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橫須賀港

鎖定
位於日本本州島東京灣入口處東岸,北有橫濱市相連,南和橫須賀市東岸接壤,港內的停泊設施、修船能力、油料和彈藥貯存設備及兵員休整設施等方面的條件得天獨厚,具備了海軍基地所需的各種條件,素有東洋第一軍港之稱。著名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便駐紮於此。
中文名
橫須賀港
外文名
橫須賀港(日文),Yokosuka Port(英文)
啓用時間
1952年7月
依    據
日美安全條約

橫須賀港基本信息

橫須賀港港灣圖 橫須賀港港灣圖
港內水域開闊(水線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水深流緩(水深7~30米,潮流流向基本呈北偏西和南偏東向、速度在1節左右),無須疏浚,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天然良港之一。整個港區形似人的手掌,“大拇指”直接觸摸橫濱市,為第四區;由吾賽島分割成的“食指”根上,有兩道防波堤(東防波堤和東北防波堤),東北防波堤將“掌心,一分為二,在外的一半是外港,也是檢疫錨地;靠裏而的一半是內港的第三區。內港的漲潮流為北西北向,速度0.6~0.7節;落潮流為東南和南東南向,速度1~1.2節。外港的漲潮流為北向,速度1.1節;落潮流為南向,速度1節。進入港區後的導航標誌主要有,防波堤端頭燈樁和相應的信號台以及猿島等孤立日標。

橫須賀港第一區

橫須賀港的第一區(已被劃為軍事禁區,禁止一切船舶駛入。)是美國在遠東最大、功能最全的海軍基地,被評價為“是美國海外海軍基地中,規模最大、條件最好的基地之一”,佔地面積約230萬平方米,以前是舊日本帝國的海軍基地,另外還包括舊海軍的橫須賀首府、海軍工廠、海軍陸戰團、學校等建築。該基地的前身是1865年日本江户幕府在該地創辦的第一家造船廠“橫須賀制鐵所”,以後在1872年被當時的明治政府劃歸海軍省,1903年改稱為“橫須賀海軍工廠”,有了海軍基地的雛形。隨着19世紀末日本帝國海軍力量的突起,到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戰爭和第一次大戰期間,該廠修造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具備了建造巡洋艦、戰列艦等當時主力艦船的能力。直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職工總數曾達4萬餘人,不但修船能力達到當時的水平,並且成為舊日本帝國海軍兵力的大本營(基地內作為第7艦隊的地下司令部,就是日本原帝國海軍的作戰室),1945年日本投降時,美國於同年8月26日在橫須賀登陸,接管了該基地,並於1947年陸續設立了艦船修理部、補給站和港務部。自此,美國開始插足於橫須賀。隨後,美軍出自遠東的需要,要求日本為其提供基地,日本於1952年7月正式將橫須賀基地提供給美軍使用。

橫須賀港修繕和擴建

美軍正式進駐該基地後,對各種設施又進行了一系列的修繕和擴建。為了能夠停靠上160米左右的輕型巡洋艦和能停靠長達170米的斯普魯恩斯級大型驅逐艦,在1985年4月~11月對原有6號和7號驅逐艦維修碼頭進行了擴建,將碼頭的長度由原來的118米增加到172米。同時,在距碼頭54米處的水域裏,又建造了一個混凝土樁基的系船島(形狀似一突出的堤碼頭),“島”與碼頭之間有一鐵橋相連。着手疏浚了海灣人口處周圍約28萬平方米的水域的面積,並利用這些疏浚砂土填海造地7萬平方米,不但恢復了泊船地區的停泊能力,也為住宅建設和其它軍事設施提供人造土地。經常停靠航母、核潛艇的12號碼頭和第7潛艇羣司令部附近的新倉庫,也是通過鑿巖平地後新造的;與日本海上自衞隊共用的水雷調試所,也遷到吾妻島,場地比原來至少擴大了10倍,達21萬平方米,並改名為水雷維修所。

