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榆林堡村

(北京市延慶區康莊鎮下轄村)

鎖定
榆林堡村位於延慶區康莊鎮域內,距縣城12公里,距康莊鎮政府僅1.5公里,距八達嶺高速2公里,該村位於康莊鎮的西南口,也是進京的西大門,東有八達嶺,西有康西草原,北靠國家濕地自然保護區——野鴨湖,南臨河北懷來縣
榆林堡元代該地已有村,名為榆林,是因該地原有榆樹林而得名。元代前曾為重要驛站,從元代至清代,該地還一直被設為驛站。明永樂初年移民建榆林屯,為隆慶州後十里之一,所建榆林城堡系土築而成,現已殘破,只殘存部分遺蹟。
2018年3月,榆林堡村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 [1] 
中文名
榆林堡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延慶縣康莊鎮
面    積
9.99 km²
人口數量
712户,近2000人

榆林堡村簡介

榆林堡村位於延慶縣康莊鎮域內,距縣城12公里,距康莊鎮政府僅1.5公里,距八達嶺高速2公里,該村位於康莊鎮的西南口,也是進京的西大門,東有八達嶺,西有康西草原,北靠國家濕地自然保護區——野鴨湖,南臨河北懷來縣。榆林堡村屬北京市延慶縣康莊鎮,康莊鎮地處延慶平原地帶,是延慶唯一沒有山脈的鎮,海拔500多米。
榆林堡元代該地已有村,名為榆林,是因該地原有榆樹林而得名。元代前曾為重要驛站,元代胡助曾寫《榆林》詩曰:“倦容出關仍畏暑,居庸回首暮雲深,青山環合勢雄抱,不見舊時榆樹林。”從元代至清代,該地還一直被設為驛站。明永樂初年移民建榆林屯,為隆慶州後十里之一,所建榆林城堡系土築而成,現已殘破,只殘存部分遺蹟。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原叫北觀,曾在城北木塔有明嘉靖年間的地塊石碑,名曰“北觀”。現在的榆林堡村由舊榆林堡村和北園子兩個自然村組成,榆林堡村是古代的驛站,它位於延慶縣城西南與河北懷來縣交界處。距縣城12.6公里。東臨康莊鎮政府1.5公里,西距懷來縣清水河1公里,距八達嶺高速2公里,村域面積9.99平方公里,全村712户。近2000人。北園子清代已有村落,因該地原有果園,故名為趙家園子,後因位於榆林堡村北,演為現名。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榆林堡城南城、北城全周長共2064米,其中北城周長974米,南城周長1336米。北城佔地59276平方米,南城佔地103092平方米,南北城共佔地162368平方米,約合244畝。“大躍進”、“文革”時期榆林堡城北城被嚴重破壞,僅存部分城牆。
榆林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僅是今日旅遊的最佳位置,自古以來,它也是重要的戰略要塞和驛站,而且集政治、軍事、古建、經濟、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為一體。它在居庸驛與土木驛中間,具有傳遞情報、接待過往官員等多種功能。
榆林堡交通十分便利,南有市道——康沙公路,北有縣道——康草路。縣920路公交車可直達該村東北口,驅車從榆林堡上八達嶺高速公路也僅有3公里。還有火車可以直接到達距榆林堡一公里的康莊火車站。
榆林堡村域內有文革時期建立的小學一座——榆林堡小學,延慶縣第一所中學——康莊中學,還有2007年入駐的大學一所——北京人文大學。榆林堡村也是一個自古文化氛圍十分濃厚的幾百年古村。

