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楔尾鸌

鎖定
楔尾鸌(學名:Ardenna pacifica):鸌科、鸌屬海洋鳥類。體長39-43釐米。嘴較細長,鼻管短,翅尖長,尾呈楔形,亦較長。體羽有兩種色型,一種暗色型全身為黑褐色,嘴黑灰色,腳粉紅色;淡色型上體黑褐色,下體白色,嘴淡粉紅色。
為典型海洋性鳥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繁殖期棲息于海洋中多草和多岩石的小島上或海岸邊。主要以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為食。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中文名
楔尾鸌 [5] 
拉丁學名
Ardenna pacifica
外文名
英文 Wedge-tailed Shearwater
法文 Puffin du Pacifiqu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鸌屬
無亞種 [1]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 1789)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同義學名1
Ardenna pacifica ssp. pacifica — Christidis and Boles (2008)
同義學名2
Puffinus pacificus (Gmelin, 1789)

楔尾鸌動物學史

楔尾鸌(Ardenna pacifica)在2014年之前被歸入剪水鸌屬(Puffinus),學名“Puffinus pacificus"。2014年始劃分到鸌屬(Ardenna),學名"Ardenna pacifica"。 [2] 

楔尾鸌形態特徵

楔尾鸌體長46釐米,翼展97-105釐米,體重390-570克。兩性相似,中等大小。嘴較細,鼻管較短,翅長而尖,尾亦較長,呈楔形。體羽有淡色型和暗色型兩種類型:淡色型額、頭頂、後頸和上體黑褐色,初級飛羽和尾黑色,其餘翅上覆羽和飛羽黑褐色。頦、喉、前頸和下體白色。翅下覆羽亦為白色,具黑褐色斑,腋羽純白色,虹膜暗褐色,嘴淡粉紅色,先端黑色,腳淡紅色;暗色型全身黑褐色,飛羽和尾羽黑色,翅上覆羽褐色,虹膜褐色,嘴鉛灰色,腳粉紅色。 [3] 
在這種中大型海鳥中,羽毛有多種顏色圖案。然而,在許多地區,暗色型往往佔多數或佔據主導地位,例如北太平洋地區,在日本接近100%。在雷維利亞希赫多羣島,暗色型的個體是淡色型的兩倍。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暗色型的數量遠遠超過羣落中淡色型的數量。在這個物種中也有中間形式的個體。 [3] 
在暗色型鳥類中,羽毛完全是烏黑的,在主羽、飛羽和上尾羽上有更深的陰影。翅膀上側有一個隱蔽的M形點。羽毛的蒼白邊緣產生鱗片狀外觀,尤其是在肩胛上。尾下覆羽均勻地呈深棕色,但在較大的覆羽中央有一條更灰、更淺的條紋。下體蒼白,尤其是下頦和喉嚨。 [4] 
在淡色型鳥類中,羽毛稍顯蒼白,但上體是一樣的。翅膀下側的飛羽形成黑色後緣。下覆羽大多是白色或帶白色的。腕部顏色較深,飾有深色斑點和條紋。頭部的深色在喉嚨和下頦處變得更淺。除了大腿、肛門和尾下覆羽,其餘的下體為褐色。 [4] 
虹膜呈黑色,喙呈角色。性別相同,亞成鳥與成鳥相似。存在一些區域差異,來自克馬德克(Kermadec)種羣的個體較大,來自印度洋的個體較小。暗色型個體經常與淡足鸌灰鸌相似。 [4] 

楔尾鸌棲息環境

楔尾鸌為典型海洋性鳥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繁殖期棲息于海洋中多草和多岩石的小島上或海岸邊。在澳大利亞東部,它們經常在內陸水域活動。這些鳥類主要在沙質近海島嶼、平坦表面的環礁、斜坡、高原和懸崖頂部築巢。它們也在樹木繁茂的地區和草原上繁殖。 [3]  [4] 

楔尾鸌生活習性

楔尾鸌遷徙

楔尾鸌為留居性鳥類,但繁殖期後常做漫無目的地遊蕩。在熱帶地區,楔尾鸌通常是留鳥。另一方面,在它們活動範圍的南北端,這些鳥類表現出更大的機動性,它們傾向於遷徙到太平洋和印度洋較温暖的水域。 [4] 

