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權力轉移理論

(經濟學理論)

鎖定
《權力轉移理論,生產要素重要性的轉移》,加爾佈雷斯認為:在資本社會之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土地,誰掌握了土地這一生產要素,誰就擁有權力,所以,前資本主義社會中,權力歸於地主。
中文名
權力轉移理論
提出者
加爾佈雷斯
理論中心
毛概
生產要素
生產技術知識和經營管理的知識

目錄

權力轉移理論轉移

第一,生產要素重要性的轉移。加爾佈雷斯認為:在資本社會之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土地,誰掌握了土地這一生產要素,誰就擁有權力,所以,前資本主義社會中,權力歸於地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18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資本,所以,權利就歸於資本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已經成為生產技術知識和經營管理的知識。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的知識是社會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資本變為次要的生產要素了。隨着這種生產要素重要性的轉移,權利也就必然發生了轉移。權利要轉移到知識的所有者——“技術結構階層”手中。這些技術結構階層主要指的是社會的專業人員,包括工程師、律師、經理等掌握技術知識和管理知識的人員。他們日益成為當今社會中最有權勢的人,從而取代了資本家原來在社會的地位。由於生產要素重要性的轉移以及相應的權利轉移,必然帶來企業中人羣關係的變化,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變化。

權力轉移理論變化

第二,企業中的羣關係的變化。根據上述理論,加爾佈雷斯認為在資本主義企業中人羣關係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過去(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資本主義社會)人羣關係是自上而下的垂直關係,即由股東大會推選出董事會,由董事會任命激勵,經理負責廠務工作。
這就是説,股東(資本家)是這種人與人關係的最上層,從上到下是垂直的地位和服從關係。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情況就不同了。由於權力轉移到了技術結構階層的手中,企業間人和人的關係也就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的人羣關係是以工廠為核心,形成環形的人羣關係,這個環形的中心是共產,與工廠最疏遠的,最不忠誠的是工廠的股東。工廠賺錢,他買你的股票、工廠賺錢不多或面臨虧本,他就會把股票賣掉,從而背叛企業,加速企業的垮台和破產。這種環形人羣關係的第二圈是工人,工人不像股東那樣不忠實於工廠,因為他們靠工廠就業和生活,因此對工廠比資本家(股東)要親近得多。工廠賺錢,工人願意,也高興;工廠不賺錢或賺錢少,工人也不會主動離開和背叛工廠。用加爾佈雷斯自己的話説就是,資本家只能和企業共安樂,不能和企業共患難,而工人不僅和企業共安樂,而且在一定時間內也能和工廠共患難。他認為和企業關係最緊密的是技術管理人員,他們處在關係圈的最底層。他們是企業大權的掌握者,與企業不僅有物質利益的關係,而且還有他們的成就感和榮譽感要在企業經營中得到實現。他們的事業、成就和興趣都與企業的存在聯繫在一起,因而他們最願意把企業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