榆林堡村氣候特點

延慶盆地與陽河谷地形成風袋,蒙古大風挾着大量塵沙席捲而過,形成了延慶盆地的風沙天氣。風沙日數19天,沙塵暴8.6天,揚沙6.1天,浮塵4.3天。內蒙古壩上高原是主要的沙塵源,但就地起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延慶四季多大風,日最大風速24米/秒,大於17米/秒風日39天。11月至次年5月佔全年大風的86%。春季大風加大了地面蒸發量,土壤水份往往低於10%,造成土壤乾旱。康莊鎮屬大陸性季風氣候,處於温帶與中温帶,半乾旱與半濕潤地區的過渡地帶。夏季炎熱多雨,年降水量為400毫米。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四季分明,乾濕季明顯,適合農作物生長。年平均氣温6——8攝氏度,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826小時,年輻射總量為5618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有效積温3394.1攝氏度,晝夜温差11—15攝氏度,無霜期155天。夏季主導風向是東南風,冬季主導風向是西北風。
冰雹多發生在7—10月,農作物抽穗灌漿時期,輕則作物枝葉受損、倒伏,重則全部砸光,顆粒無收。冰雹日年均16.2日,最多26日,平均受害面積4—8公頃,基本上年年有災。1959年8月16日有80個村降雹20分鐘,受災面積2993公頃,減產糧食154萬公斤。
春季平均温度9.9度,平均降雨量50.2mm,氣温回升快而不穩。每三年有一次春寒或倒春寒,大風經常伴隨乾旱一齊發生,影響農作物生長,但當雨季推遲時出現伏旱。平均三年有一個旱年,一般年份有不同的受災情況。1935年延慶大旱,全年降雨量161mm。1949年春旱不下雨,時至6月6日才下5mm雨,秧苗大部分旱死,受災28千公頃。1962年8---9日僅降雨63.1mm,莊稼難以抽穗灌漿,34.3千公頃糧田受災,有14.49公頃嚴重減產。
秋季氣温下降率低於春季回升率,大約每6年有一次寒潮提出前到來,有時農業作物不能成熟而減產或降低品質。

榆林堡村土地資源

康莊鎮榆林堡村的土壤以淋溶褐土為主,為洪積物,質地肥沃,適宜耕種。

榆林堡村水資源

主要有官廳水庫和地下水供給,雖然開採量仍小於地下水可開採量,但由於井羣分佈與第四紀含水層分佈及水文特徵的不協調,加之開採量增加致使地下水資源發生很大變化。1979年至現在地下水位普遍下降,潛水區平均下降6.5米,承壓水區累計下降2.6米。

榆林堡村歷史沿革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榆林堡北城建於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景泰五年(1454)築成,明武宗正統十三年(1518)擴建了南城,嘉靖十六年(1537)曾對南城進行修繕,隆慶三年(1569)對北城加包磚,北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城上各建造一件房屋,東南角和西南角城上各建造一閣,名為閔昌閣和武昌閣。南北城形象象一頂烏紗帽,兩閣如同帽頂上的犄角翎,其城四周對稱,壯觀牢固。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古榆林驛位於縣城西南15公里處。這裏自古就有一條達到,西通山西、陝西,北通內蒙古草原,南通山東。榆林驛按元人周伯琦德説法是:“此地名榆林,自漢相傳舊。”元代成書德《析津記》記有天下站名:“大都正北微西昌平,西北八十榆林,西行至統幕。”明初,仍設榆林驛,屬隆慶衞,設驛馬120匹,驢60頭。設總把署,駐軍421名。另設急遞鋪,置鋪兵3名。“土木之變”後,建起榆林堡城,周379.5丈,高3.5丈,厚1.5丈,地池深8尺,寬2尺,將驛站、駐軍均集於堡內,使榆林堡形成一個有上千人口、軍民雜處的小鎮,並有集市貿易,稱永慶集。“嘉隆之變”後,將堡牆用磚砌,並陸續建起城樓6座,八字牆12丈,成為威嚴壯觀的一座小城。“榆林夕照”乃明隆慶州八景之一。清初仍設榆林驛,置馬48匹,馬伕、槓轎伕、鍘草工等93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新增驛馬22匹,馬伕13名,馬牌子1名,鍘草夫4名,獸醫1名。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有軍驛改為民驛,屬懷來縣,榆林堡成為懷來縣的五堡之一,設驛丞管理。解放後,榆林堡劃歸延慶縣,屬康莊鎮轄區內。該村凸形舊城牆依然存在,城內街巷仍保存明清格局,民居住房多是古老的四合院,高門台,深門道。現有明清建築數處,保存基本完好。城隍廟前老柏樹高12米,直徑84釐米,樹齡在500年以上,仍然枝繁葉茂。榆林堡城隍廟現已修復,即將對外開放。古老的驛站經歷了無數風雨的磨練依然傲然挺立,她用風雨的印痕給所有來到榆林堡的人講述着流傳百年的歷史傳説。

