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樹軍

鎖定
歐樹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哲學博士,曾訪學於: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2010年春季)、美國耶魯大學國際與區域研究中心(2019-2020學年)、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2022年春季);兼任: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理事、中國世界政治研究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國家法治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重慶大學經略研究院理事、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等。 [1] 
他已出版專著三種:《國家基礎能力的基礎:認證與國家基本制度建設》、《靈境內外:互聯網治理簡史》、《失衡的利維坦:美國分裂的文化與政治根源》,合著四種:《自由、威權、多元》、《大道之行》、《小邦大治》、《覺醒與超越》,譯著三種:《沃倫法院與美國政治》、《選主批判》、《抽選的復興》,並在《學術月刊》、《開放時代》、《國外理論動態》、《中外法學》、《法學家》、《讀書》、《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大法律評論》、《政治與法律評論》、《文化縱橫》、《中國政治學》等刊物發表學術文章百餘篇。 [1] 
中文名
歐樹軍
性    別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山東兗州
出生地
山東兗州
出生日期
1977年
畢業院校
山東師範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學    位
博士
代表作品
專著《國家基礎能力的基礎》、《靈境內外》、《失衡的利維坦》,合著《自由、威權、多元》、《大道之行》、《小邦大治》、《覺醒與超越》,譯著《沃倫法院與美國政治》、《選主批判》、《抽選的復興》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職    稱
教授

歐樹軍研究領域

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政治學理論(國家理論、民主理論、信息政治)、公共政策。

歐樹軍教育背景

1996.9-2000.7,山東師範大學政法系法學專業,法學學士
2002.9-2005.7,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法學碩士
2006.8-2009.7,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政治學博士

歐樹軍工作履歷

2006.8-2009.7,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研究助理
2009.8-2010.6,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大學服務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0.3-2010.6,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駐院學人
2010.7-2014.6,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講師
2014.7-2023.8,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
2019.8-2020.6,美國耶魯大學國際與區域研究中心,訪學問者
2022.3-2022.6,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
2023年9月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歐樹軍照片 歐樹軍照片

