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靜華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特聘教授)

鎖定
楊靜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特聘教授、臨牀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 [2]  ;曾擔任波士頓大學VA醫學中心腫瘤外科研究室主任、耶魯大學腫瘤外科研究室主任、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等;先後師從於著名分子生物學家Tom Maniatis和諾貝爾獎得主Richard Axel;是最早發現雙鏈RNA編輯酶和RNA編輯的研究者之一;在RNA催化、雙鏈RNA信號轉導、RNA編輯及其生物功能、廣譜抗病毒理論、蛋白組非編碼氨基酸,以及人類重大疾病非編碼氨基酸等方面做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以第一和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等頂級雜誌上發表過一系列重要論文;獲得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的青年職業發展基金、美國國立衞生院獨立PI研究基金、加拿大生物醫學署優秀青年獎、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黃河三角洲海外特聘專家、山東省人民友好使者及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基礎醫學)等榮譽。 [1] 
中文名
楊靜華
主要成就
最早發現RNA編輯與生物功能的研究者之一 [1-2] 

楊靜華人物經歷

1992年拿到博士學位以後來到哈佛醫學院Bernado Nadal-Ginard教授實驗室繼續博士後的研究;
1994年,到世界著名生物學家、哈佛大學細胞生物學系教授Tom Maniatis的實驗室做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1996年回國,任西安第四軍醫大學教授,榮獲96年國家傑出青年,並獲得總後科技進步一等獎; [3] 
1998年負責組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四屆生命科學論壇”; [3] 
1998年,楊靜華申請到了耶魯大學醫學院獨立研究員和 Assistant Professor的職位,先後獲得了美國國立衞生院NIH RO1研究基金、NIH KO2獨立職業發展基金,以及SusuanG Koman基金會乳腺癌研究基金的支持,成為耶魯大學癌症中心的研究員;
1999年參與創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研究所蛋白組研究中心;
2001年,被選為紐約中美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 [3] 
2003年獲得美國國立衞生院的青年職業發展基金KO2; [3] 
2006年,楊靜華獲得波士頓大學副教授的位置,出任VA醫學中心腫瘤外科研究室和臨牀蛋白質組實驗室主任; [1] 
2007年獲得SusanKomen乳腺癌基金會的研究基金以及VA蛋白組質譜開發基金; [3] 

楊靜華主要成就

在美國工作期間,創辦了波士頓大學臨牀蛋白質質譜研究中心,並在疾病表觀蛋白組學、廣譜抗病毒機理及藥物研發、雙鏈RNA生物功能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曾多次在《Nature》、《Science》、《PNAS》等世界雜誌上發表文章。 [2] 
楊靜華提出了由核小RNA U6/U4組成的複合體在mRNA成熟過程中起着催化作用的假説並拿出了有力證據,結果以第一作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Science 263:77,1994),確立了RNA在人類進化早期的催化功能;
楊靜華的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細胞中都存在着一種未報道過的生物活性,能夠非常有效地把雙鏈RNA中的腺嘌呤通過脱氨反應變成次黃嘌呤。這個重要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Nature 374:77,1995); [1] 

楊靜華所獲榮譽

1996年國家傑出青年獲得者 [3] 

楊靜華社會任職

紐約中美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 [2] 
參考資料