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979年詹相持、韓小磊執導的電影)

鎖定
《櫻》是詹相持韓小磊執導的劇情片,由歐陽儒秋許還山程曉英等出演,於1979年上映。
該片是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獨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日本專家光子來中國尋找養母和哥哥,但迫於政治形勢,親人見卻不敢相認,直到“文革”結束後,光子才終於與中國親人相聚的故 [1] 
中文名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韓小磊
詹相持
編    劇
詹相持
主    演
歐陽儒秋
主    演
許還山
程曉英
片    長
89 分鐘
上映時間
1979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341116
主要獎項
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劇情簡介

1945年,日軍宣佈投降,大批日本人撤離中國,貧病交加的高崎洋子將未滿週歲的女兒森下光子交給了善良的陳嫂。陳嫂以手鐲為信物交給高崎,讓她日後可憑此找回女兒。幾年後,高崎寄來手鐲認女,改名為陳秀蘭的光子與陳嫂和哥哥陳建華分離。“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身為工程師的陳建華因為曾有一個日本妹妹受到猛烈衝擊。1975年,為完成一項中日合作工程,正在幹校改造的陳建華被調回參與。森下光子作為日本專家小組成員來到中國,陳建華認出她就是妹妹秀蘭,但他怕再被扣上日本特務的帽子,迴避秀蘭。光子也覺得陳工程師很熟悉,她在陳家見到一張早年全家福,心情十分激動,但又在無意中聽到哥哥與妻子的對話,得知因為自己陳家遭受了很多磨難,無奈傷心離去。因“四人幫”破壞,工程被迫下馬。光子臨行前悄悄拜訪了被趕回農村的陳嫂家,悄悄留下手鐲離開。“四人幫”終於被粉碎,光子再次來到中國與母親和哥哥幸福團聚 [1]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吳平川
導演 韓小磊、詹相持
副導演(助理) 林洪桐、許同均
編劇 詹相持
攝影 曹作賓、鮑肖然(副攝影)
配樂 王酩
剪輯 張蘭芳
道具 劉清標
美術設計 呂志昂
造型設計 雷軍
服裝設計 解寶珍
燈光 李景忠
錄音 隋錫忠
佈景師 張步田(置景 )、穆萬祥(繪景)、王興來(繪景)
展開
演奏
中央樂團
指揮
韓中傑
獨唱
李谷一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2] 

角色介紹

  • 森下光子
    演員 程曉英

    某中日合作工程的日本專家。她從小寄養在陳嫂家,在中國生活了十年,與中國母親和哥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來中國工作後,她渴望着與養母和哥哥重逢,但當知道哥哥曾因為找自己而被打成日本特務後,她知道越是想念親人越不能相認,只能強壓下對親人的眷念,惆悵離去。

  • 陳建華
    演員 許還山

    陳嫂的兒子,工程師。他與收養的妹妹光子情同骨肉,自從與妹妹分別後,二十年一直魂牽夢繞,曾因想尋找妹妹而被誣為“日本特務”。但是,當妹妹回到自己身邊時,他的內心中卻發生了激烈的鬥爭,難言的苦楚煎熬着他。

  • 陳嫂
    演員 歐陽儒秋

    善良、貧苦的中國農村婦女。她不顧戰爭給兩國人民間造成的創傷和隔閡,在危難中收養了光子,並以手鐲為憑答應光子母親高崎日後可以來領回孩子。當高崎來尋女時,她以極大毅力剋制住對養女的無限疼愛,送走了女兒。

  • 何玉良
    演員 都本真

    陳建華的妻子,在陳建華被下放的艱難歲月中,她獨自撫養女兒,苦苦等待,終於盼到丈夫歸來。得知光子就是陳建華的妹妹時,她擔心陳建華會再次被這種“海外關係”所牽累,所以勸他不要與光子相認。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  [9-12] 