歐樹軍學術成果

(一)專著三種
1. 歐樹軍:《國家基礎能力的基礎:認證與國家基本制度建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2. 歐樹軍:《靈境內外:互聯網治理簡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3。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3年7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經管類十大好書。
3. 歐樹軍:《失衡的利維坦:美國分裂的文化與政治根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
(二)合著四種
4. 《自由、威權、多元:東亞政治發展研究報告》,與房寧等學者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第1版,2015年修訂版。
5. 《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與鄢一龍等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並已出版韓文版(2015)、繁體版(2016)、白俄羅斯文版(2016)、俄文版(2017)、波蘭文版(2018)、英文版(2018)、阿拉伯文版(2019)、法文版(2020)。
6. 《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國家基本制度建設》,王紹光、歐樹軍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7. 《覺醒與超越: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青年出版社,2022。
(三)譯著三種
8. 《沃倫法院與美國政治》,小盧卡斯·A·鮑威爾著,歐樹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
9. 《選主批判:對當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歐樹軍譯、王紹光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10. 《抽選的復興》,歐樹軍譯、王紹光校,當代世界出版社,2023。
(四)政治經濟學
1. 歐樹軍:“新冠時代的健康認證與防疫政治學”,《中國政治學》,2020年第2期
2. 歐樹軍:“國家間競爭與中國發展戰略轉型”,《中國政治學》,2019年第2期
3. 歐樹軍:“國家-市場關係的兩種取向”,《中國政治學》,總第一輯,2018年5月
4. 歐樹軍:“探索21世紀的中國公正觀”,《開放時代》增刊,2018年1月
5. 歐樹軍:“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學”,《文化縱橫》,2014年8月號
6. 歐樹軍:“重回世界權力中心的中國”,《文化縱橫》,2013年6月號
7. 歐樹軍:“看得見的憲政:理解中國憲法的財政權力配置視角”,《中外法學》,2012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英文版,“Visible Constitutionalism”: A Perspective on Understanding the Fiscal Power Configuration of China’s Constitution,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 2, Issue 1, 2014
8. 歐樹軍:“治理問題體制化的思想誤區”,《文化縱橫》,2012年6月號
9. 歐樹軍:“重歸家庭:福利國家的困境與社會治理的新出路”,《文化縱橫》,2011年6月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2年第2期全文轉載
(五)比較政治
1. 專著:歐樹軍:《失衡的利維坦:美國分裂的文化與政治根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
2. 合著:歐樹軍、王紹光:《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國家基本制度建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3. 合著:《自由、威權、多元:東亞政治發展研究報告》,與房寧等學者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第1版,2015年修訂版。
4. 譯著:小盧卡斯·A·鮑威爾著,歐樹軍譯:《沃倫法院與美國政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
*********
5. 歐樹軍:“兩個美國才是常態?美國社會分裂的歷史脈絡”,《文化縱橫》,2021年4月號
6. 歐樹軍:“從帝國到國家:美國的國家能力轉型進行時”,《文化縱橫》,2020年10月號
7. 歐樹軍:“美國的國家認同危機”,《讀書》,2020年第9期
8. 歐樹軍:“失衡的利維坦:代際裂痕與美國政治的範式流變”,《東方學刊》,2020年9月
9. 歐樹軍:“亨廷頓:一個現實主義的保守主義者”,《文化縱橫》,2019年6月號
10. 歐樹軍:“美國政府規模為什麼越來越大”,《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年第6期
11. 歐樹軍:“美國軍政關係的變與不變”,《讀書》,2017年第7期
12. 歐樹軍:“美國信息時代的啓示”,中共中央政研室《學習與研究》,2016年第6期
13. 歐樹軍:“我們今天如何理解美國”,《經濟導刊》,2016年第2期
14. 歐樹軍:“微型中央”難以長久支撐“超級國家”,《國家治理研究》第2輯,2015.12
15. 歐樹軍:“必須發現社會”《經略》網刊,2014年第9期
16. 歐樹軍:“文化內戰與兩極化政治”,《政治與法律評論》第2輯,2013年4月
17. 歐樹軍:“意識形態策略與政黨的力量:基於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分析”,《文化縱橫》,2013年2月號