榆林堡村農業

村民主要從事種植業,種植的農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2007年榆林堡村新開發了500畝葡萄種植園,農業經營模式發生了結構調整。
榆林堡村的種植業主要以糧食種植為主,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為輔,糧食作物面積一直佔種植面積的85%左右。現在多數農民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玉米。隨着榆林堡葡萄採摘園的建立,產業結構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76.1萬元,人均收入8472元。

榆林堡村經濟

明永樂年間榆林驛有走遞甲卒421名、馬120匹、驢60匹。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榆林驛共有馬94匹、馬伕97名、每年支出白銀511兩、豆1209.6石、麩345.6石,工食銀1400兩,每月支米248石。如按每石200斤計,則合每年豆241920斤,米595200斤,每天則合豆662斤,米1631斤。每天光在榆林驛吃飯的就有上千人。這數字不僅説明了當時榆林驛過往的車多、差役多、駐軍多,同時也説明了榆林驛當時經濟的繁榮程度。
由於榆林堡為古代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從而也促進了經濟繁榮。康熙四十二年始,榆林驛每月一、三、五、七、九日在仁和街開設永慶集。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當時,南城東大街至西門外佈滿店鋪,現榆林堡東西大街中部的一號鋪(附圖7)仍保持古貌,相傳此乃榆林堡第一家店鋪,從東至西還有:王家店(王殿選)、宋家店(宋合寶)、呂家車馬店(呂永德)、德豐恆(呂全、呂瑞)、永升隆(趙文升)、油房(曹天恩)、缸房(作酒)、副食店(王志佑)、藥店(趙存)、當鋪、奚家店(奚存仁)、雜貨店(劉增榮)、孫家店(孫連湘)、仁合店(呂愷)、羊店(李秀)等等(按:括號內的人名有的是店主,有的是房主,時間為1937年—1948年)。除此還有很多挑擔、擺攤的流動小商販。每逢集日,榆林堡更是熱鬧非凡,南城東西大街人山人海,十里八村鄉親們來趕集交換林、農、牧、工、副、魚各類商品。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後,九月榆林堡第一次解放,當時被八達嶺國民黨佔領。從清水河至青龍橋鐵路線中斷,東、西方向坐火車的旅客都要路過榆林堡,有的住店、有的路過,當時除了原有的買賣人紅火起來外,很多農民都做生意,可以説差不多家家都有做買賣的人,飲食服務業、運輸業以及各類買賣一時興隆起來。

