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檔案

(201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檔案》又名為《一部個人史》,原版名稱《The File : A Personal History》的作者是(加)蒂莫西·加頓艾什(Timothy Garton Ash)的一部將個人回憶與歷史探索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的紀實作品。2015年9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是作者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為了研究希特勒統治之下的德國,分別在東、西柏林停留數年蒐集資料,留下了厚達325頁的秘密檔案。兩德統一後作者重訪東德,根據東德國安部為他建立的檔案和自己的日記... 於是,穿越各種回憶的迷霧,探尋自身作為其中一部分的歷史的真相,促成了這樣一本動人心絃的著作。 [1] 
書    名
檔案
別    名
一部個人史
作    者
[加] 蒂莫西·加頓艾什
原作品
The File : A Personal History
譯    者
汪仲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9月20日
頁    數
268 頁
定    價
58 元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49570485

檔案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跟喬治·奧威爾或約翰·勒卡雷的小説一樣扣人心絃、令人不安且具有道德挑戰的私人敍述,只不過這裏講述的全部都是真的。★梁文道、劉瑜、熊培雲、許知遠聯袂主編——“理想國譯叢”(MIRROR)系列之一(013)——保持開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本書有梁文道專文導讀“出賣作為一種美德”。 [1] 

檔案創作背景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輕的蒂莫西·加頓艾什為了研究希特勒統治之下的德國,分別在東、西柏林停留數年蒐集資料,但沒想到,他在東德的行蹤被認為是間諜活動,並被秘密警察和線民盯梢,留下了厚達325頁的秘密檔案。兩德統一後,東德的秘密警察檔案開放,作者重訪東德,根據東德國安部為他建立的檔案和自己的日記,一一尋訪當年那些監視他的人,重建青年時期的一段記憶。他驚訝地發現,彼此立場不同的人,往往對相同的經驗持有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回憶;於是,穿越各種回憶的迷霧,探尋自身作為其中一部分的歷史的真相,就成了本書寫作的動力,最終促成了這樣一本動人心絃的著作。 [1] 

檔案圖書目錄

導 讀 出賣作為一種美德 / 梁文道
前 言 羅密歐?
第一章 序言報告
第二章 馳赴柏林
第三章 跨越圍牆
第四章  IM“ 指導教授”?
第五章  IMV“ 米夏拉”
第六章  IM“ 舒爾特”
第七章  IMB“ 史密斯”
第八章  IM“ R 太太”
第九章 波瀾壯闊在波蘭
第十章 禁止入境黑名單
第十一章 浮士德羣像
第十二章 冷戰終結
第十三章 檔案效應
第十四章 英倫諜影 [1] 

檔案作品評價

背叛與妥協的刻骨描述,叫人毛骨悚然;現代與當下的無價記錄,書寫勇氣與美麗;人性無解之謎,魂縈夢繫,永遠揮之不去。——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20世紀偉大的諜報小説家)
《檔案》一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在於加頓艾什追蹤許多當年持續跟蹤、監視並密告他的人,本書因此更接近驚悚小説的味道,然而,較驚悚小説更勝一籌之處在於,《檔案》所述皆為真人真事——《蘇格蘭週日報》(Scotland on Sunday)
完美融合諜報驚悚小説、冷戰史、自傳與哲理思索於一書……筆觸優美,探討嚴肅而不失幽默諷刺。——《英德書評》(British-German Review)
★《檔案》重現20世紀80年代中歐變化的手法,從未見於其他任何書籍。這是一本傳家之作,當我們的子孫問起中歐共產主義政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當他們懷疑優美的英語寫作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答案就在《檔案》之中。——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 [1] 

檔案作者簡介

蒂莫西·加頓艾什(Timothy Garton Ash):當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寫作者之一,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衞報》專欄作家、中東歐當代史專家,著有《波蘭革命》、《檔案:一部個人史》、《事實即顛覆:無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寫作》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