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樹立弘揚真善美的創作觀

鎖定
《樹立弘揚真善美的創作觀》是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發表於《美術報》 [1]  ,並被人民網 [2]  等轉載。
作    者
王進玉 [1] 
作品出處
美術報 [1] 

樹立弘揚真善美的創作觀作品原文

前段時間,因為寫了篇批評當代藝術的文章,在微信羣裏遭到幾位同行的“罵”。“罵”的理由不是別的,而是認為我不該在文章裏批評“當代藝術的創作自由化”問題,也不該批評當代藝術在創作中所持有的“叛逆”立場,還對我鼓勵、倡導主旋律、正能量的創作觀加以嘲諷。
文章出來有爭論是好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場、角度、觀點,甚至意見,實屬正常,何況眾説紛紜,各抒己見,也是“百家爭鳴”的一種體現。尤其文藝問題,本身就非常複雜多樣,爭一爭、辯一辯、鳴一鳴,也是完全必要。而作為評論家,不僅需要有敢於批評的勇氣,更需要、也更應該有接受批評的胸襟和度量。
但後來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不然羣裏的其他人很可能會順着那幾位評論家的所謂引導而對寫作者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尤其會對一些題材的認識、主題的表達等產生不必要的曲解。於是我果斷參與了此次辯駁。
首先我提到,在進行爭論、爭鳴的時候,應以尊重對方為前提,在力求完整、準確地理解對方所表達的原意的基礎上展開,而不是一開始就帶有個人情緒和偏見,或望文生義,或斷章取義,這都不是真正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狀態和樣子。更不能以自己的認為和判斷作為唯一標準來完全否定別人的觀點和看法。
此外,有些人雖然做了很久的評論工作,但心態卻始終存在問題,看什麼都認為有問題,覺得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有思想,才似乎算是真正的批評家作派。但凡看到表揚的、鼓勵的,或者提及“主旋律”“正能量”創作觀的,就斷然認為是媚俗的表現,這是多麼錯誤荒唐的認識!由此也便造成一些所謂的評論家,對當代藝術創作中的諸多問題,以及大量存在搜奇獵豔,甚至低俗、惡俗等的現象視而不見;對創作對象任意性誇張、對經典傳統隨便性顛覆、對政治人物戲謔性醜化等的問題漠不關心;對負面情緒和黑暗題材,如無聊、孤獨、焦慮、冷漠、荒誕等的過多反映和刻畫,也熟視無睹,甚至將其看成是當代藝術所特有的標籤、對其解讀的關鍵密碼。
其實,很多人對“主旋律”“正能量”概念根本就沒有真正理解清,多是些片面的認識。主旋律創作,它的題材和內容是廣泛多元、開放多樣的。實際上,一切弘揚真善美,代表時代發展、反映社會進步、彰顯健康思想的藝術創作,都可稱之為主旋律。不能狹隘地認為只有那些反映革命歷史、塑造英雄模範的“宏大題材”。而正能量,則是與主旋律緊密相關的。進行主旋律的創作,自然就會帶來正能量的傳播。何況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文以載道”的優良傳統,繪畫方面則有“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功能説等等,這些其實都是“主旋律”“正能量”文藝創作觀的體現。而西方國家也有,如文藝復興時期,作為對中世紀社會和審美的反叛,以人本主義為主導而開啓的“美即真”、“美即科學”等的審美理念,便成為當時的主流價值觀,並體現在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諸多文藝巨匠的主旋律作品之中。所以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階段,都有其主旋律、正能量文藝創作觀的倡導,尤其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現象還存在的今天,更加需要引領社會審美取向的主旋律、正能量作品。
不可否認,當代藝術創作的確需要對社會問題、醜陋現象等加以勇敢地批判,但這也僅僅只是現實題材創作的一個方面。對於真正有責任感、使命感的藝術家來講,同樣也應對另一方面的現實,如不斷改善的人民生活與生態環境、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與城鄉建設等加以關注、描繪,甚至讚美,只有這樣,才算較為全面、準確地記錄當今時代、反映當下現實,才不至於在題材的選擇與主題的表達上嚴重誤導讀者和觀眾,也才是真正對歷史、對時代、對當下負責任的態度與做法。
換句話説,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評論者,敢批判就要敢肯定,敢諷刺就要敢讚揚,這才是真正大寫的、健康的人,也才是真正大寫的、有責任、有擔當的藝術家、評論家! [1] 

樹立弘揚真善美的創作觀作者介紹

王進玉,安徽宿州人,現居北京,知名學者、藝術家、藝術評論家、書法家。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