榆林堡村文化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首先,文化人多。清朝,南城東孫家、西孫家有當過道台、進士官爵的。解放前,就有趙維城、趙維平、趙健民、丁善友等人擔任學校教師。村裏有座小學校,從日本統治時期到1948年這十餘年,戰爭年代始終未間斷過,由於有了文化人,解放後一大批人蔘加了工作。 第二,榆林堡古建、廟宇多。榆林堡北城建於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景泰五年(1454)築成,明武宗正統十三年(1518)擴建了南城,嘉靖十六年(1537)曾對南城進行修繕,隆慶三年(1569)對北城加包磚,北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城上各建造一間房屋,東南角和西南角城上各建造一閣,名為閔昌閣和武昌閣。南北城形象象一頂烏紗帽,兩閣如同帽頂上的犄角翎,其城四周對稱,壯觀牢固。 還有燈山樓、貞節牌坊及古柏樹等古文化古蹟。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北城南城古建四合院很多,南城東孫家、西孫家都是三層四層的四合院,不僅衝街上的門道、房檐下有牌匾,院內正房內外均有牌匾。現存有劉樹海家等四合院及多處古建房屋。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關於廟宇,北城城隍廟、有武道廟、財神廟、龍王廟、老爺(關公)廟、火神廟、觀音廟等,南城有龍王廟(東門外)狼神廟(南城外東南角)、老爺(關公)廟、觀音廟、龍王廟、(西莊户)等。其建築宏傳,造形美觀,但從建築、雕塑、繪畫等方面看,屬於一種文化藝術,現存的僅有城隍廟一座。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城內文物 僅城內遺留明清時期古建築34座,共計238間,其中特別典型的有6處。城內發現|流散文物257件,其中飲馬槽(附圖13)21個、石碾24個、磨盤63扇、碌碡20個、條石及拴馬樁112根。此外城隍廟內還有一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古柏。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民間花會 解放前,榆林堡僅二百餘户的小城,就有高蹺、小車、旱船、二噠子摔跤、老漢背妻、燈山會等六七檔花會,每年上元節正月十四到十六日三個夜晚,不僅榆林堡當村的男女老幼都出來看各種花會表演,連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也來觀燈及各檔花會,整個榆林堡街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十分熱鬧。 據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懷來知縣許隆遠編纂的《懷來縣誌》記載:“上元張燈三夜,演戲祭三官神,舊有燈山樓,高三四丈,中作術架撐之,用小燈數千盞作天下太平、民安物阜”等字,樓在西關馬神廟側,今廢。土術、榆林堡樓仍存,燈廢。 燈山會,北京地區唯有榆林堡獨此一家。樓高12米,樓內梯架高9米,梯架上橫板100塊,上擺放燈碗3600個。正月十四到十六日三個夜晚,世人分別擺財神、關公、觀音菩薩和三官三個不同神像,神像上方擺匾一塊,內有“天下太平”或“民安物阜”等字樣,神像下方,擺出供桌、香爐、蠟扦等輪廓。每晚八時左右開始點燈,約一個半小時點完,點好燈後,照得滿街通明,遠處望去,由燈組成的各種圖案十分清晰:神像端莊穩重,栩栩如生,橫匾四個大字,筆劃清楚,非常醒目,供桌、香爐、蠟扦,惟妙惟肖,甚為逼真。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古詩中的榆林堡 榆林夕照
趙羾
陣陣牛羊下遠坡,疏林返照夕陽多。
數聲牧笛歸村童,幾縷炊煙出薜籮。
古木撐空鴉噪晚,枯枝墜地鵲爭窠。
柴門未瞑家家掩,恐有前山猛虎過。
羅存禮
山色蒼涼樹影低,徵車塵靜客行稀。
沙乾鳧雁呼羣宿,村瞑牛羊逐伴歸。
戍卒巳無峯燧警,田家多有稻梁肥。
清時要識堯民樂,擊壞長歌未掩扉。
範 洪
疏林餘影映煙夢,滿目青山暮色多。
正是太平邊報息,驛城門掩少經過。

