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檀梨

鎖定
檀梨(Pyrularia edulis (Wall.) A. DC.)小喬木或灌木,高3-10米;小枝粗壯,圓柱狀;芽被灰白色絹毛。葉紙質或帶肉質,通常光滑,無泡狀隆起,卵狀長圓形,很少呈倒卵狀長圓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被管長圓狀倒卵形,花被裂片5-6,三角形。核果梨形,基部驟狹與果柄相接,頂端近截形,有臍狀突起;外果皮肉質並有粘膠質;種子近球形,胚乳油質。果期8-10月。產於西藏、四川、雲南、湖北、廣西、廣東、福建。生於海拔1200-2700米常綠闊葉林中。該種種子可用於制皂和入藥,莖皮也可入藥。 [1] 
中文名
檀梨
拉丁學名
Pyrularia edulis (Wall.) A. DC.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檀香目
檀香科
檀梨屬
檀梨
命名者及年代
(Wall.) A. DC,1857

檀梨形態特徵

檀梨
檀梨(10張)
小喬木或灌木,高3-10米;樹皮灰色或灰黃色,皮孔長圓形,明顯或不明顯;小枝粗壯,圓柱狀;芽被灰白色絹毛。葉紙質或帶肉質,通常光滑,無泡狀隆起,卵狀長圓形,很少呈倒卵狀長圓形,長7-15釐米(連葉柄),寬3-6釐米,頂端漸尖或短尖,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側脈4-6對,被長柔毛;葉柄長6-8毫米。雄花:集成總狀花序,長1.3釐米;花序長2.5-5(-7.5) 釐米,頂生或腋生;花梗長6毫米,無苞片;花被管長圓狀倒卵形,花被裂片5(-6),三角形,外被長柔毛;花盤5(-6)裂;雌花或兩性花:單生,子房棒狀,被短柔毛;花柱短。核果梨形,長3.8-5釐米,基部驟狹與果柄相接,頂端近截形,有臍狀突起;外果皮肉質並有粘膠質;種子近球形,胚乳油質;果柄粗壯,長1.2釐米。果期8-10月。 [1-2]  [4] 

檀梨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2700米常綠闊葉林中。 [1] 

檀梨分佈範圍

產於西藏、四川、雲南、湖北、廣西、廣東、福建。印度、尼泊爾、錫金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尼泊爾。 [1] 

檀梨主要價值

種子含油量為56-65%,油呈深棕色,濃稠,經加工處理後可供食用,亦可用於制皂和入藥(治燒傷、燙傷等症),莖皮入藥治跌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