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012年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鎖定
《槍》是2012年12月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村文則。
中文名
作    者
中村文則
譯    者
陳系美
出版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社
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570527698

內容簡介

「手槍是,單純地只思考為了帶來傷害、剝奪生命,而且是為了單一個人就能執行而製造的東西。」
槍,和死亡有直接關聯的機械,有了它,就可以掌握一切。
一個大學男生在公園裏,意外發現了一具自殺的屍體,屍體旁邊有一把槍,在「拿v.s不拿」的決定下,他撿起了槍。從擁有了槍的那天起,他發現自己的人生再也不被無聊所淹沒,取代的是無限的可能,什麼都能做到,同時懷抱着對這世界上的一切擁有絕對支配的興奮。槍身散發出冷冽的金屬光澤,就是一種絕對的支配與力量的代表,彷彿有生命的物體般,漸漸操縱了他的舉動,槍似乎在催促他:扣下扳機吧!把一切不順眼的東西通通消滅! [1] 

作者簡介

中村文則 Nakamura Fuminori
本名軸見文則,1977年生於日本愛知縣,2000年從福島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畢業後開始全心投入創作。2002年,以《槍》一書獲得新潮社新人賞受賞,也是他已作家身分開始活躍的開端,這本處女作同時也入圍了第128回的芥川賞。2004年,以《遮光》一書獲得野間文藝新人賞、第129回的芥川賞入圍作品;2005年,以《泥土裏的孩子》終獲芥川賞,當時中村文則28歲,被譽為「純文學界最受期待的新人」;在2010年,中村自認、同時也被大多書評家認為是代表作的《掏摸》獲得第4回大江健三郎賞,獲得大江賞對中村來説意義非凡,因為他曾公開地多次表示「大江健三郎是我最尊敬的人」。
中村的作品定位於追求純文學深度,同時以易讀的文體和豐富的故事性表現,「希望今後能寫出前所未見的、同時表現娛樂性和文學性的小説」。寫作風格受到杜思妥也夫斯基、卡繆和卡夫卡的影響,中村文則在自己的部落格曾表示:「最近讓人乍看之下感到不可思議的犯罪漸漸增加了,我想要好好的寫出『到底為什麼要殺人』。」從出道便獲獎的處女作《槍》,一直到2010年獲獎的《掏摸》,他善於描寫出人性最黑暗可怕的惡劣面。在日本文學界中不乏描寫暴力、兇殺、虐待等純惡舉止的作品,然而中村文則更近一步藉由描寫施暴(惡)者與受暴(惡)者間微妙的「施與受」互動,顯得更加細膩。
陳系美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地域研究所碩士。曾任空中大學日文講師、華視特約譯播,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準備好大哭一場》、 《寂寞東京鐵塔》、《藍,或另一種藍》、《去愛吧!間宮兄弟》、《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準備好大哭一場》、《愛,無比荒涼》、《左岸:我們之間,一條愛的河流》、《像樣的不倫人妻》、《腳本》等書。 [1] 
參考資料
  • 1.      .豆瓣[引用日期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