榆林堡村傳説故事

康熙投宿榆林堡
康熙私訪西大路,到了榆林堡村,實在是累了,也餓了。便想在這村裏投宿一夜,好好吃點飯,歇歇腿,明天再走。他讓跟隨保駕的白大將軍去尋客店。白大將軍跑遍了榆林堡整條街,也沒尋見客店。康熙説:“白愛卿,實在沒有客店,借民家房屋投宿一宵也可”白大將軍領旨,叩開一家柴門,走出一位老婦人,白大將軍説明投宿之意,老婦人很痛快:“行呀,出門在外的不容易,不嫌我們家骯髒,儘管住,閒屋子還是有兩間的。”白大將軍道過謝,就領着康熙皇帝隨着老婦人走了進去。老婦人把他倆安排在一間閒屋裏,就説:“二位客宮、走了一天的路餓了吧?我去給你們做飯。”説着就趕忙出去抱柴點火做飯去了。康熙皇帝和白大將軍很是歡喜。
這家姓沈,母子二人度目。家裏雖有幾畝薄田,每年收穫,除去上繳税糧,所剩無幾。兒子小名叫大力,從小就有力氣,長大以後,更是力大過人。十里八鄉都願意僱他幹活。母子生活,全靠大力賣苦力維持。這天晚上,大力去給有錢人家下夜,沒有回來。
老婦人做好飯,給康熙皇帝和白大將軍端了上來,飯是高粱米飯,菜是波菜熬豆腐,説:“家裏日子貧寒,也沒啥好吃的,你二位就湊合着吃點吧。”康熙皇帝早就餓得前心貼後心了,見飯菜上來,就急不可待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得好香啊!吃完以後,連連誇讚這飯菜好吃。老婦人卻唉嘆一聲説:“老這麼下去,怕是連這飯菜也吃不上了呢。”康熙問她是什麼緣故,老婦人如實對他説了,康熙説:“這好辦。”?第二天就讓白大將軍給延慶知州下了一道詔書,要知州前來見駕。延慶知州得知皇上在榆林堡,嚇得趕忙跑了來。康熙當面傳旨説:“榆林堡是風沙薄地,以後税糧一律免徵。”皇帝聖旨,知州哪敢不聽呀,趕忙叩頭謝恩。可是,榆林堡的百姓並沒好過,延慶知州不敢再徵税糧,就年年派人來砍伐樹木。他説皇上不讓繳糧,沒説不讓繳樹。沒幾年工夫,榆林堡的樹木就全給砍光了,樹一光不要緊,風沙就襲了過來,慢慢地,這裏的黑土地就變成了風沙薄地。人們説,不怨知州,怨皇上爺給封壞了,皇上是金口御言,他説這裏是風沙薄地,還能不應驗嗎!
吳永接駕榆林堡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末,各國聯軍進逼北京城,庚申黎明,攻打東華門,長驅直入紫禁城。這天正好是輔國公載瀾值宿,聽説洋軍進入,趕緊跑入內庭,請兩宮速駕避難,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一聽,可嚇壞了,趕忙帶領王宮大臣們連夜倉惶出逃。她們出德勝門,奔關溝,過八達嶺,二十二日,住在延慶州岔道城。當時正是荒亂時候,老百姓都跑沒了,延慶知州就給懷來縣知縣吳永寫了一份緊急公文。公文上説,兩宮聖駕,已在岔道住宿。讓他準備兩宮和隨駕王宮大臣的膳食。還説,隨駕官員軍兵不知多少,要多準備食物糧草。 這一消息,使縣署的人都很驚慌。有人懷疑公文是假的。可是吳永仔細辨認,確是知州秦奎良的親筆。又有人説,即使真是御駕,此山谷荒城,何法辦此大差,不如置之不理,亂離倉猝中,諒也不至為罪。如果供應不如意,勢必要受到不測嚴譴,豈不是自找麻煩,也有人勸吳永棄官逃跑。可是吳永總覺得自己是守土宮吏,吃着皇家俸祿,哪能看着君上患難而不管呢,如果是我職盡到了,就是受到皇上嚴譴,也於心無尤。反之則覺惻惻不安。考慮再三,還是決計迎駕。前途禍福,看運氣吧!吳永算計,明天第一站必定到榆林堡。此是官驛,向例大差過境,必當此地迎候,聖駕到此,怎敢怠慢?趕忙僱庖丁三人,廚役數十人,用兩頭毛驢馱上肉及蔬果等物,連夜奔赴榆林。出城二三里許,碰見了潰兵,搶去兩頭毛驢,把食物盡棄於地。次日巳正,吳永到了榆林堡。居民都跑光了。尋至店所,只有管驛家丁董福一人尚留守未去。