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

鎖定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位於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與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規劃面積5000餘畝,始建於1993年,是以熱帶雨林生態環境為基底,以黎村苗寨民俗風情文化為特色的黎苗文化體驗觀光旅遊區。 [1]  [6]  [31]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豐富、資源種類齊全,由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田野黎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驗區構成,景區內還展示了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6] 
2010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21]  2015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 [7] 
中文名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
外文名
Hainan Binglanggu Li and Miao Cultural Heritage Park
地理位置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與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
開放時間
08:30-18:00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80元(旺季±20%,淡季-20%)
著名景點
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等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歷史沿革

  • 地名來源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因其兩邊森林層巒疊嶂,中間是一條延綿數千米的檳榔谷地而得名。 [1] 
  • 發展沿革
1993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誌(1991-2010)》顯示為1998年1月),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創建。 [6]  [29-30] 
1995年10月,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開業。 [30] 
1999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重修建設。 [29] 
2007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興建非物質文化陳列館、圖騰文化館等場館。 [29] 
2010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整體規劃由三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 [29] 
2016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開始增設旅遊住宿產品。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地理環境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位置境域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位於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規劃面積5000餘畝,距離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心26千米,距離亞龍灣海岸26千米,距三亞市中心28千米。 [1]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地形地貌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位於五指山脈南麓的延伸部分,屬於低山丘陵地地貌,地形四周高,向裏傾斜。最低點位於東北部低窪農田,高程約153.6米;最高點位於東部,高程約359.3米;場地高差跨度約205米。坡向分佈比較豐富,且景區所處谷地走向為西南向東北方向,主要坡向還是以西北向為主,北向次之。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氣候特點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屬於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由於季風和颱風的影響,年平均降雨量分配不均勻,呈明顯乾濕兩季,氣候年均温25℃,1月均温為20℃,7月均温為28℃。降水集中,年降水量約1800毫米,乾濕季明顯,每年6—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為乾季。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土壤特徵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土壤母質是花崗岩,表上層較薄,滲透性較強,屬薄有機質薄土層粗砂褐色粘紅壤。由於雨水沖刷,土表有10%的裸岩和約20%的粗砂。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自然資源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所在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珍稀野生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的巨蜥、蟒等,二級保護的動物有獼猴、水鹿、穿山甲、原雞。植物有34科63屬88科,94%屬喬木,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二級保護植物15種,海南省級保護植物54種,主要科是龍腦香科(2屬),其次是大載科、樟科、梧桐科、無患子科、楝科、桃金娘科、殼鬥科、木蘭科、棕櫚科等。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主要景點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豐富、資源種類齊全,由蘭花小木屋、田野黎家、黎苗風味美食街、《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谷銀苗家、甘什黎村、非遺村七大文化體驗區構成,景區內還展示了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6] 