18. 歐樹軍:“新加坡政治中的逆向參與機制”,《文化縱橫》,2010年10月號,發表後收錄於房寧、郭靜主編《政治發展比較研究》(上海國別區域全球知識文庫、區域國別比較政治研究叢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
(六)國家理論
1. 專著,歐樹軍:《國家基礎能力的基礎:認證與國家基本制度建設》(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2. 合著:《覺醒與超越: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青年出版社,2022。
3. 合著:《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
4. 歐樹軍:“現代國家的構成”,《社會科學》,202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23年第9期全文轉載
5. 歐樹軍:“作為制度的國家:亨廷頓政治視野的整體性考察”,《學術月刊》,2018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8年第12期
6. 歐樹軍:“從實踐出發推進政治學理論創新”,《經濟導刊》,2017年第6期
7. 王紹光、歐樹軍、徐斌:“從避免最壞政體到探尋最佳政道:國家能力與政治轉型研究二十年——王紹光、歐樹軍對談《中國國家能力報告》發表二十週年”,2014.8
8. 歐樹軍:“認證:國家能力的基礎”,《文化縱橫》,2014年2月號
9. 歐樹軍:“監控與治理:國家認證能力辨正”,《中國圖書評論》,2013年第11期
10. 歐樹軍:“走向規管國家:中國政治的理性化”,《法律書評》第10輯,2012年10月
11. 歐樹軍:“滑坡災害:香港治理的歷史經驗”,《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7期
12. 歐樹軍:“權利的另一個成本:國家認證的西方經驗”,《法學家》,2012年第4期
13. 歐樹軍:“基礎的基礎:認證與國家基本制度建設”,《開放時代》,2011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2年第2期全文轉載
14. 歐樹軍:“國家認證的歷史邏輯”,《政治與法律評論》第1輯,2010年10月
15. 歐樹軍:“財產認證與國家税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財政與税務》2010年第10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2010 第11期全文轉載
16. 歐樹軍:“基層政權的國家建設”,《洪範評論》第10輯,2008年7月
(七)民主理論
1. 譯著:《抽選的復興》,歐樹軍譯、王紹光校,當代世界出版社,2023。
2. 譯著:《選主批判:對當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歐樹軍譯、王紹光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
3. 歐樹軍:“抽籤的民主潛能”,《國外理論動態》,2018年第5期
4. 歐樹軍:“代表與民主的新盟約”,《國外理論動態》,2017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8年第3期全文轉載
5. 歐樹軍:“公元人的分化與人心秩序的重建”,收錄於《三體的X種讀法》,李廣益、陳頎 主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7月
6. 歐樹軍:“人民”從何而來,《政治與法律評論》第6輯,2016年2月
7. 歐樹軍:“反思民主,探尋民主”,《開放時代》,2015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8. 歐樹軍:“基層善治之道:迴歸民本、再造人民”,《經濟導刊》,2014年第9期
9. 歐樹軍:“先發展後民主的反思”,《新加坡研究》(2013卷),2014年1月
10. 歐樹軍:“超越代議制的民主四輪驅動”,王紹光、歐樹軍,《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1. 歐樹軍:“必須發現人民:共和國六十年來對人民的想象、界定與分類”,《學海》,2012年第4期;《中共黨史研究》2012年第11期轉載
(八)信息政治
1. 專著,歐樹軍:《靈境內外:互聯網治理簡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3。
*********
2. 歐樹軍:“互聯網全球治理需要中國視角”,《北京日報》京華讀書,2024年1月19日
3. 歐樹軍:“從錢學森之問到錢學森之境”,《北京日報》理論週刊,2023年11月17日
4. 歐樹軍:“雙重認證與互聯網治理”,《中國政治學》,2021年第四輯
5. 歐樹軍:“通過認證的網絡空間治理“,《經濟導刊》,2017年第11期
6. 歐樹軍:“走出網絡烏托邦”,《探尋網絡法的政治經濟起源》(胡凌,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序言
7. 歐樹軍:“信息基礎權力與國家轉型”,《互聯網法律通訊》,第4卷第4期,北京大學法學院,2008年5月
8. 歐樹軍:“內容規管制度簡評:軟文化需要硬規則”,《互聯網法律通訊》,第3卷第10期,北京大學法學院,2008年2月
9. 歐樹軍:“曼紐爾·卡斯特:網絡社會的邏輯”,《網絡法律評論》第8卷,2007年1月
10. 歐樹軍:“網絡色情的法律規管”,《網絡法律評論》第8卷,2007年1月
11. 歐樹軍:“分級分類:國外網絡色情的法律規管”,《網絡傳播》,2005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5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2. 歐樹軍:“我國網絡色情的法律規管”,《網絡傳播》,2005年第11期
13. 歐樹軍:“國外反黃立法司法經驗”,《網絡傳播》,2004年第9期
(九)評論
1. 歐樹軍:“歷史終結、文明衝突與政治學的涅槃”,《東方學刊》,2023年春季刊
