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橫斑漁鴞

鎖定
橫斑漁鴞(學名:Scotopelia peli)是鴟鴞科、斑漁鴞屬的貓頭鷹。體長51-61釐米,體重2055-2325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面盤不突出,呈紅棕色,邊緣不明顯。頭部和頸背有長羽毛。該物種沒有耳毛。上體呈紅棕色,有細密的暗色條紋。飛羽和尾羽有明暗紋。喉部白色。下體呈淺紅褐色,帶有暗色的軸條紋,虹膜為深棕色,喙黑色,基部為灰色。腳底有針骨而不是鱗片,以幫助抓住魚。
夜行性鳥類,在月夜尤其是黎明時分發出最活躍的聲音。白天棲息在大樹枝上,通常成對棲息。以魚類為主食,有時會捕捉青蛙、螃蟹或貽貝。有時會涉入沙洲附近的淺水中覓食。從馬裏和尼日利亞到塞內岡比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幾內亞和加納零星分佈。中部非洲從沿海向東至剛果東部,間斷至蘇丹、索馬里、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從剛果零星向南至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和南非東部。
中文名
橫斑漁鴞
拉丁學名
Scotopelia peli
外文名
英文 Pel's Fishing-owl, Pel's Fishing Owl, Pel's Fishing-Owl
法文 Chouette-pêcheuse de Pel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鴞形目
鴟鴞科
橫斑漁鴞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onaparte, 1850)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3] 

橫斑漁鴞形態特徵

橫斑漁鴞體長51-61釐米,翼長423-445毫米,翼展平均153釐米;體重2055-2325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上體呈紅棕色,有細密的暗色條紋、黑斑和一些條紋。飛羽和尾羽有明暗紋。喉部白色,當它們鳴叫時,喉嚨顯得腫脹。下體呈淺紅褐色,帶有暗色的軸條紋,這些條紋的末端是單根羽毛尖端的圓形斑點。大腿和翅下覆羽呈淺紅褐色。面盤不突出,呈紅棕色,邊緣不明顯。頭部和頸背有長羽毛,它們往往將這些羽毛鬆散地披在身上,使頭部看起來蓬亂。 [4] 
該物種沒有耳毛。眼睛為深棕色,蠟質為灰色,喙黑色,基部為灰色。小腿和腳趾裸露,呈淡稻草色,腳底有針骨(spicules)而不是鱗片,以幫助抓住魚。 [4] 
橫斑漁鴞

橫斑漁鴞棲息環境

棲息於河流和湖泊沿岸的森林,從沼澤和河口,海拔高度為海平面到約1700米。通常首選有大樹的河濱森林,以及大河、沼澤或湖泊中擁有成羣成熟樹木的島嶼,前提是島嶼離河岸不太遠。 [4] 

橫斑漁鴞生活習性

行為:夜行性鳥類,在月夜尤其是黎明時發聲最為活躍。白天棲息在大樹枝上,通常成對棲息。 [4] 
聲音:雄性的鳴叫聲是低沉的喇叭般的轟鳴聲,以叫聲開始,通常隨後是更深沉、更柔和的咕嚕聲-嗚嗚嗚嗚嗚。3千米外都能聽到這個聲音。雌性的叫聲類似,但音調稍高,以雙音符結尾。鳴叫聲短暫每隔大約10秒重複一次。該物種有時會假裝受傷,發出刺耳的顫音。雌性和年長的幼鳥會發出哀號聲乞討——wheeoouu。 [4] 
食性:橫斑漁鴞可以捕獲重達2千克的魚,但通常捕食100-200克的魚。有時會捕捉青蛙、螃蟹或貽貝。首選的狩獵方法是從懸於水面的樹枝上進行狩獵。魚是通過它們在水面引起的波紋來識別的;然後橫斑漁鴞滑翔下來,用爪子抓住魚,然後猛撲回到棲息處。它們很少將身體浸入水中,通常在捕魚時也不會被淋濕。它們有時會涉入沙洲附近的淺水中覓食。 [4] 

橫斑漁鴞分佈範圍

分佈於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金),剛果(布)、洪都拉斯、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肯尼亞、利比里亞、馬拉維、馬裏、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多哥、烏干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1] 
橫斑漁鴞分佈圖 橫斑漁鴞分佈圖 [1]

橫斑漁鴞繁殖方式

橫斑漁鴞大多在旱季繁殖,此時水淺且清澈,更容易發現魚。一雄一雌制的配對,通過密集的叫聲來佔領靠近水的領地,尤其是在繁殖季節開始時。巢是靠近水源的一棵老樹上的天然樹洞或空洞。與大多數貓頭鷹類似,它們不添加任何築巢材料。在巢內產下1-2枚白色的卵,平均尺寸為62.5毫米×52.1毫米,重量約為85克。孵化僅由雌性完成,而雄性則提供食物。孵化期持續約32天,在第一枚產下後就開始。通常只有一隻雛鳥能存活下來,並在68-70天時長出羽毛。幼鳥會在父母領地停留6-9個月,並在10個月時長出第一根真正的羽毛。當在巢中受到打擾時,雌性會假裝受傷並張開嘴發出高亢的顫音,以分散注意力。 [4] 

橫斑漁鴞保護現狀

橫斑漁鴞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1] 

橫斑漁鴞種羣現狀

橫斑漁鴞的全球種羣規模尚未量化,但據報道該物種在其大部分分佈範圍內都很常見(delHoyo等人,1999年)。趨勢理由:根據Tracewski等人的説法,由於棲息地喪失,該物種被初步評估為正在減少。(2016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