  • 主題景點
蘭花小木屋民宿體驗區:該區鄰山側畔,雨天可以聽到“田野蛙鳴”,夜晚可以看到“星光斑斕”。 [4] 
田野黎家民宿體驗區:仰望可見峯巒疊嶂,俯視可見黎家傳統船型屋,可使遊客體驗隱逸田園之感。 [4]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主題景點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主題景點(6張)
黎苗風味飲食文化體驗區:在波隆人家可食檳榔,在黎家美食一條街可品嚐黎家小吃。 [4] 
《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體驗區:該區可觀看大型原生態黎苗文化實景演出《檳榔·古韻》,該演出被國家商務部等六部委列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每天會上演4場,展示黎族打柴舞、舂米舞等黎族生活景象,以及原始的鑽木取火、自制的黎族樂器、世黎錦紡織技藝等黎族傳統文化也被融入到歌舞演出中。 [2]  [4] 
谷銀苗家文化體驗區:該景點有雨林茶樓、苗族狩獵文化區、山寨門、牛角號、迎賓區、蠟染人家、苗家小學體驗區、狩獵人家、蜂農人家、蛇農人家、苗族演藝廳——望天眸(刀山火海演出)、百鳥園、石祖崇拜區、雨林吊橋、谷銀、蜘蛛科普園等項目。 [6] 
甘什黎村文化體驗區:檳榔谷甘什黎村,由上村與下村組成,為賽方言黎族,約有人口400餘人。該景點即“甘什村”,有榮譽館、圖騰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百年穀倉羣、黎族文身館、山欄文化館、釀酒坊、陶藝館、百年古黎村、摘檳榔爬樹表演、打柴舞、鬧隆閨、扎魚、豐收樂古樂表演、椰子坊等項目。 [4] 
非遺村文化體驗區:該景點有無紡館、麻紡館、棉紡館、龍被館等主題博物館,三月三廣場、海黎廣場、台灣精品館、非遺一巷、非遺二巷、觀景平台、百年文化長廊、無紡館、麻紡館、棉紡館、龍被館、黎錦展銷中心等項目,展現給遊客的十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黎族打柴舞、船形屋、黎族文身等。 [4] 
  • 主要場館
山欄文化館:原始時代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據海南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培育出旱稻品種—“山欄稻”。山欄稻雖好,但種植卻不易,需經過砍伐樹木、焚燒、下種、看護、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生產過程,屬於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該館即展示“山欄稻”的歷史。 [5] 
主要場館
主要場館(7張)
黎族文身館:文身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是中國古代越人及其後裔的重要人身裝飾,在黎族中仍有遺存。該館中展現了黎族五大方言區的文身樣式,還通過蠟像還原了當時黎族人文身的場景及所使用的工具。 [5] 
陶藝館:黎族原始製陶技藝於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製陶技藝傳女不傳男,露天燒製是其特點。陶藝館的外形是一個巨大的陶製蒸酒器,館內以“取陶泥”“製坯”“燒陶”“加固陶器”等流程,圖文並茂及實物展示的方式展現了黎族人完整的製陶工藝。 [5] 
圖騰藝術館:圖騰藝術館內收集有海南民間藝術家陳玉湘用自己研發的新型環保雕塑材料(纖維混合粘土)製作而成系列彩塑藝術作品,如《黎族三月三》《五指山女神》《大力神》《蛙》《漁歸圖》等描繪了黎族的風土人情、圖騰崇拜、民間故事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內容。 [5] 
黎族民俗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該館內收集了不同年代,各個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石斧、蒸酒器、捕魚腰簍、弓箭、粉藥槍、手捻刀、頭骨簪、獨木凳、新娘盛裝等物件配以簡單明瞭的文字説明,從生產、生活、飲食、工藝、婚俗、節慶、樂器、交通傳信、宗教信仰等方面展現了黎族人的生活風貌和民族歷史。 [5] 
龍被館:龍被,是海南黎族傳統織錦工藝美術品,龍被館內珍藏了幾十幅龍被作品,其中包含龍騰祥雲、麒麟雙鳳吉祥圖龍被等。 [5] 
棉紡館:海南島上自古多有木棉,黎族婦女尤其擅長棉紡織。該館內是一條展示長廊,以蠟像還原了黎族織錦的“紡、染、織、繡”四大工藝。 [5] 
麻紡館:該館收集了黎族人在麻紡織史時的各類麻紡織製品和製作工藝。 [5] 
無紡館:古代人民在用麻和木棉紡織之前,曾經歷過相當長時期的“無紡織”年代,樹皮布的出現,成為了製造衣服的好原料。無紡館,展示着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及各類樹皮布的珍貴製品。 [5] 
  • 體驗項目
牛拉木輪車:旅客坐於木輪車之上觀賞景區內的田園風光,趕牛的黎族阿哥會操着一口帶有當地特色的普通話,向遊客介紹沿途景色,講解黎族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 [3] 
攀藤摘花:“攀藤摘花”是黎族人民創造出的一項比賽活動。兩樹之間以藤相連,藤的一端插上鮮花,大家競相攀上繩子,拼盡全力懸到對面去採摘,誰用時最短,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3] 
拉烏龜:“拉烏龜”是黎族青年們摹仿烏龜行走的動作創造出的一種體育遊戲。對陣雙方各自將繩子的一端牢牢地捆在腰上,然後雙方向相反的方向,雙腳雙手拼命向前用力,直至將對方拉過規定的界線,就獲得了勝利。 [3] 
竹竿舞:是黎族民間舞種,黎族民間傳説,建茅屋時,竹竿不斷從屋頂滑下,人們為避免打腳碰頭刺臉,便不斷地跳躍,後逐漸模仿和改進,便形成了“跳柴舞”。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碰擊聲裏,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做各種的動作。當一對舞者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嘿!呵嘿!”。 [3] 
高空滑索:高空滑索是一種集遊樂、體育運動與一體的的項目,讓遊玩者可以體驗“凌空飛渡”的感受,同時又可以俯瞰的熱帶雨林景觀。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開發建設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基礎建設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有各類建築總佔地面積4183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5997平方米。建築層數以一層和二層為主,佔比達85%。最高層為4層,佔比9%,分別是入口處遊客服務中心(為半地下兩層)、波隆人家餐廳、總辦行政樓及景區1號和2號樓。 [6]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品牌建設

