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榮啓期

鎖定
榮啓期,(前595—前500年),字昌伯,春秋時隱士,傳説曾行於郕(今山東寧陽縣東北一帶)之野,對孔子自言得三樂成為美談:為人,又為男子,又行年九十五。後世常用為知足自樂之典。榮氏後人尊稱榮啓期為鼻祖,稱堂號為三樂堂.
昌伯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公元前 595年(周定王12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500年(周敬王20年)
主要成就
答孔子問成為三樂美談
本    名
榮啓期

榮啓期基本信息

榮啓期個人簡介

榮啓期(前595—前500年),字昌伯,春秋時期郕國(今山東寧陽縣東北一帶)人,生於周定王12年(公元前595年),卒於周敬王20年(前500年),終年96歲。 [1] 
榮氏祖先本與西周姬姓同宗,周王宗室姬霞受封於户地,今陝西户縣。並將分封於户地的姬霞改封於榮錡澗(今河鞏義市境內),采邑於榮邑,故曰榮公。因以為姓氏。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93年),榮叔公奉王命見魯桓公,有功社稷,封為上谷大夫,始遷於魯,宅居郕邑,是為魯宗之始”。
榮啓期為叔公後人,是春秋時期著名學者。榮啓期“值衰世季末,王道頹凌,遂隱居窮處,天子不得而臣,諸侯不得而友。”精通音律,博學多才,思想上很有見解,但在政治上並不得志,特別在老年以後,常常在郊野“鹿裘帶素,鼓琴而歌”,並以此自得其樂。

榮啓期榮期三樂

榮啓期像 榮啓期像 [2]
據《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泰山時,在路上遇見榮啓期,衣不蔽體,但邊彈琴邊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孔子游於泰山,見榮聲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為樂者,何也?”期對曰:“吾樂甚多,而至者三。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人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五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處常得終,當何憂哉。” 孔子曰:“善哉!能自寬者也。” [3] 

榮啓期後世影響

榮啓期後人評價

榮啓期與孔子的這番對話,使他的名字永遠地流傳下來。在後世許多詩文辭賦中,都把他作為“高士”的象徵。東晉陶淵明做《飲酒》詩,有專寫他的一章:“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4] 

榮啓期保存至今

保存的南朝磚畫《竹林七賢和榮啓期》(1960年發現於南京西善橋南朝大墓中,是我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模印磚畫),更把他和後來的竹林七賢畫在一起。畫面上,榮啓期在樹蔭下席地而坐,鼓琴高歌。正是陶淵明詩中吟詠的“榮叟老帶索,欣然之彈琴 [4]  ”的形象。榮氏後人尊稱榮啓期為鼻祖
參考資料
  • 1.    劉樂賢.孔子家語: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 2.    像取自清嘉慶修《江蘇無錫榮氏宗譜》。
  • 3.    劉樂賢.孔子家語: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 4.    (晉)陶淵明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