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橙頂錐尾鸚鵡

鎖定
橙頂錐尾鸚鵡(學名:Eupsittula canicularis):是鳥綱、鸚鵡科典型的攀禽。鳥體羽毛為綠色、喉嚨和胸部上方為淺橄欖色,胸部下方以及下腹部為黃綠色;前額靠近鳥喙的地方有一塊橙色的羽毛。鳥喙強勁有力,喙鈎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棲息於開闊以及半開闊的林區、灌木叢、沼澤、高達1500米的乾燥落葉性林區等地。主要以種子、水果、漿果、花朵、堅果以及植物等為主食。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羣。分佈於墨西哥、哥斯達黎加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Orange-fronted Parakeet
別    名
橙頂鸚哥
中文學名
橙頂錐尾鸚鵡
拉丁學名
Eupsittula canicular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鸚形目
鸚鵡科
錐尾鸚鵡族
錐尾鸚哥屬
橙頂錐尾鸚鵡
亞    種
3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同義學名
Psittacus canicularis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橙頂錐尾鸚鵡形態特徵

橙頂錐尾鸚鵡
橙頂錐尾鸚鵡(32張)
橙頂錐尾鸚鵡有三個亞種,體長20.5-24釐米,體重70-75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面有一條寬闊的橙紅色帶,延伸到領部和頂冠的前部。冠的其餘部分為藍色,從頸項到上體部分融化成草綠色。胸部下方以及下腹部為黃綠色。喉嚨、頸部和胸部兩側為淡橄欖色橄欖色,腹部為淡黃色,前額靠近鳥喙的地方有一塊橙色的羽毛,其後的頭頂帶有藍色的羽毛;翅膀內側的覆羽為黃綠色,尾巴內側的羽毛也為橄欖黃色;眼睛外圍的裸皮為奶油色。兩種相似,雌鳥前額的橙色羽毛比較窄且比較少。
虹膜為淺黃色,鳥喙角質色帶點肉色,腿爪灰棕色。 [4-5] 

橙頂錐尾鸚鵡棲息環境

橙頂錐尾鸚鵡主要棲息於開闊以及半開闊的林區、灌木叢、沼澤、高達1500米的乾燥落葉性林區等地;偏好河岸以及森林的邊緣,有時候會造訪農耕區和果園等地。
主要居住在乾旱和半乾旱的低地上的樹木茂密的田野或空曠的樹木稀疏的地區,包括多刺的森林和落葉的熱帶森林。在海拔600米以下更為豐富,儘管它們在繁殖後在洪都拉斯中部的高幹旱地區可達到海拔1,500米,非常適應部分被清理的棲息地,通常棲息在城市附近的棕櫚和芒果種植園上。 [5] 

橙頂錐尾鸚鵡生活習性

橙頂錐尾鸚鵡
橙頂錐尾鸚鵡(20張)
一般樹棲。通常成對行動,在繁殖季會組成4到30只左右的小羣體,偶爾會聚集數百隻的龐大族羣;橙頂錐尾鸚鵡是遊牧的鳥種,常常觀察到在城鎮中聚集,個性並不十分內向,偏好在樹頂活動,在林間休憩的時候難以被察覺,因為它們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橙頂錐尾鸚鵡通常在早上覓食,進食以及遭遇危險的時候相當安靜,如果被驚擾的時候會整羣飛起,伴隨刺耳的大叫聲。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吵雜的叫聲,因此相當明顯易見。在危地馬拉的沿海森林中與白額亞馬遜鸚鵡混羣。
橙頂錐尾鸚鵡主要以種子、水果(特別是野生無花果)、漿果、花朵、堅果以及植物等為主食;包括木棉和印加樹的種子、榕樹、蒲桃和食桑木(Brosimum)的果實,以及風車子屬(Combretum)的花朵。也會到灌木叢或是樹間尋找昆蟲及幼蟲果腹。平常也會造訪花園、果園、農耕區,尤其偏好玉米等穀類作物,偶爾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壞而引起農民的射殺。 [4] 

橙頂錐尾鸚鵡分佈範圍

哥斯達黎加; 薩爾瓦多; 危地馬拉; 洪都拉斯; 墨西哥; 尼加拉瓜
現存和介紹:波多黎各。 [3] 
橙頂錐尾鸚鵡分佈圖 橙頂錐尾鸚鵡分佈圖

橙頂錐尾鸚鵡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墨西哥瓦哈卡州是每年的3-5月; 在薩爾瓦多是1-5月, 在哥斯達黎加是旱季。在自然環境中,活躍的白蟻丘通常是橙頂錐尾鸚鵡建造鳥巢的首選地點。 幾對夫婦有時彼此相鄰挖洞。這些鳥類在白蟻丘中挖掘出一個長的向上進入的通道,然後一個急轉彎在土堆中挖出了洞穴。它們還使用樹木中啄木鳥等啄出的的洞作為鳥巢。雌鳥每巢產3-5枚卵,只有雌性孵化。孵化期30天左右。幼鳥6周後長齊羽毛然後離巢。 [5] 

橙頂錐尾鸚鵡亞種分化

橙頂錐尾鸚鵡(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Aratinga canicularis canicularis
Linnaeus, 1758
2
Aratinga canicularis clarae
R. T. Moore, 1937
3
Aratinga canicularis eburnirostrum
Lesson, 1842
[2] 

橙頂錐尾鸚鵡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