截至2020年4月,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企業、十大最佳電影拍攝取景基地各類稱號共計167項,其中國家級34項,省級70項,縣級44項,其他社會組織19項。 [20]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部分稱號一覽表
稱號名稱
授予時間
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2010年
海南省企業文明誠信先進(示範)單位
2010年12月
海南省衞生先進單位
2011年2月
海南省2007-2010年度文明風景旅遊區
2011年5月
2011年海南省創先爭優活動優秀旅遊景區
2011年12月
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2011年12月
海南黎族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
2013年1月
海南省工會“雙亮”工程示範點
2013年3月
2013全國十佳休閒農莊
2013年9月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2014年6月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2014年9月
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
2015年7月
2022年海南省省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
2022年10月
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
2022年11月
參考資料: [7-19]  [21]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文化活動

  • 特色活動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是海南黎、苗族傳統“三月三”及“七夕嬉水節”的主要活動舉辦地之一,景區還推出以“探秘非遺”“農耕漁家”“黎錦作坊”“藤編型秀”“扎染DIY”“雨林拓展”等旅遊線路為主體的研學活動。 [1]  [22] 
2019年5月28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黎錦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非遺名錄10週年’活動”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舉行,開展“黎族紡染織繡技藝”“黎族藤竹編織技藝”展示等活動。 [25]  2021年6月29日,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主題活動,活動中表演了由舞劇《黨旗高高飄揚》。 [23]  2023年4月16日,2023海南黎苗風情旅遊推廣周活動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三月三廣場開展,舉辦2023海南黎苗風情旅遊推廣周啓動儀式、新媒體推廣“種草”海南多彩的民俗、海南十大黎苗風情旅遊線路設計等活動。 [24]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旅遊信息

  • 門票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門票價格為80元(旺季±20%,淡季-20%)。 [26] 
  • 交通
長途車:可從三亞汽車總站(三亞解放路步行街和旺毫超市中間)乘坐開往保亭、五指山方向的客車,購票區段為三亞至保亭檳榔谷,上車後跟售票員説在檳榔谷景區新大門下車即可,票價在11元左右,全程歷時約45分鐘。 [27] 
公交車:可在三亞市搭乘三亞公交城際1號線抵達景區。 [27] 
自駕車:(1)三亞出發,驅車經吉陽鎮,行至東線高速與中線224國道交匯處,左拐上中線224國道往五指山、保亭方向行駛10千米左右,即可到達;(2)海口出發,沿東線高速向三亞方向行使,下東線高速後至與中線224國道交匯處,右拐上中線224國道往五指山、保亭方向行駛10千米左右,即可到達。 [27] 
  • 路線
A線(文化民俗參觀路線):人文大門—三月三廣場—非遺村一巷—非遺村二巷—黎族傳統文化長廊—黎族無紡館—黎族麻紡館—黎族棉紡館—黎族龍被館—《檳榔·古韻》大型原生態實景演出—四大名粉—惠民街。 [28] 
B線(全新項目體驗):水陸越野車(夢想田園體驗區)—田野卡丁車(三月三廣場)—空中小火車(三月三廣場)—飛林探巢(雨林苗寨)—《熱帶風暴》體驗館(雨林苗寨)—山地滑車(苗寨石祖站)—彩虹滑道(苗寨大門)—雨林旱滑(從花梨站乘觀光車至石祖站)—《檳榔·古韻》實景演出—雨林水漂(《檳榔·古韻》劇場美食街右側)。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