董福説:“東西都讓匪兵搶光了現在這堡只有騾馬店三處,可以揀寬暢整潔的給聖駕休息。關於吃的,原來讓這三個店每店煮一鍋小米菜豆粥,已經讓潰兵搶去了兩鍋,剩下這一鍋,再三央告,才保存下來。”吳永説:“把這一鍋保住,千萬別再被搶去。” 聖駕到了。快到店門的時候,吳永跪唱:“懷來縣知縣臣吳永跪按皇太后聖駕。”接連一馱轎,見其中對坐二人。復高唱:“懷來縣知縣臣吳永跪接皇上聖駕。”報完名站起,聽候命令。這時又見雙單套騾車七八輛是瑾妃及慶王兩女,與宮女女僕,各項首領太監,都陸續進入店門。那些軍校都敬立在街道或店鋪門外。有騎步兵約數百人,紛散不整,都現出飢餓疲憊之狀,看來他們已狼狽數日了。 過了一會兒,都安頓定了,慈禧太后讓太監崔王桂把吳永叫了去,吳永以為是接待不好,要受譴責,心中很是害怕,結果到了太后那裏,太后只問了問他是旗人、漢人、哪省人氏,為什麼叫永字,是何班次,何時到任,縣城離此多遠等,吳永一一奏答。太后又問:“一切供應有無預備?”吳永謹奏曰:“已敬謹預備,唯昨晚方始得信,實不及周至。無任惶恐。”太后説:“好,有預備即得。”説到這,太后忽然大哭起來,説:“我與皇帝連日行數百里,竟不見一百姓,官吏更絕跡不見。今到你懷來縣,你還衣冠來此接駕,可稱得上是我忠臣也。我不料大局壞到如此,今見你還不失地方官禮數,難道本朝江山,尚獲安全無恙耶?”聲音甚是哀側。吳永也不覺隨之痛哭。太后哭罷,又訴沿途受苦的情況,她説:“連日奔走,不得飲食,又冷又餓,途中渴了,讓太監去取水,有井而沒有汲水的器具,不得已,就採秫秸杆與皇帝共嚼,略得漿汁,即以解渴。昨天夜裏,我與皇帝僅得一板凳,背靠着背坐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寒氣凜冽,森森入毛髮,實在不可忍耐。你看我完全成為一個鄉姥姥。皇帝也甚辛苦,至今已兩天沒吃飯了。肚餓得厲害,此間可曾備有食物?”吳永説:“本己謹備餚席,但都被潰兵搶去了,還煮有三鍋小米萊豆粥,予備給隨從人員餐點用,也被潰兵搶去了兩鍋。還剩一鍋,恐粗糟不敢上進。”太后説:“有小米粥,甚好,可速進。患難之中,得此已很滿足了。哪還能計較好壞。”忽然又説:“你當叩見皇帝。”回頭對李監説:“連英,。你快引他去見皇帝。”這時皇上方立於近左空樓之旁,身穿半舊棉袍,寬襟大袖,上無短褂,腰無束帶,發至逾寸,蓬首垢面,憔悴已極。吳永隨衣式跪叩,皇上無語。及仍還跪太后前,太后説:“我今已累,你可下去休息。”吳永這才退出。至西廂房,隨將小米粥進入。內監找不到筷子,幸好吳永隨身佩帶小刀牙筷,遂取出,擦拭乾淨,讓太監呈給太后。其它別人,太后就命他們折稱秸杆代替筷子使用。不大一會兒,就聽屋內爭飲豆粥,唼喋有聲,像得什麼甘美食品一樣。又過了會兒,李連英出來了,對吳永翹起大拇指説:“你很好,老佛爺很喜歡,你用心侍侯,必有好處。”接着又説:“老佛爺很想吃雞蛋,你能否給找幾個來。”吳永心想,這地方人早就跑沒了,哪兒去找呢?可是又不能不去找,就説:“這樣吧,我去找找看。”李連英説:“好好,你用心應承,能討老佛爺喜歡,必不吃虧。”吳永來到街上,入一空院尋覓,最後竟從一櫃櫥抽屜內找出五顆雞蛋,真好像得到拱璧一樣高興,還得煮熟呀,從人皆己四散,只好自己動手。到西廂房,找一空鍋,勺水吹火,不一會兒,煮熟了,找一粗碗盛上,放上一撮食鹽,捧交內監呈進,過一會兒,李連英又出來説:“老佛爺很受用,所進五顆雞蛋,老佛爺吃了三個,那兩個賞與萬歲爺了。其餘別人連邊也沒沾。這是好消息啊!”接着又説:“剛才老佛爺很想水煙,你能找得見吹煙的紙不?”這又是一個難題。吳永想,哪裏去找呢,忽然想起,自己身邊還藏有粗紙數帖,勉強可用。於是就到西廂窗板上,自行搓卷,輾轉良久,只得完好紙吹五支,隨以上供。不數分鐘,太后已搴簾出廓下,手攜水煙袋,自點自吸,已得飽食後,神態似覺閒整,見吳永在右廂廊間,就又叫他到近前説話,吳永不得已就在院內泥濘中跪聽。