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樊家井村

鎖定
樊家井村地處江西省景德鎮市郊城鄉結合部,據2000統計,有農户632户,人口2623人,耕地174.5畝,村下轄四個黨支部,三個村小組,總支共有黨員64人,村辦企業10個。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2291萬元,實現税利187萬元,上交國家税額7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62元。
中文名
樊家井村
所屬地區
江西省景德鎮
地理位置
江西省景德鎮
人口數量
2623人(2000年)
耕地面積
174.5畝

樊家井村經濟發展

樊家井仿古村古玩城 樊家井仿古村古玩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黨中央提出農村奔小康以來,樊家井村黨總支一班人通過學習,提高認識,教育和引導村民如何奔小康形成共識。樊家井村地處市區地郊結合部,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為此,經村總支委員會研究決定,把農村奔小康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一是制定奔小康的計劃和奮鬥目標;二是制定奔小康的有力措施;三是為村民奔小康提供優良的環境;四是把為村民增加收入放在突出位置來抓,並要求村應當率先奔小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着力壯大集體經濟和提高農民收入。
改革開放以來,樊家井村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村黨總支全體成員帶領全村幹部羣眾解放思想,奮力開拓,找到了一條發展村級經濟,引導農民致富的路子,依託城市、服務城市、綜合開發、發展經濟,形成了“以土地資源開發為契機,以搞好蔬菜生產為基地,重點發展村辦工業和其他經濟成份為目標”的指導思想,圍繞奔小康積極開展工作,使樊家井村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後的10多年來,樊家井村緊緊圍繞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企發家,以農立家,致力強化壯大集體經濟和引導農民致富,先後辦起了曙光制醬廠、竟大瓷廠、釐缽廠、鋸板廠、錦花瓷廠、通站旅社、華麗服裝廠等村辦企業。大膽引進外資與新加坡星海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興建了新德園商住樓,開辦了全市最大的室內農貿市場——新德園集貿市場,創辦了贛東北最大的不果集散地——樊家井水果批發市場,並引資500萬元對華光飯店裝潢改造,在鞏固和發展的基礎上,樊家井的集體經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壯大。 [1] 

樊家井村仿古瓷

提起景德鎮仿古瓷,人們的第一聯想必定是樊家井村。這片靠近景德鎮火車站的彈丸之地,是全國仿古瓷“大路貨”雲集之所,以中低檔次的仿品為主,人們在北京的潘家園、西安的八仙庵、長沙的清水塘都能夠尋到它們的蹤影。粗略計算了一下,這個不足3000人的村落,卻有着500餘家陶瓷作坊和店鋪,平均6個人就擁有一家作坊,數量之多令人咋舌。這些作坊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當地農民自己僱傭工人開的作坊,一部分是當地農民把房屋出租給外來老闆開的作坊。
樊家井的瓷器店面分類比較清晰,仿各個時期和品種的店鋪往往是獨立的,如仿元明青花的店鋪、仿清代琺琅彩的店鋪、仿民國粉彩的店鋪等等,這些店鋪和作坊往往僱傭技術熟練的工人。仿古瓷店鋪的分工細化既便於掌握技術和大量生產,且有利產品仿製更到位,還可以避免產品過於接近影響銷售。作坊在生產上也是分工明確,有些作坊專門生產白胎,有些作坊加工青花等釉下彩瓷,有些作坊加工粉彩等釉上彩瓷,這樣劃分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樊家井並不大的生產空間。
截止到2004年,除了上述的生產和銷售窗口,樊家井還擁有幾十家特殊的店鋪,即“做舊”加工店,它們是構成樊家井仿古瓷完整產業鏈中必可少的一環;因為未加做舊的仿古瓷永遠只能作為工藝瓷出售,價格亦將大打折扣。這些店鋪由一些做舊修復技術高明的師傅開設,往往是一個人開一家店,比的是各自擁有的技術和絕活,他們將送來的仿古瓷進行後期加工做舊。此外,一些不開店鋪的“自由人”也是樊家井離不了的“能人”,他們是那些水平很高的畫工或寫款師,哪家需要去哪家,收入不菲。
樊家井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旦自己的產品得到市場認可,作坊老闆就會關閉街面上的店鋪,離開樊家井,在自己家中作業。因為有了名氣,他們只用等顧客上門採貨。一者是這些老闆擔心自己的技術被同行竊取,二者或許是他們擔心樊家井“大路貨”的招牌影響了自己產品的價位。
樊家井的中低檔仿古瓷面對的是古玩市場的普通大眾,收藏者很容易識別其真假,可以作為工藝品收藏;即便是那些不懂陶瓷知識的正在入門者,花幾百元的“學費”,損失還不算太大。最容易擾亂市場的是那些仿製逼真、價格高昂的高檔仿古瓷,其危害程度也最大。景德鎮高仿瓷器集中在涼山樹、羅家塢、筲箕塢、蓮花山莊等社區,這些區域聚集着景德鎮水平最高的古瓷仿製藝人。古瓷仿製也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律,這裏的很多人最初也是在樊家井起家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在家裏作業,僱用優秀的窯頭、火工、畫師,並且產品採用傳統的柴窯燒造。柴窯固然能夠保證仿製品“到味”,但因其費用高昂、佔用空間太大、燒造程序複雜,令很多小作坊“望而卻步”。景德鎮大部分仿古作坊於20世紀90年代初紛紛採用節約空間、費用低廉、乾淨易操作的煤氣窯(液化氣窯)燒製瓷器,往往只有那些資金充足、生產高檔仿古瓷器的作坊才會採用柴窯燒造。
高仿瓷也分三六九等。除了市面上流通的那些價位數千元到數萬元的普通高仿瓷外,還有數量極少、價格驚人的頂尖高仿瓷,它們由技術頂尖的高仿大師製作。截止到2004年,景德鎮大概還有不到20位這樣的大師(其中的少部分人在泰國和日本從事仿燒),他們往往是被“包窯”的。一些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商人,往往會選擇其中一位,每年出資數百萬元“包窯”,其一年仿燒的產品全部歸“包窯方”所有。一般來講,這樣的頂級作坊一年只生產十幾件甚至幾件精品,失敗的作品全部銷燬。當這部分作品流入市場後,往往會進入大型拍賣會和知名畫廊(中國國內外皆有),冒充真品,單件價格往往高達數十萬元到數百萬元不等,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秩序。 [2] 

樊家井村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列入“第七屆江西省文明村鎮”候選公示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