米,一般較短,毛被亦多變,葉片長1.5-7釐米,線狀披針形至線形,羽狀全裂,在芽中為拳卷,而其羽片則垂直相迭而作魚鰓狀排列,此種特徵有時在葉子舒放後很久尚留存,裂片多數,常緊密排列,其間的距離一般小於羽片本身,其數每邊10-20,多少卵形至長圓形,長達5毫米,一般較短,鋭頭至鈍頭,緣有鋸齒,齒常有胼胝而多反捲,面常無毛,背面有時脈上有毛,莖葉常極少,僅1-2枚,與基葉同而較小。花序頂生,變化極多,常佔莖的大部長度,僅在莖相當高升的情況中較短,長者可達10釐米以上,一般僅5釐米左右,其花開次序顯然離心;苞片多少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短於花或等長,幾全緣或上部有齒,常被棉毛,有時頗密;萼狹而圓筒形,長9-12毫米,主脈5條,次脈很多,多縱行而少網結,齒5枚,竟披針形,鋭頭,幾相等;花冠多二色,盔端紫黑色,其餘黃白色,有時下唇及盔的下部亦有紫斑,管長12-16毫米,在近端處多少向前膝屈使花前俯,盔與管的上段同其指向,幾伸直,長約9毫米,寬3.5毫米,額圓形,前緣之端稍稍作三角形凸出,下唇大小很多變化,竟甚過於長,長5-7毫米,7-14毫米,側裂斜橢圓形,甚大於多少圓形的中裂,後者幾完全不向前方伸出;雄蕊花絲前方1對被毛,後方1對光滑;花柱不伸出於盔端。蒴果因花序離心,故在頂上者生長常最良好,而下部之花往往不實,長達18毫米,寬可達7毫米,一般較小,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兩室強烈不等,但輪廓則不甚偏斜,端鋭頭而有細凸尖;種子灰色,狹卵形鋭頭,有細網紋,長1.8毫米,寬0.7毫米。花期6月底至9月初。 [2]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600-4000米以上的高山沼澤草甸和陰濕的林下。生長於海扳極低的凍原濕處及小山上。 [2] 

歐氏馬先蒿歐氏亞種中國變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自中國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向南,再經四川雲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