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顯惠

鎖定
楊顯惠,甘肅東鄉人,1946年出生。1965年由蘭州二中上山下鄉赴甘肅省生產建設兵團安西縣小宛農場。1971年入甘肅師範大學(現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讀書。1975年在甘肅省農墾局酒泉農墾中學做教師。1981年調往河北大清河鹽場工作。1988年入天津作家協會專職寫作。 主要作品收入《這一片大海灘》等書。短篇小説曾獲全國短篇小説獎、中國小説學會獎、《上海文學》獎
中文名
楊顯惠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6年
畢業院校
甘肅師範大學(現西北師範大學)
職    業
作家
代表作品
《定西孤兒院》
籍    貫
甘肅東鄉

楊顯惠人物經歷

楊顯惠教育

1975年畢業於甘肅師範大學(現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

楊顯惠工作

1965年參加工作,歷任蘭州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小宛農場農工、服務社營業員,酒泉農墾中學教師,輕工部大清河鹽場宣傳科幹事,河北省作家協會合同製作家,輕工部塘沽《鹽場報》編輯,天津市作家協會作家。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楊顯惠成就

八十年代是他的創作噴湧期,他的《這一片大海灘》獲1985全國短篇小説獎,但這並非他最好的作品。應該説,《野馬灘》《爺爺,孫子,海》《黑戈壁》《貴婦人》《洗個不停》等等更能顯示他的藝術功力。
2000年開始,作家楊顯惠陸續發表了“命運三部曲”——《夾邊溝記事》《定西孤兒院紀事》和《甘南紀事》。 [1] 

楊顯惠獲獎記錄

2012年4月,獲第十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説家。 [2-3] 

楊顯惠人物評價

楊顯惠的寫作,進的是窄門,走的是小路,如此孤獨,亦如此沉痛。他翻查方誌,考證民心,耗時十年以上,持續紀寫甘南藏區的生活變遷。他的《夾邊溝記事》《定西孤兒院紀事》,勇敢、決絕地為歷史建檔,為苦難樹碑。大悲劇的後面,是天災,亦是人禍,這一直白追問,使得多少盲視者、冷漠者、暴虐者的良心徹夜難眠。他出版於2011年度的小説集《甘南紀事》,改變寫作色調,突破題材困境,謹慎勘測傳統價值觀的安身之所,並以少數族裔的強大生命力為例證,辨識絕境中的希望。他的敍事手法,也因着去修辭,赤誠,不誇飾,而有效恢復了文學與歷史、現實短兵相接的寫作傳統。(第十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授獎辭)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