先是問些瑣事,最後説:“這次出來匆促,沒有攜帶衣服,感到很冷,能不能設法予備些衣服來?”吳永回奏説:“我妻已故奩具箱篋都存在京寓,署中沒有女眷,只有我母親尚有遺衣數襲,只恐怕粗陋不能用。”太后説:“能暖體就行。皇上衣服也單薄,格格們皆只隨身一衣,能多準備幾件更好。”吳永奏答:“臣回署當檢點呈進。”太后説:“你可先回去料理,我與皇帝也即將啓行矣。”吳永奏説:“等臣叩送聖駕即行。”太后説:“我乘的是延慶州的轎子,輿夫都已經疲勞,這裏能不能換一下?”吳永奏道:“臣已予備齊楚。”太后説:“延慶轎伕倒很好,所換之夫,不知能否勝任如前?”吳永説:“皆系官夫,向來侍侯應往差事,當不至於貽誤。”李監從旁按語説:“人家侍侯大人們不知多少,豈有不會抬轎之理。”太后很讚賞吳永,雖説是個漢人,卻很知道禮數。接着,就傳呼起鑾了,太后乘的是吳永準備的轎,皇上乘延慶州轎,吳永在門外報名跪送畢,就馬上由間道飛馳回縣,準備接駕去了。相傳,之後吳永得到重用就是因接駕有功而起。慈禧太后一路逃來只在榆林堡得到當地官員的接待,心中頓生感激之情,故親點“仁厚殿”一座。
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
聶棚頭拜馬滄河岸
《光緒會典》載:日行三百里者,無分晝夜,每一時行二十五里(日為十二時),每一刻行三百里四十五步,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按此遞加,清朝後期,按不同的要求,每一驛程同時有四種不同時限的指標。 光緒年間,月餘綿綿淫雨,滄河水瀑漲,驛丞公署皂廳內,待命的驛卒們叫苦不迭,怨天不睜眼,怨人沒本事。大凡有個飯轍,也不當這苦差使。人們大難臨頭似地侍立候遣。棚頭聶小人腳穿“抓地虎”快靴,披着蓑衣,夾着護書,風風火火闖進皂廳。“別他媽奔喪似的!” 眾人都鬆了口氣。別看棚頭身材矮小,卻護眾,豪爽。六百加急,八百密諭不説,那是棚頭的專責。一般五百里急報也是他一馬當先,難怪人們“聶爺聶爺”地尊稱了。 今天傳遞的是三百里的折報,並不比好天氣跑五百里輕鬆,當他從攢典手中接過滾單,如同接到一張生死軍令狀。他有權讓手下任何一個人去跑,又不忍心。都是鄉里鄉親的,他知道,他們都有妻室,不按時送到折報,受到責罰不説,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一家人可怎麼活。他光棍一條,一人吃飽了全家不餓。他沒再猶豫,牽過他的白玉顛馬飛馳而去。 榆林驛到土木驛五十里的路程。按驛程時限,須二時二十分到達。出甕城奔大西門就策馬加鞭,若在平時,這可是份美差,而今雨天路滑,誰知道會遇到什麼不測呢? 滄河岸邊堆滿了人,聶棚頭不知出了什麼事,一勒繮繩,收住驛馬。人們圍攏來,長吁短嘆,好心勸他打道回府,要麼繞道而行。因為,通往懷來縣城的橋已被大水沖垮。望着茫茫河水,聶棚頭呆住了。繞道而行,延誤時間他吃罪不起;若涉水而過,鬧不好這條小命得搭進去。好在他從小水中泡大的,成敗就在這匹白玉顛馬了。 聶棚頭跳下坐騎,騰地跪下給馬叩了三個響頭:“馬呀馬要是過不去,咱倆就盧溝橋見面了”。 也許是感動了上天,一直淅淅瀝瀝的雨停了。馬也聽話地扛起頭,聶棚頭頭頂護書,牽馬涉水而去。 終於抵達了對岸,岸上眾人不禁鼓掌叫好。從此,“聶棚頭拜馬滄河岸”的佳話一直流傳至今。
燈山會的傳説