2. 歐樹軍:“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歷史評論》,2021年第6期
3. 歐樹軍:“三大危機下,美國社會更加保守”,《環球時報》,2020年7月13日
4. 歐樹軍:“西方文明:靈魂依然留在19世紀”,《北京日報》理論週刊,2020年5月19日
5. 歐樹軍:“釋放對民主的想象力”,《經濟導刊》,2019年第2期
6. 歐樹軍:“當代政治理論視角中的正當性問題”,《中國政治學》,2018年5月,總第一輯
7. 歐樹軍、王紹光:“帝國話語籠罩下的新加坡故事”,《中國經營報》,2018年6月11日
8. 歐樹軍:“人民共和國的文明內涵”,《開放時代》,2018年第1期
9. 歐樹軍:“民主的質量比民主的形式更重要”,《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6月
10. 歐樹軍:“重組美國:特朗普的下一個大單”,《中國經營報》,2017年2月11日
11. 歐樹軍:“法治也得講政治”,《南風窗》,2014年第12期
12. 歐樹軍:“治理腐敗的三重視角”,《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1期
13. 歐樹軍:“太平洋共同體來了”,《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6期
14. 歐樹軍:“嵌入、脱嵌與馬太效應”,《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11月28日;《中國勞動保障報》, 2011年12月13日
15. 歐樹軍:“西方三低模式”與財政風險”,《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10月19日
16. 歐樹軍:“建構可持續的老年“安全之網”,《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9月30日;《中國勞動保障報》, 2011年10月11日
17. 歐樹軍:“統一福利身份改善再分配”,《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8月16日
18. 歐樹軍:“體制自信與憂患意識:新加坡良治體系的生命之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5月12日
19. 歐樹軍:“誰最應該接訪”,《世界博覽》第18期,2009年9月
20. 歐樹軍:“企業管理與企業倫理”,《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5月
21. 歐樹軍:“國家引導盜版?”,《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5月
22. 歐樹軍:“電信資費背後的政府能力”,《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5月
23. 歐樹軍:“沃倫法院為什麼被稱為人民的法院”,《中國法律人》第4期,2004年12月
24. 歐樹軍:“活着的法律”,《法律書評》第1輯,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
(十)譯文
1. “抽籤與民主代表:一個温和建議”,亞歷克斯·扎卡拉斯著,歐樹軍 譯、王紹光 校,《開放時代》2012.12
2. “公民大會模式”,約翰·費雷約翰著,歐樹軍 譯、王紹光 校,《開放時代》2012.12
3. “代表:迴應與標示”,菲利普·佩蒂特著,歐樹軍 譯、王紹光 校,《開放時代》2012.12
4. “隨機遴選、共和自治與商議民主”,依維斯·辛特默著,歐樹軍 譯、王紹光 校,《開放時代》2012.12
5. “難以抓住的民主”,謝爾登·S·沃林著,歐樹軍譯,王紹光校,《北大法律評論》第13卷第2輯,2012.02
6. “革命、代表與現代民主制的根基”,克里斯托弗·霍布森著,歐樹軍譯,王紹光校,《北大法律評論》第13卷第2輯,2012.02
7. “代表與民主:不穩定的聯姻”,漢娜·費尼切爾·皮特金著,歐樹軍譯,王紹光校,《北大法律評論》第13卷第2輯,2012.02
8. “民主的原初含義:做事能力而非多數決”,喬賽亞·奧伯著,歐樹軍譯,王紹光校,《北大法律評論》第13卷第2輯,2012.02
9. “超越選主:反思作為陌生權貴的政治代表”,拉尼·吉尼爾著,歐樹軍譯,王紹光校,《北大法律評論》第13卷第2輯,2012.02
10. “混合憲制與三權分立:現代民主的君主制與寡頭制特徵”,《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2.2
11. “為什麼我們必需配給醫保”,《比較》第50期,2010年5月
12. “無聲的政變:金融危機的實質是金融寡頭政變”,《中國經濟》,2009年5月
13. “社會健康與宗教信仰:富裕民主國家的量化比較”,《比較》第36輯,中信出版社,2008年5月

歐樹軍學術編審

1. 責任編輯,《互聯網法律通訊》,2004-2006年第1-2卷(每卷10期),北京大學法學院互聯網法律中心,2004年4月-2006年5月
2. 執行編輯,《網絡法律評論》第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3. 執行主編,《政治與法律評論》第2輯(2012)、第4輯(2014),與章永樂共同主編,法律出版社
4. 叢書編委,“政法:中國與世界”叢書,北京大學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11年起
5. 副 主 編,《中國政治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起
6. 同行評審,《政治學研究》、《開放時代》、《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法學家》、《國際政治研究》、《國際政治科學》、《中國農村觀察》、《北大法律評論》、《中國法律評論》、《暨南學報》、《經濟導刊》、Modern China、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等中英文學術期刊評審專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