橫須賀港承載量

美軍在該基地共有各種碼頭18座,總長度達2516米,分為19個泊位(14~17號泊位在6號於船塢內),其中小海港區自1966年以來是核潛艇經常停靠的駐泊地,還設有放射性監測柱。在基地內,設有駐日美國海軍的司令部、橫須賀艦隊基地司令部、第7潛艇羣司令部、艦船修理部、補給站、工程中心、地區醫療中心等機構,駐紮的部隊有:包括第7艦隊旗艦“藍嶺”號指揮艦的10艘戰鬥艦艇、駐日美國海軍通訊部隊、海軍陸戰隊(警衞隊)等。“藍嶺”號於1978年10月6日後,就一直駐泊於此。在10艘戰鬥艦艇中,曾有一艘是航母“中途島”號,從1973年10月5日起,它一直以此為母港,現已退役。由此可知,橫須賀也是美海軍海外港口中,唯一的航母母港(有2座分別長255米和280米的碼頭可供航母停靠)。這是因為橫須賀除了具有良好的駐泊條件外,一方面是附近有厚木機場可供使用;另一方面是具有出眾的修船能力,不但使“中途島”號的出航率自以此為母港後一直名列前茅,而且為其一再延長服役期提供了保證。

橫須賀港重要性

橫須賀基地的重要性,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海軍修理廠的6個幹船塢。它們均是舊日本海軍時期建成的,竣工日期分別是: 1869年、1884年、1894年、1905年、1916年和1940年,進塢噸位分別為:4千噸、6千噸、 1千噸、5千噸和8千噸,仍完好無損可用。1~5號船塢已與日本共同使用(1~3號與日本海上自衞隊,4~5號和住友重型機械工業公司),最大的容積為22萬立方米的6號船塢仍由美海軍獨自使用。該船塢最初是為建造第3艘大和級戰列艦“信濃”號(該艦後被改成航母,1944年11月被美潛艇用魚雷擊沉),主要用於維修航母,是美國在夏威夷以西海區內能容納航母的唯一船塢,而且就是在關島也沒有一個能容納航母的船塢,“中途島”號的多次修理和數次大規模改裝,均在此塢進行。
所以,依據美海軍的“全球戰略”,橫須賀是它必須依靠的基地,也是它在西太平洋上的重要根據地。尤其是針對第7艦隊而言,橫須賀最大的價值就是具有很強的維修艦船能力。雖然該基地佔地面積比不上美國原在菲律賓的蘇比克海軍基地,但它的海軍修理廠的修理各種艦船,而且從軍事裝備的維修經驗和能力、工人的基本素質以及周圍可支援的工業能力來看,也高出一籌。例如,1980年7月29日,“中途島”號在菲律賓四南海面與巴拿馬商船碰撞艦體破損後,雖然被拖到蘇比克灣修理,但仍然請求橫須賀派技本人員前去支援,因此,一旦第7艦隊需要維修航母,只有該基地可以承擔,否則只得開回夏威夷,或者航行14天遠涉重洋開到美國的西海岸。

橫須賀港基地補給

基地補給由橫須賀海軍補給站負責,艦艇和飛機用的燃油主要貯存在基地對岸港內的吾妻島上,該島上的貯油設施面積約84萬平方米,是與日本共用的,有大小油庫37區,貯油容量約40萬千升,品種有航空汽油、噴氣機油料、汽車汽油、柴油機重油等8種油料。此外,在橫濱還有一小柴油庫(也是舊日本海軍遺留下來的),佔地約52萬平方米,並有26個貯油罐,可貯油約42萬千升,並有兩應長達708米和138米的棧橋碼頭,可供油輪直接停靠裝卸燃油。在基地不遠的浦鄉,還設有彈藥庫,設施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並有完善的碼頭裝卸設備。

橫須賀港相關內容

還須補充的是,橫須賀仍然是日本海上自衞隊的主要基地之一,水域面積8千多平方米,水深7~23米,不但是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駐地,而且整個海上自衞隊艦艇總被40%的艦艇(約115艘)也駐泊於此。具體日本海上自衞隊在橫須賀基地的駐泊部隊有:自衞艦隊司令部、護衞艦隊、潛艇艦隊、第1和第4護衞隊羣、第2掃雷隊羣、第1運輸隊、第2潛艇隊羣等;後勤支援系統的兵力有:第33護衞隊和第37護衞隊(並有4艘排水量為1470噸筑後級護衞艦),第42掃雷隊,另外還有運輸艦和11700噸的“白瀨”號破冰船。同時,隨着美國對橫須賀海軍基地的不斷擴建,日本海上自衞隊在橫須賀的基地建設也日益加強,在80年代初相繼竣工了吉倉1 號、2號碼頭,使過去一直在海上系水鼓的海上自衞隊艦艇,平時也已可以直接停靠碼頭送行物質補給或修整,並得到電力和蒸汽的供應,一般情況下,一座碼頭每側採用並靠方式能依靠2艘艦,共可停靠8艘,當然,如果與橫須賀的美國海軍基地相比較,在後勤生活條件上,無論是住宿條件還是飲食環境都有很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