楔尾鸌行為

楔尾鸌主要在夜晚和黃昏活動,常成羣在海面低空飛翔,時而左右傾斜地滑翔於海面,時而急速地鼓動兩翅穿梭于波峯間,飛行輕快而有力,亦善游泳和潛水。在魚羣周圍,楔尾鸌與黑燕鷗紅腳鰹鳥聚集在一起。它們受益於海豚和海龜的協作,另一方面,在夏威夷羣島附近,它們又受益於小軍艦鳥的盜竊而寄生。 [4] 
最常在飛行中捕魚,然後通過與水面的簡單接觸潛水。在空中被捕獲飛魚。在塞舌爾,楔尾鸌能夠潛水,它們可以下潛到66米的深度。在澳大利亞,這些鳥長途跋涉為它們的後代帶來食物。雌鳥潛水深度低於雄鳥。食物的量主要根據身體狀況和旅行的時間長短而變化。身體強壯的楔尾鸌其食物質量更好、份量更大。體弱的楔尾鸌表現不佳,吃的食物重量也較輕。前者帶回由魚類和頭足類動物組成的混合菜單,後者只食用回營養質量較低的頭足類動物。 [4] 

楔尾鸌叫聲

楔尾鸌於海上一般無聲,很少在飛行中鳴叫。但是,當它們在地面上或洞穴附近時會非常嘈雜,此時它們發出的聲音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可以轉錄為oooooo-err。 [4] 

楔尾鸌食性

楔尾鸌主要以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為食。覓食主要通過游泳和潛水,常常邊游泳邊覓食水錶層的動物性食物,也能從飛翔中突然降到水面捕獵在空中發現的食物。亦會跟隨船舶覓食。主要捕食緋鯉屬(Mullidae)的小魚和頭足類動物。也吃少量的昆蟲和甲殼類動物。在夏威夷,對某些楔尾鸌的胃的研究得出的結果:魚佔67%,頭足類動物佔29%和甲殼類動物佔1%。 [3]  [4] 

楔尾鸌分佈範圍

楔尾鸌分佈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亞熱帶和温帶海域南北緯35度之間,從小笠原羣島、硫黃島、夏威夷羣島、雷維利亞希黑多羣島、中國澎湖列島,往南一直到澳大利亞沿海及島嶼,包括納丘拉利斯特角、科科斯羣島、克馬德克羣島、塞舌爾羣島、諾福克島和洛德豪島等。非繁殖季節也遊蕩到伊豆羣島、阿拉伯海、紅海,偶爾到新西蘭。中國僅見於台灣和澎湖列島。 [3] 
原產地:澳大利亞、英屬印度洋領地、中國、科科斯羣島、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關島、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印度、印尼、日本、肯尼亞、基里巴斯、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羣島、毛里求斯、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諾福克島、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留尼旺島、薩摩亞、塞舌爾、所羅門羣島、索馬里、斯里蘭卡、湯加、美國、夏威夷、瓦努阿圖、也門。 [2] 
旅鳥分佈:聖誕島、哥斯達黎加、埃及、伊朗、新西蘭、巴拿馬。 [2] 
未定分佈:美屬薩摩亞羣島、智利、科摩羅、庫克羣島、薩爾瓦多、法屬南半球領地、馬約特、瑙魯、紐埃、巴基斯坦、秘魯、皮特凱恩島、南非、坦桑尼亞、托克勞、圖瓦盧、瓦利斯和富圖納羣島。 [2] 
楔尾鸌分佈圖 楔尾鸌分佈圖 [2]

楔尾鸌繁殖方式

繁殖期視地區而定,通常在9月至翌年4月。在夏威夷羣島從3月初到11月,澳大利亞南部從8月到翌年5月下旬。繁殖於温暖海洋中的小島上或海岸邊,尤其是多草、多岩石和沙土的島嶼。置巢於海島岩石洞穴中或地上,或岩石和灌叢下,也有的楔尾鸌在裸露的沙土地上或低矮的植物叢中營巢,在澳洲甚至發現有在島嶼森林中地上營巢的。通常成羣在一起營羣巢。 [3] 
每窩產卵1枚,白色,大小為63毫米×41毫米,重約60克。孵化持續48-63天。雛鳥的絨毛呈棕灰色至淺黃色。父母帶回每頓飯的食物約重20到72克。當幼鳥的體重長到392-440克之間時,大約需要105天即可飛行。然而,在幼鳥的最大重量在77天大時達到峯值,此時體重為500-575克。 [4] 
食物不足時,會發生殺嬰事件。大多數巢穴在第一年就變得脆弱和倒塌,這導致75%的隧道得到修復。入口處被樹根圍起來的地洞更加堅固,經得起數年的鍛鍊。該物種4歲性成熟,最長壽命為29歲,因此父母一生最多可生育25個後代。 [4] 

楔尾鸌保護現狀

楔尾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2]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楔尾鸌種羣狀況

2004年估計,楔尾鸌的全球種羣數量超過520萬隻。2009年部分國家種羣規模估計為:有50-10,000只楔尾鸌遷徙到中國台灣;有10,000-100,000對成年楔尾鸌和1,000-10,000只楔尾鸌個體遷徙到日本。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