音樂原聲

影片插曲
曲名
作曲
作詞
《媽媽,看看我吧》
王酩
韓小磊、凱傳 [6]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1980年
1979年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優秀故事片
《櫻》
獲獎 [3]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這一歷史性事件觸動了詹相持的創作《櫻》的念頭。但如何將源遠流長的中日人民之間的情誼概括在一部僅90分鐘的電影裏,他一時難以把握。就在這一年,他讀到了一位由中國媽媽收養的日本遺孤回日本20多年後再度來中國與養母團聚的報道。詹相持備受感動,他認為這篇報道説明了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戰年代,人民的友誼都是永存的。小時候作為八路軍家屬被寄養在農民家中的他又聯想到自己與養母一家結下深情的往事。於是,詹相持將自己的經歷與那位日本青年的經歷揉合在起,逐漸構成了《櫻》的劇本。為了創作,他還在北京、大連採訪了許多與片中角色有類似經歷的日 [7] 
創作原則
在拍攝該片時,主創人員遵從“真實”原則,儘可能做到樸實,不刻意獵奇。例如,在陳建華與何玉良為認不認光子發生爭執的戲中,導演除了要求演員表演真實,為了加強悲劇氣氛,還特意安排了雨景。而除了光子在東京家裏的戲是在棚裏搭景外,該片的內外景都是實景拍 [7] 
為幫助初上銀幕的演員把握角色,導演在正式開拍前給演員排戲時,不排劇本里的戲,而是排戲前戲、戲外戲,而是通過生活小品練習,選取與劇情有關的、符合人物命運的生活情景來排練。排戲前戲、戲外戲,是讓演員體會人物關係,找到人物的生活感覺;不排戲中戲,是為了讓演員在實拍時保持創作上的新鮮感、真實 [7] 
中日合作
該片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日本友人的幫助。在中國生活過多年的日本婦女藤英曾多次到劇組駐地,談了自己的身世和感受,還拿來自己的日本衣物送給劇組。大連外語學院的日本專家為劇組示範了日本的禮節和日本人日常生活中行、坐、跪的形體要求。劇組需要一套日本女技術員的工作服,天津大港化纖廠的日本專家就請東京公司空運來一套。該片中的日本內景需要不少有日本特點的道具,溥傑的夫人嵯峨浩聽説後,讓劇組人員到自己家自由選用,並親自講解每一種道具的用途、使用場合、禮儀要求等 [8]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以情感人是該片的顯著特點,它沒有像某些影片那樣,有意迴避親人之間內心情感的起伏、衝擊,而是根據具體人物關係和規定情景,精心設計了母女離別、兄妹重逢、光子探母這幾場動人心絃的戲,圍繞人物的命運、人物的感情,把劇情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引起了觀眾的同情和激動。影片描繪了光子與中國媽媽、哥哥難分難捨的動人情景,一系列情節描寫比較感人。可惜還渲染得不夠,有點淺嘗即止。光子回村探母的戲,情景交融,節奏抒緩,影片用抒情的音樂、悽婉的歌聲對光子深摯的感情做了感人的渲染和深化,富有強烈的感染 [5] (《大眾電影》評)
負面評價
該片不去追究製造主人公骨肉分離的悲劇的罪魁禍首,卻把主要責任轉嫁到“四人幫”身上。這樣做,雖然配合了批判“四人幫”的需要,卻為日本軍國主義開脱了。該片很注重寫“情”,這本是好的,但由於影片在根本問題上混淆了是非,因而越是調動一切手段來渲染母女、兄妹相見不敢相認的人情味,就越是掩蓋了歷史的真相,這種抽象的人情味也就越有害。該片將故事背景放在“四人幫”橫行的年代,原以為可以增強其可信性,殊不知弄巧成拙,還是不能掩蓋其虛假性。作品只談友誼,不談歷史,不知兩國人民的友誼必須建立在對歷史是非共同認識的基礎上,因此起不到促進兩國人民友誼的作 [4] (中國電影金雞獎原評審、《電影藝術》原編輯徐如中評)
參考資料
  • 1.    《櫻》劇情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19-02-24]
  • 2.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編.中國影片大典 故事片·戲曲片 1977-1994: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02:70
  • 3.    1979年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引用日期2019-05-19]
  • 4.    徐如中.從《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想到《櫻》[J]電影藝術,1983(1):10-11
  • 5.    木易.情深意長——喜看影片《櫻》[J]大眾電影,1980(1):9-10
  • 6.    王酩.王酩歌曲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02:10
  • 7.    文化部電影局《電影通訊》、中國電影出版社本國電影編輯室合編.電影導演的探索: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166-170
  • 8.    銅山.人民的友誼[J]大眾電影,1980(1):10
  • 9.    博志.我愛以情動人的《櫻》——淺談影片《櫻》在感情上的藝術處理[J]電影評介,1980(2):10-11
  • 10.    楊謙.談談《櫻》的藝術特色[J]電影藝術,1980(5):20-21
  • 11.    韓小磊,詹相持.對人物命運和人情的思考——拍攝《櫻》片的心得[J]電影,1980(第10期):28-33
  • 12.    木易.情深意長——喜看影片《櫻》[J]大眾電影,1980(1):9-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