“燈山會”是舊時元宵節期間民間舉行的一種祭佛敬神和歡娛活動。據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懷來縣知縣許隆遠編纂的《懷來縣誌》記載:“上元張燈三夜,演戲祭三官神,舊有燈神樓,高三四丈,中作木架撐之,用小燈數千盞作‘天下太平、民安物阜’等字。 榆林堡地處八達嶺長城要塞西二十華里,位於延慶縣西南,與懷來縣清水河、東、西舊榆林交界,曾隸屬懷來縣管轄。城南有聯絡信號的烽火台遺址,這裏曾經是古驛站,為古代交通要道和軍事要地。元代,自大都(今北京)至上都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榆林驛是必經之路。城內綠樹成蔭,城外層巒疊翠。南、北、東三面環山,西部為平原。媯水河由東向西流入懷來境內洋河。登城西瞭,一望無際,有“榆林夕照”之美譽。北有金雞泉,泉水清甜。南有果園,果香四溢。城郊盛產五穀,牛羊遍野。由於這裏地理位置重要,經濟繁榮,因而也帶來了文化的興盛,一個僅三四百户的城堡,每年上元節民間歌舞技藝活動就有搞起高蹺、小車、旱船、二躂子摔跤、老漢背少妻、燈山會等五、六檔。
解放前,榆林堡上元節燈山會活動,凡不遇荒亂之年,幾乎年年進行。 正月十一日開始上會。先由七人組成燈神會,他們各有分工,有管財經的,負責收計羣眾捐贈的錢物(如米、面、菜、油、柴等,燈神會的一切開支,幾乎都由羣眾捐贈);有管後勤的,負責準備食、宿、用物;有管燈神會的,負責備料;還有兩位會擺燈神像的藝人負責擺燈神。 整個活動分三個步驟進行: 一、擺燈神。正月十三日,兩位藝人開始擺燈神像:先用黏土泥在梯板上塑成神像外形,再將3600個燈碗從上至下安放在泥上或梯板上。神像上方擺匾一塊,內有“天下太平”或“民安物阜”等字樣。 十四日至十六日為正式活動日,這三天內,每天所擺神像不同,十四日和十六日兩天擺財神、關公和觀音菩薩。十五日擺三官。 二、點燈神。活動日期間,每晚八時左右開始點燈,由四個人拿着素油浸泡過的香束,用約一個半個小時的時間;將擺好的燈盞一一點燃。最後把事先掛好的燈簾放下。 每當點好燈神後,還要在燈山樓對面的台階上安放一張供桌,由會上人燒香上供。並有和尚唸經,吹鼓手奏樂,以示敬神。 三、敬神歡慶。在舊社會,雖然人們生活窮困,但大家都盼望着在上元節點燈神。一來為了祭祀敬神;二來也是歡慶,點起燈神,各檔花會也顯得熱鬧。當燈山樓內燈火齊明時,人們便開始進行敬神和歡慶活動。上元節為一年之始,人們為了祈求一年裏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財源茂盛,生意興隆,而求助於各種神靈的保佑,祭拜財神,為求發財致富;祭拜觀音菩薩,為求救苦救難;祭拜三官爺,為求天地保佑。要求上會的人要做到身潔心誠,人們相信,只有身潔心誠,神才會靈。因此從上會那天起,上會的人都得在會上吃齋不許回家住。燈山樓的燈簾要由七名寡婦縫製。百姓們,不分貧富,人人對燈神都要恭而敬之,看燈神時不許説髒話和不吉利的話,以免衝了一年的運氣。同時,人們還以捐款、捐物的來表達敬神的心願。 榆林堡的燈山樓(附圖15)位於外城大街西頭,與城牆一般高,點好燈後,照得滿街通明。遠遠望去,由燈組成的各種圖案十分清晰:神像端坐穩重、栩栩如生;橫匾四個大字,比劃清楚非常醒目;供桌、香爐、蠟扦,惟妙惟肖,甚為逼真。在燈山會活動的日子裏,不但榆林堡本地的男女老幼都來觀燈,而且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也來看燈。正月十四到十六日三個夜晚,整個榆林堡街頭,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十分熱鬧。人們興高采烈,喜笑顏開,一面觀看着神奇、莊重的燈山,企望一年萬事如意,喜慶有餘,美滿幸福;一面欣賞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表演,盡情的享受着節日的歡樂。
正月十七日為下會的日子,一年一度的燈山會活動結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